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zhangjie348

『世貌变迁』太升南路史诗!(推荐至川网首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2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黄风吹在2005-9-12 15:21:00的发言:
傻比。这里是讨论太升史诗的好帖子,不要说这些废话。你可以到其他帖子里看看,不要防碍楼主发贴。楼主继续

撒比,你的就是废话。

发表于 2005-9-13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楼主,真是高人!佩服!
通讯行业的弊门也太多了嘛,至少能养那么多的人。
发表于 2005-9-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真真的精品帖子,呼吁媒体发表。它讲述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历史,揭露了一个行业的问题。楼主是学历史的?社会学?史诗学!
强烈呼吁研究社会的人来学习一下,卖场篇期待中。

发表于 2005-9-14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朋友说成都索爱维修站做换机工作的人员相当能赚钱,而且还忙的搞不赢(当然是为自己赚钱哦),不过呢这个换机的工作也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可能还有其他人或者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真是应了"损人利己"那句话呀!现在的人可真够狠的哟!是钱就不放过!!

发表于 2005-9-15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难得的好帖。楼主对太升南路的了解让人佩服。我刚到该区域,还请多关照。[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9-1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可以上报纸了

发表于 2005-9-1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还有吗?

发表于 2005-9-15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分太多,日后再说

发表于 2005-9-1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日喔,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一直想说一下那里的事情,楼主你先了哈。说的很深刻很真实。不过我看了你的帖子才知道天外有天,我想曾经或现在在太升的人看了都会有一种冲动--惊喜--震憾--沉思--敬佩!!!!!

卖场篇--期待中

发表于 2005-9-1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娃杂个在大话四川和麻辣杂谈里面都发同样的帖子喔,不过我顶!!!

 楼主| 发表于 2005-9-1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写卖场篇时我的帖子已经在太升引起一些反映。除了强烈的共鸣外就是那些被我揭露而刺痛的人坐立不安。因此也让我停顿了几天,我在想我写这个历史为了什么?对我有什么好处?当我写到凌晨4点时看着窗外的浩瀚的天空,我觉得自己无比的渺小不足一提。但我却身处在这伟大而浩瀚的宇宙中,天空在俯视我的同时我也在俯视着天空。何为渺小?你的存在就是创造。历史在时间长廊中匆匆滑过,我们在不断伟大中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我想我现在就是把过去的留在人们的脑海里而已

