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野笏

【宋词鉴赏】陆游《钗头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鉴赏】无名氏 寻花词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这首寻花词似乎隐含着作者对命运的深刻感受。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这位词人一生苦苦寻花而又寻求不得,正表现了他生命中苦苦追求的美好事物的失落。是求爱不成?还是怀才不遇,理想难以实现?无名氏的词本事无考,不好作具体肯定,但词中对造化弄人的哀叹,确实是作者命运观念的形象写照。

  上片写有花无晴。“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作者年年思花、盼花,可是,年年到百花欲开时,天公便不作美,风雨成旬(一旬,十日,这里泛指时间长),不肯开晴。老天好象故意与人作对似的,使年年有花变成无花,“误却寻花陌上人。”苦苦思花、寻花,终因天雨而不得。真是天公无情,造化弄人,命运是多么的冷酷!

  下片写有晴无花。“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好不容易盼到天晴,有了寻花的机会,却“花已成尘”,希望又成泡影。命运真是残酷,连一丝丝的机会都不肯施予!“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作者把一切艾怨投向冥冥中的花神:既然叫人难寻花,又何必百花盛开在春天。这两句结尾看似空灵,实则沉痛,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命运之神既怨恨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词的上下两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花与天气形成了“有花无晴”和“有晴无花”的相反相成的对比,这就在哲理上织成了一张命运之网,把人笼罩在其中,无法逃遁。

  作者对命运的感触完全融化在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以寻花来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有花无晴、有晴无花来表现命运对人的作弄,使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寄托浑然一体。词情显得委婉含蓄、深沉蕴藉。

  全词笔调凄婉、感伤,兴寄婉曲、语言清新流丽,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对命运的哀怨之情,呈现出一种柔婉的悲剧美。(石丽君)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赏析】苏轼 江城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江城子》这首词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作者表达了对亡妻永难忘怀的深情。读后令人不胜悲凉、凄切,为这词、为这情、为王弗、亦为苏轼。如泣如诉,为情而悲,情何以堪?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寥寥数字,怎能表达他十年来的相思之情、之苦、之久远。然而,纵是千种情思,万般哀愁,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表达他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用柳永的话说就是:“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于是,面对亡妻的“千里孤坟”,他“无语话凄凉”了。回忆妻子的知书达理,伉俪情深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词人感慨万千,旧日的默契温馨何在?昨宵的欢笑,只让今朝更添相思与痛苦。

往事已矣,繁华一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纵使久别重逢,妻恐怕一时也认不出他了,风尘仆仆,鬓如秋霜,呈现在她面前的已不是以前的自己,他有种对现实不满的郁郁不得志的深沉,那颗孤独沧桑的心何时能找到一丝慰藉,只有在幽梦中才能找回往日的一丝温馨,来抵御这凄凉的现实。

“小轩窗,正梳妆”,往日闺中生活小景历历在目、在心。亲情的悲凉,无言的相知相惜,使得他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情未必真英雄“,男儿有泪,男儿也有情,豪放的苏轼心中又怎能没有柔情?只是痴情太多人易老啊。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以悲物写哀情,情景交融。多情的伤心人只能面对一轮孤月,泪洒千行。“一种相思,两处闲悉,此情无计可消除。”还是不消的好,这是心灵荒原上的一片绿洲,唯有如此,苍白的生活中才有一丝诗意、活力,“才上眉头,却上心头”的情绪萦绕在诗人的心间,挥之不去。

《江城子》这首词让我们以新的视角来看待苏轼,他是一位豪放的才子,可以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才子,可以低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两种境界结合在一起,使苏轼更加完美、立体。

《江城子》展现了一个凄凉的境界,让读者去领略伤感的往事,体会那份悲戚、简炼的语言交织的复杂的情感,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心灵的共鸣。假如你就是苏轼的朋友,在一个月明之夜,他在向你倾诉,你是否也会泪流满面?

《江城子》确是一首不错的词,发之真情,感慨人生,值得细细品读。 (李梦寻)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那年冬天在2005-9-15 9:32:00的发言:
小野可以多转些这样的东东.

是,冬斑

发表于 2005-9-1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笏兄请了

字千行(xing),妾意浓,丝缕情意伴君生。

情可知,弦难续,一凤当歌,两地情趣。

忆、忆、忆。

川西南,吉东北,谁见鸿雁寄书回?

尘世短,人难聚,论坛贴在,千古情意。

去、去、去。

(东北人讲实话,我从来没有研究过词,不知平仄讲究,还有韵什么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填词我是外行,萍水厉害着呢

发表于 2005-9-1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笏超版:

《钗头凤》(此词填的不好,请帮忙修改)

鸦叫秋,云悠悠,举酒千杯上台楼。

月如钩,寒飕飕,奈何君走,伊人泪流。

愁!愁!愁!

雨打萍,风拂柳,烦闷心思何处丢。

伤情幽,空遇友,惆怅载舟,谁堪听愁。

忧!忧!忧!


发表于 2005-9-1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道“唯楚有才”???

赞叹楼上各位!!!

