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江城子》这首词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作者表达了对亡妻永难忘怀的深情。读后令人不胜悲凉、凄切,为这词、为这情、为王弗、亦为苏轼。如泣如诉,为情而悲,情何以堪?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寥寥数字,怎能表达他十年来的相思之情、之苦、之久远。然而,纵是千种情思,万般哀愁,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表达他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用柳永的话说就是:“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于是,面对亡妻的“千里孤坟”,他“无语话凄凉”了。回忆妻子的知书达理,伉俪情深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词人感慨万千,旧日的默契温馨何在?昨宵的欢笑,只让今朝更添相思与痛苦。
往事已矣,繁华一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纵使久别重逢,妻恐怕一时也认不出他了,风尘仆仆,鬓如秋霜,呈现在她面前的已不是以前的自己,他有种对现实不满的郁郁不得志的深沉,那颗孤独沧桑的心何时能找到一丝慰藉,只有在幽梦中才能找回往日的一丝温馨,来抵御这凄凉的现实。
“小轩窗,正梳妆”,往日闺中生活小景历历在目、在心。亲情的悲凉,无言的相知相惜,使得他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情未必真英雄“,男儿有泪,男儿也有情,豪放的苏轼心中又怎能没有柔情?只是痴情太多人易老啊。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以悲物写哀情,情景交融。多情的伤心人只能面对一轮孤月,泪洒千行。“一种相思,两处闲悉,此情无计可消除。”还是不消的好,这是心灵荒原上的一片绿洲,唯有如此,苍白的生活中才有一丝诗意、活力,“才上眉头,却上心头”的情绪萦绕在诗人的心间,挥之不去。
《江城子》这首词让我们以新的视角来看待苏轼,他是一位豪放的才子,可以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才子,可以低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两种境界结合在一起,使苏轼更加完美、立体。
《江城子》展现了一个凄凉的境界,让读者去领略伤感的往事,体会那份悲戚、简炼的语言交织的复杂的情感,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心灵的共鸣。假如你就是苏轼的朋友,在一个月明之夜,他在向你倾诉,你是否也会泪流满面?
《江城子》确是一首不错的词,发之真情,感慨人生,值得细细品读。 (李梦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