卖场篇

太升的卖场在99以前严格的说因该是没有的。都是沿街小商铺,稍微大一点的就可以说是个卖场。那时消费者也没有什么思维(那时通讯行业才起步而已),而且以BB机形成的大量小商铺生意十分火爆。我记得95年我买BB机时到太升很有一点小资的味道,那时普通的7,8百进口的带中文显示的1千都2千多。别在腰上逢人就说:有事就呼我三。传呼在那时也是爆发的行当,靠关系弄个批文买套设备再招一大堆传呼小姐就开始数钱玩,总共投资小的也就3,4百万。传呼的发展对太升的通讯地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都人买通讯产品就只有太升别无它出。那时是电器到大发通讯到太升。也就是那几年形成了太升的超级人气,可以说没有BB机也就没有今天的太升。慢慢的这里就云集了几乎所有的商家。零售商云集这里是这里的人气所必然的,但代理商也全部聚集在这200米里就不得不说是全国的特色。至今全国虽然到处是通讯市场但都是相对集中,而太升这200米则是成都通讯的全部(代理商,卖场,售后)。也就是说大小代理商都在这里,开始还坚持在其他地方办公的中邮,鸿讯,蜂星等看到这里竞争太激烈不愿意来到后来由于这里已经俨然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战场,你远离第一线就会被市场抛弃所以也纷纷移师太升。虽然那时的太升物业不发达,公司办公场地和条件都不好。但必须在这里才能生存,那时迅捷在兴隆街兴隆宾馆内富群在审计大厦然后就是云天楼和茶叶公司。好一点的公司基本就都在这里面,再就是在商铺后面或二楼的小商家。因该说那时的商铺只能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但随着手机的暴利出现,卖BB机的一下子都变成了卖手机的。利润的变化和当时购机者的身份变化也都要求卖场变化形象提升硬件水平。这时在这方面做的好就会吸引大量消费者。也就是这时黄兴(迅捷)的卖场思维体现出来。他的第一营业厅(135号)在当时条件很不错。那时不错的卖场还有富群(审计楼下),155号的电信商城(国营),电信商城是99年在市场的推动下诞生的第一个真真意义上的“城”。规模化的管理和运作在那时很大气,一进门就扑面而来的“欢迎光临”和你空手而出后后面的“谢谢光临”让你切实的感觉到了这种变化。虽然当时水货还是人们最头痛的问题,但卖场的大胆尝试还是让商家尝到了甜头。在99年水货日渐下风和行货的逐渐抬头下,太升南路1号的西南通讯城高调亮相。它是把原来的瓦房推倒重新修建一排排方字形商铺,在城里大家是完全独立的。也就是各做各的。当初想法是好的就是改变原商铺硬件条件,但实际上事与愿违。除了临街的铺面外,城里的众商铺人气很低。因为它没有改变他还是一个个小商铺的局面,只是小商铺的一个集合而已。这是它致命的先天性不足。随后(99年10月)一个彻底改变太升卖场形象的“城”出现了――锦阳通讯城。它其实是在原有的百货做不下去时候的改变,原先它一直是百货但却背对总俯路。因为锦阳是一个定位较高的写字楼,裙楼做百货对楼上的物业是有帮助的。但这一次转变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成功恐怕连锦阳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当时有电信商城)。分析原因有倆1。它在太升的龙头,地理位置优势。这正好是电信商城的不足。2。它的硬件水平很高,是甲级物业写字楼的裙楼共4层且统一管理。这正好是西南通讯城的不足。这个时期好像是很多商家向卖场尝试的阶段真需要这样一个地方。所以招商非常成功,但让锦阳和众商家兴奋的是十一开张后的景象:媒体成功的广告造市让消费者觉得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个大型的完全可以信赖的正规的超强卖场出现了,开业那天让众商家差点忙晕倒。完全没有想到!!!那天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以至于那天业务员被紧急调回调货补货像疯了一样。爱立信专卖打破了全国单日单店零售记录……一连串的记录和媒体的相关报道从此让锦阳成了太升泰斗――它的销量几乎就是太升的情雨表。它的经理也出名了随后乘热打铁在3,4楼做电脑城(后倒闭,这是后话)还被电视台邀请讨论商城的经营,如今开着赛欧进出太升颇有一副成功人士的儒雅风度。这是一场风暴更是一场洗礼。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太升的卖场比赛就开始了。西南通讯城临街铺面被整合成倆三个大卖场迅捷,鸿讯,印象。不过那时的迅捷已经在太升到处开花了,它那种毫不犹豫扩张卖场的行为还是让现在的老板们后悔(没像他那样发展卖场以至于现在在太升好位置已经没有了)。但开大卖场也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通讯城就更庞大了。所以一度有一家大卖场被谣言为洗钱。在这股热浪中太升的原瓦房也是拆迁不少诞生一个个通讯城。后来的长城通讯城(沃特酒店裙楼),蜀都通讯城,超强通讯城61号,泰立通讯城155号,华惠通讯城(铁通裙楼)。51号的移动营业厅也很不错(移动局的嘛)。02年时外围的国美和苏宁对太升提出了挑战,他们凭借自身的电器超强人气来带动手机的销售当然还有他们固有的价格战。当时太升的众神也是积极的应对。人气我比你强消费习惯你一时改不了,价格我奉陪。所以大卖场竞争有时也是价格的竞争,但太升无法改写的地位稳固了这里的市场。因为国美和苏宁也是在太升进货(这是用户不知道的大秘密)。而且太升还有一点就是所有品牌的售后中心都在这里,也就是说你在其他地方买的手机如果出了问题你还是要到太升来旅游一下的。售后的高度集中也是太升在全国都与众不同的特点。其实现在大家是各做各谁都影响不了谁。并不像媒体上说的那样怎么怎么的,瞎吹。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运作的问题。庞大的卖场就有庞大的机器管理和庞大的促销员营业员的服务管理。这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才尤其是进货,售后和营业员或促销的管理。不是你有钱就玩的转,比拼的是资金,资源,人员。我个人认为做得最好的还是迅捷。这背后的管理和资本的运作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顺便说一下迅捷和泰立是一家人哈!!!这里也养了一大批数量惊人文化素质不高但精力旺盛的时髦年轻人这符合手机销售的要求。我觉得这么说吧:太升的MM好看,磨子桥的MM耐看。据某些卖场经理说用户买手机80%取决于他面前的促销,你信不信呢?155号电信商城在种种猜测中(按道理不会亏损)2001年退出是太升第一个退出的大卖场(接手的就是泰立)。移动局的退出则是大量售后投诉严重影响了其形象开始专注于移动业务本身。在这个考验综合实力的通讯城运作下,自身实力的不足导致经营出现问题就如华惠通讯城。也许是做国产机太久没有培养出自身优秀的管理人才,总是磕磕碰碰的。经营总是不温不火让人无法理解的是03年有关部门出动推土机来推平华惠通讯城门口多出来的几厘米。在联通和移动倆大运营商的竞争下,卖场也开始出现分类。即你若是移动的合作营业厅就只能卖G网的手机和移动的卡。现在最大倆大阵营就是移动的迅捷和泰立,联通的长城。而锦阳等则是综合型的。大卖场之间的竞争是消费者这几年最感实惠的,价格战是最直接的武器接着就是礼品。你完全可以在几个卖场之间转转看看谁最便宜谁送的礼品最实惠你就在那里洒银子。当然你也可以在太升购机外好好欣赏一下太升一到周末就热闹非凡的路演(各品牌的宣传活动)。

