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高风*亮节

巴中最后一个中国远征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5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英雄致敬 !

发表于 2011-3-5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3-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好啊!

发表于 2011-3-5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爷子致敬

发表于 2011-3-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遥祝功臣晚年幸福安康!

发表于 2011-3-5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和厚爱

请楼主不要拿这样的话出来

TG无道,华夏不古    向英雄致敬


发表于 2011-3-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victory:

发表于 2011-3-5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兵敬礼

发表于 2011-3-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是哪个党派的军人,他只要是中国的军人,只要为中国的荣辱而战跨出国门就是英雄。就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向远征军致敬。

发表于 2011-3-5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征军简介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民众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抗战开始后,日本图谋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滥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尽管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取消),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其中远征军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以一团兵力浴血奋战、立功异域。新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战役结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颂扬,授予孙立人将军、戴安澜将军(追赠)功勋章。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日本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也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但是,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次缅战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1942年后称为中国驻印军,由于古代印度从来没有和阿萨姆地区统一过,18世纪英国殖民者侵入阿萨姆地区,后来才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属印度的一部分,随英国在缅甸的军队进入阿萨姆地区后,中国远征军又被称为中国驻印度军队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孙立人领导的新38师,以及后来绕道胡康河谷的新22师近三千人退入英属印度,成为中国驻印军的基本力量。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姆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2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   同时,中国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2批远征军,于1943年2月设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铺设输油管。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4年3月,我驻印军新编第22师和新编第38师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这两个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此前,由国内于1944年春先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新30师、第14师、第50师先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随即对其发动进攻。新38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自从我驻印军先后开出兰姆伽后,连续作战,屡创强敌,战斗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这是日军做梦也想不到的。他们弄不清楚这支两年前曾败在自己手下的中国军队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猛之师。   中国军队在密支那休整约两个月后,向日寇发动了最后的攻击,用缴获的日军文件上的一句话来说:“支那军归国心切,锐不可当”。密支那休整后,新1军、新6军分左右两路向八莫发动进攻。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随后,新1军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并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远征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国驻印军旋即南下,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余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余人。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发表于 2011-3-5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发表于 2011-3-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将领及人物
  杜聿明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代总指挥(初期)兼第五军军长   罗卓英-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总指挥   戴安澜- 第200师师长   廖耀湘 - 新22师师长,1944年任新六军军长   余韶 - 第96师师长   甘丽初 - 第6军军长   彭壁生 - 第49师师长   吕国铨 - 第93师师长   张轸 - 第66军军长   刘伯龙 - 第28师师长   马维骥 - 第29师师长   孙立人 - 新38师师长、1944年任新一军军长   史迪威 -(美国人)中缅印战区参谋长,1942年底至-1944年10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索尔登 -(美国人)1944年10月接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郑洞国- 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   李鸿 - 1944年任新38师师长   唐守治 - 新30师师长   李涛 - 新22师师长   龙天武 - 第14师师长   潘裕昆 - 第50师师长   卫立煌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司令长官   黄琪翔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副司令长官   萧毅肃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参谋长   宋希濂 - 第11集团军总司令   黄杰 - 1943年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9月接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王凌云 - 第2军军长   钟彬 - 第71军军长   霍揆彰 - 第20集团军总司令   方天 - 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   何绍周 - 第8军军长   李弥- 第8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   陈纳德 - 飞虎队指挥官,少将

发表于 2011-3-5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殉国将领
  远征军殉国军职以上将领
凌则民
  凌则民 陆军少将,第96师288团团长、腊戌警备副司令,1942年4月,缅甸满纳。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历任排、连、营长、副团长兼军官教育班班长、团长等职。1942年春,日军扩大对缅甸的侵略。时任国民党陆军第九十六师二八八团上校团长,奉命改隶第五军、远征入缅。以此引为平生无尚光荣之事,以战死异域,马革裹尸等语,与部属互勉。抵缅后,奉命守卫腊戍飞机场,并警备滇缅公路。4月,第九十六师奉命抵平满纳阻敌。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和十八师团主力在空军、重炮和坦克掩护下,向该师猛攻。该师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抵抗,与敌人苦战8天,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柳树人
  柳树人 陆军少将(追授),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5月,缅甸
戴安澜
  戴安澜 (1904—1942)安徽省无为县练溪乡旗杆戴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    戴安澜:黄埔之英 民族之雄
毕业。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少将师长,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蒋介石电令务必将其遗体抬回祖国,终因天气炎热3日后被部下火化带回中国。1942年7月6号,腾冲县临时县长张问德,领腾冲县数万老少下跪迎接戴安澜灵柩归国。同年10月16日,民国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
闵季连
  闵季连 陆军少将(追授),第36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云南保山
胡义宾
  胡义宾 陆军少将,第5军96师副师长,1942年6月27日,缅甸埋通
李竹林
  李竹林 陆军少将,滇缅警备司令、远征军兵站参谋长,1943年夏,缅甸
陈范
  陈范 陆军少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1944年1月31日,缅甸
张剑虹
  张剑虹 陆军少将,第5军高级参谋,1944年1月31日,缅甸
洪行
  洪行 陆军中将(追授),第6军新39师副师长,1944年12月17日,云南龙陵
李颐
  李颐 (?--1944年)湖南省醴陵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1943任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预备第二师第五团上校团长。1944年,在腾(冲)龙(陵)战役中牺牲。1944年11月29日,民国政府追任为陆军少将。
覃子斌
  覃子斌 ( ?-1944)湖南大庸人。陆军远征军第54军198师594团上校团长。曾建“华夏敢死队”与日军148联队第一大队长吉原少佐“战神冲锋队”于高黎贡山冷水沟对决。44年5月11日大反攻。渡江后助攻北斋公房时殉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
编辑本段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发表于 2011-3-5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很好啊

发表于 2011-3-7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zzy:

发表于 2011-3-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默默的英雄,更值得我们尊敬,祝福您,老爷爷,祝您健康幸福!

发表于 2011-3-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巴中最后一位健在的中国远征军名叫李汉明,现年93岁,家住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十一村六社.  祝英雄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发表于 2011-3-7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