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专业化育烟苗(图)
作者:张义、张仁礼、余瑜 更新日期:2011年3月24日
烟草在线会理消息 走进四川会理,到处都可看到一片片的烟叶育苗棚呈规模的在田地间有序的纵横排开,彰显着工厂化育苗的规范化作业的水平。棚子里的烟苗绿茵茵的,壮壮实实,长势非常喜人。
育苗是烤烟生产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围绕培育高茎壮苗目标,会理县按照“一个核心、两个合理、三个结合、四个严格”的要求,100%大中棚漂浮育苗。全县共有育苗点569个,共育苗16106棚、200.05万盘,其中1000亩以上的育苗工场有37个,3000亩以上的育苗工场有4个,可供25万亩大田移栽。
会理县在育苗过程中,创新流程,规范管理,卫生操作,着力抓好五个方面:
——严格育苗户公推公选程序,育苗申请户自荐或推荐——乡村、组、站(点)初审合格——烟农大会公推公选通过——育苗申请户培训——考试合格——公示——持证上岗。
——建立育苗用水安全检测体系。与会理县疾控中心合作,对全县300多个专业化育苗点的水源进行检测,建立了水质卫生检测档案,并对水质达不到要求的进行调整异地育苗,确保育苗用水安全卫生。
——建立育苗监督体系。每个育苗点由乡、村、站(点)和烟农共同推选2-3名烟农代表在育苗操作各个环节参与监督管理,对育苗的操作、用工、效果、烟苗质量等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和评价。
——建立物理防治体系。全县统一采购了诱虫板3万多张、诱捕器5000个、防虫网20万平方米,在中棚内配置2块诱虫板,并在育苗工场内每个中棚额外配置1个诱捕器,进行物理防治,有效地抑制了病虫的危害和传播,降低了烟苗感病和虫害的风险。
——强化卫生操作,在农事操作过程中,为每位操作人员配备了两副橡胶手套和两套工具,严格对操作人员和工具进行消毒管理,并对操作后的废弃物集中在卫生池中及时统一销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