待续

发表于 2005-9-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发表于 2005-9-16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行,不过数我直言。这次没有那么深刻,你怕得罪人?
发表于 2005-9-16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
发表于 2005-9-1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你因该学一下司马迁的精神,你既然要写史诗就要客观。该批判的就批判!!!不过我觉得你写的已经很好了。这里面到处是转贴,真真原创的好贴不多。没说的,敬佩!!!!

发表于 2005-9-18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希望大家都来顶这样的帖子
我也在太升打工倆年,现在已经脱离苦海。楼主也许还在太升而且ID很显眼怕会影响自己,我不怕就由我来替楼主补充一下。说的不好请楼主批评
我首先想说的是楼主提到的某一卖场洗钱的事情。因该是2001年吧原文化宫外围拆迁后重建了三个大商铺,亿利通讯占了倆。按理说这没什么,那时有头脑有资本的来太升很多。不过它随后的运作方式和成本就完全违背了一个商人的基本原则--赚钱。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都说不通,但他轰轰烈烈的干了很长时间才退出。那时整个太升对亿利的唯一答案就是洗钱,而且老板的身份很不一般很复杂。那时和他合作的众商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特色事件。那时除了迅捷外锦阳的巨大成功对太升的大佬们刺激很深。连一向唯唯诺诺的鸿讯在锦阳的爱立信专卖店大赚特赚后也来了一次大手笔。把署都裙楼的一二层承包开发成署都通讯城,因该说是成功的。后来被由富群通讯转变来的长城通讯城取代,只不过一个公司低下运作倆个通讯城而已(长城通讯城和署都通讯城)。就像迅捷低下的迅捷和泰立。那时一直独自经营三星的超强也把一二楼重新扩建装修成了现在的超强通讯城(61号)。大卖场在竞争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强势的合作厂家和运营商,不然就玩不转。国美的苏宁的优势就在于他可以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买手机(因为他有信誉和保证)而不比到太升,锦阳的优势在于它的人气和综合性(大量的品牌专卖和众多的品牌售后中心),长城和蜀都则是联通的最大合作商,迅捷和泰立则是移动的合作商且厂家资源深厚卖场众多和品牌优势,超强则是三星雷打不动的合作商,华惠则是国产机的天下。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谢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是最后一个匈奴和悲月献文!!!

发表于 2005-9-2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楼主的----待续。你已经调起了大家的胃口,确实是好贴。不像大话四川了其他的帖子不是转贴就是一场口水战有分量的原创不多。继续顶!!!

发表于 2005-9-2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蜀都二楼的鸿讯,副经理居然是公司一总经理的女儿,可悲的是从经理到工程师再到接件公开作弊倒卖配件,翻新换机,私自维修,竟无办法。另一方面也说明鸿讯的高层不团结,下边和某个老总有点~~~~的甚至#%¥¥%#的就人乘机乱搞,反正公司不是我的。老板当到这个地步也就可悲了!也许太升路的确其它几个老板,已经在盘算如何收割鸿讯了!

发表于 2005-9-2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杰,我听说过你的名字,你们新买的房子在驷马桥,是不是?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