发表于 2005-9-17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野笏在2005-9-15 20:20:00的发言: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

《江城子》这首词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作者表达了对亡妻永难忘怀的深情。读后令人不胜悲凉、凄切,为这词、为这情、为王弗、亦为苏轼。如泣如诉,为情而悲,情何以堪?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寥寥数字,怎能表达他十年来的相思之情、之苦、之久远。然而,纵是千种情思,万般哀愁,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表达他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用柳永的话说就是:“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于是,面对亡妻的“千里孤坟”,他“无语话凄凉”了。回忆妻子的知书达理,伉俪情深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词人感慨万千,旧日的默契温馨何在?昨宵的欢笑,只让今朝更添相思与痛苦。

往事已矣,繁华一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纵使久别重逢,妻恐怕一时也认不出他了,风尘仆仆,鬓如秋霜,呈现在她面前的已不是以前的自己,他有种对现实不满的郁郁不得志的深沉,那颗孤独沧桑的心何时能找到一丝慰藉,只有在幽梦中才能找回往日的一丝温馨,来抵御这凄凉的现实。

“小轩窗,正梳妆”,往日闺中生活小景历历在目、在心。亲情的悲凉,无言的相知相惜,使得他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情未必真英雄“,男儿有泪,男儿也有情,豪放的苏轼心中又怎能没有柔情?只是痴情太多人易老啊。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以悲物写哀情,情景交融。多情的伤心人只能面对一轮孤月,泪洒千行。“一种相思,两处闲悉,此情无计可消除。”还是不消的好,这是心灵荒原上的一片绿洲,唯有如此,苍白的生活中才有一丝诗意、活力,“才上眉头,却上心头”的情绪萦绕在诗人的心间,挥之不去。

《江城子》这首词让我们以新的视角来看待苏轼,他是一位豪放的才子,可以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才子,可以低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两种境界结合在一起,使苏轼更加完美、立体。

《江城子》展现了一个凄凉的境界,让读者去领略伤感的往事,体会那份悲戚、简炼的语言交织的复杂的情感,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心灵的共鸣。假如你就是苏轼的朋友,在一个月明之夜,他在向你倾诉,你是否也会泪流满面?

《江城子》确是一首不错的词,发之真情,感慨人生,值得细细品读。 (李梦寻)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5-9-1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野道士在2005-9-17 23:13:00的发言: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em03][em03]

不知道是否不流意间就碰到道士的伤心处了,如果真是,野笏内心会不安的。

发表于 2005-9-1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野笏在2005-9-18 17:55:00的发言:

不知道是否不流意间就碰到道士的伤心处了,如果真是,野笏内心会不安的。

哈哈,野先生就猜错了!

道士只是觉得思念的凄苦被东坡居士一首词几句话说得让读的人悲凉了些,妙、精、绝呀!

赞叹不已!!!

[em03][em03]

发表于 2005-9-1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必要伤心吧,因为:

据了解,苏轼有二妻,妾不可计数。
17(一说19岁)岁时,苏轼与原配夫人王弗结为连理,二人共同生活11(一说10年)年,后王氏去世;
三年后,苏轼续娶王闰之,姻缘维系25载,以续弦过世而告终;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一再遭贬。每被召回之时,便蓄养成群姬妾,每逢贬嫡之际,又将身边女子悉数送人。
妾中最有名的要数王朝云,朝云貌美、聪慧且专情。苏东坡最后被贬海南时,也只有王朝云相随。王朝云是苏轼晚年的精神支柱,她的死给苏轼以致命的打击。但朝云死后,墓碑上也只写着“姬人”二字。

我曾经在一份资料上看过苏轼曾与一妓女情趣相投,二人常诗词唱和,堪称知己。但也许碍于士大夫的名声地位,苏轼最终也没有将那名女子收入府内。

《江城子》作于密州,此时苏轼已续弦,且按照旧时风俗第二任妻子应相伴在侧,而朝云当时尚年幼,只是一接近书童的小丫头。

苏轼在诗词、散文、随笔、信札、题记、书法、论画等文艺方面的造诣颇深,后世鲜有超越者。而且苏轼也是个实干者,虽政治上不得志,在地方任上仍以民为重。至于说生活方面的“丑陋”,与其说时代使然,不如说人性使然。无论男女,莫不想着别人对自己“一”,自己对别人“众”,所以不必苛求。

2022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05-9-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都是人才啊。

发表于 2005-9-1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在诗词、散文、随笔、信札、题记、书法、论画等文艺方面的造诣颇深,后世鲜有超越者。而且苏轼也是个实干者,虽政治上不得志,在地方任上仍以民为重。至于说生活方面的“丑陋”,与其说时代使然,不如说人性使然。无论男女,莫不想着别人对自己“一”,自己对别人“众”,所以不必苛求。
所以现代人士就可以一高遮百丑——上世纪男子有才就可以让无数女子拜倒,就可以说山峰像少女的乳房,就可以左右随缘;现如今男子有财就有德,可以住豪宅,可以崇尚自然,可以优生优育,可以让无数痴女子拜倒追随。而女子有财自然可以闲来护肤养鸭,梦里潇洒优雅,有才的女子自然也就无数男子拜倒了。无论男女,莫不想着别人对自己“一”,自己对别人“众”,所以不必苛求。

发表于 2005-9-2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大灰狼在2005-9-21 10:58:00的发言:

好词!

这首可与陆游的“钗头凤”并驾齐驱,由此可见野道士的欣赏力

惭愧惭愧!!!

无意撞进来,班门不敢弄斧呀,我逃了~~~

[em20][em20][em20][em31][em31][em31]

发表于 2005-9-2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野道士在2005-9-13 21:38:00的发言:

唐琬也是才女呀!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好词!

这首可与陆游的“钗头凤”并驾齐驱,由此可见野道士的欣赏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