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雄风A

[5.12征文]:一张珍贵的党费收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P:P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四川人民生活更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应该是"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4-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支持

发表于 2011-4-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记录!
华夏子孙博大的爱!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震带来的痛难以弥补...

发表于 2011-4-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县咋出了个“日进万金”书记?

4月6日,被告人王先民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看守所内听取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当日,记者从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经过法院审理,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原县委书记王先民因涉嫌受贿1000余万元,并对其300多万元家庭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一审判处王先民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新华社2011年4月8日)
据悉,宕昌县是一个财政支出主要依靠国家转移支付、人均财政收入在甘肃省排名靠后的国家级贫困县。如果去过甘肃的人,大概都了解那里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群众异常贫困的现状。
按理说,像这么穷的地方,这么穷的县,这么穷的百姓,只要稍微有点良心的官员,无论如何也不忍心大肆贪污受贿。即使贪婪钱财,那也是小贪或中贪,最多贪几百万,也出不了千万巨贪。再说,自2008年11月10日起,中央决定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集中培训了所有的县委书记,王先民自然也在其中,他应该有所醒悟。
然而,“穷庙富方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王先民身上演绎得活灵活现。自2006年11月24日王先民被任命为国家级贫困县——宕昌县委书记至2010年上半年案发,他在1212天内共疯狂敛财1300余万余元,平均每天受贿都在万元以上,真可谓日进万金。可以说,中央对他的培训,纯属对牛弹琴、秋风灌驴耳,根本没听进去半句,他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疯狂——“渐进式”的腐败,受贿金额一年比一年多:2007年受贿42.2万元,2008年受贿125万元,2009年受贿724万元,2010年1月至3月受贿476万元!王先民的贪欲如此之强,贪功如此了得,贼胆如此之大,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又让人愤慨、寒心不已。同时,其“渐进式”的腐败特征又发人深省。
一是高度集权的体制为王先民提供了腐败的空间。按现行体制,县委书记的“集权程度”太高,不仅干部的提拔任用,就连重大工程的决策,都是县委书记“一锤定音”。 虽然一些重大事务都召开常委会、书记碰头会等,这些看似“关卡重重”,程序合法,但由于县委书记一言九鼎,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一霸手”,最终体现的多是书记的“个人意志”。
二是王先民不注重党性修养,又结交了不该结交的“朋友”,且贪婪成性,经受不住诱惑。贪如水,不遏则滔天。虽然他经常参加各种培训和会议,但对他来说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造福。虽然宕昌县穷,但依然还有许多工程项目,还要几百名副科以上领导的帽子握在他手中,这两样成了他致富的法宝。因此,他经常与某些建筑老板打得火热,仅在工程建设领域,王先民就先后收受贿赂19人48次,总金额超过1300万元。他贪婪成性,大肆收受贿赂: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上万元,再涨至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从过年、生病收“人情礼”,到不给钱不办事;从半推半就到来者不拒,王先民的贪婪令人瞠目,成了宕昌干部群众眼里名副其实的“捞钱”书记。
三是监督县委书记太难。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要靠个别反腐的“勇士”,也毕竟势单力薄,弄不好还将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基本上无人监督县委书记。
“现在自己失去了自由,愧对国家和人民对自己多年的培养和信任。身在高墙之内备受煎熬,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啊!”王先民在法庭上痛苦流涕后悔不迭。可如今后悔又有何用?(文/秦汉雄风)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干部咋刚当上领导就腐败?


  9日,(北京)西城检方首次披露,贪污腐败案件已出现了“35岁现象”。据介绍,最近6年,西城检察院反贪局受理35岁以下职务犯罪案有18件22人,超立案总数的12%,且呈涉案金额巨大,大案、特大案多等特点。这些人中没有局级以上干部,只有一个处级干部,“大多刚成为部门领导”。(新华网2011年04月10日)
  人们以前经常耳闻目睹到职务犯罪中的“59岁现象”——干部在退休前狠狠地大捞一笔、“39岁现象”——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堪重负而“被迫”腐败。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年来,过去常见的那种“59岁现象”、“39岁现象”不再突出,而35岁以下干部已成为各地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即许多年轻干部刚当上领导就开始大搞腐败。比如,2009年3月,年仅34岁的陈渔通过公开选拔考试,当上了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局副局长,同年9月14日开始主持规划局工作。然而,6.3万的受贿金额就让这个只当了14个月的年轻“优秀人才”官路走到终点。
  按理说,如今真可谓人才济济,遍地都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能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干部,那的确很不容易,更不用说很快又被提拔重用成领导了。既然成为了一名领导干部,那就要像个领导的样子,就更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倍加珍惜手中的权力,时刻牵挂民生,处处为群众的冷暖安危着想,淡泊名利,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做人民满意的公仆。可令人遗憾和失望的是,一些年轻干部一旦手中有了权力,其贪婪的本性就充分暴露出来了,并因此而葬送自己无限美好、光明、远大的前程,实在有些可惜、可悲。
  年轻干部刚为何一当上领导就开始搞腐败?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受社会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物质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过多地强调物质文明,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加之受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思想——当官发财做“老爷”、光宗耀祖做大官等思想的影响和侵蚀,许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名利观、权力观、地位观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年轻人一直生活在经济转型、道德滑坡、诱惑增多,各种“潜规则”盛行这种大环境中,要让他们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贪婪钱财,不喜欢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左搂右抱的腐朽生活,要保持操守和原则,就是上了年纪的人也难。不图干大事,只想当大官。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可以说,某些年轻人到行政来混,其动机和目的就是想升官发财,而并不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二是选人用人上出了问题。为了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我国提出干部年轻化战略,这本无可厚非,确实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教条式地理解干部年轻化,把年龄、学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条件,忽视了干部的德才,忽视了政治坚定、清正廉洁等因素,导致少数思想素质不过关的人走上领导岗位。比如,许多地方按年龄定职位,提拔副科级干部须在35岁以下,正科级干部须在40岁以下,处级干部须在50岁以下。如果过了这些年龄界限,无论你表现的有多么优秀,即使再有天大的本事,那也是免谈。如此,那些本来还需要继续培养锻炼的年轻干部就有了提拔的机会。这就在基层干部中形成了“三十当官,四十靠边,五十赋闲”的现状。另外,尽管各地都在整治人事腐败,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依然盛行,尤其在基层表现的十分突出。“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小跑小送,平级使用;大跑大送,提拔重用”就是最好的写照。还有,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不管他们有没有德和才,只要有背景有关系有金钱作后盾,在单位混上几年,总能得到提拔重用。因此,这样选拔出来的领导干部当然经受不住各种诱惑,不是贪财就是好色。尤其那些靠不正当手段买来的官,如果他们不去贪,那送出去的钱就永远捞不回来。
  三是监督形同虚设,根本没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有效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虽然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各个部门、单位都设有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另外还有人大、政协等监督机构,在单位还有纪检组,有“一把手”、一般干部,有人民群众,但如今不管是单位领导,还是一般干部,他们都害怕得罪人,都只想当老好人,只想“多栽花,少栽刺”,都不愿去主动监督或提醒领导。而那些职能监督部门又不深入一线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也不搞预防教育,而在那坐等办案。有的群众倒想监督,但不知具体情况,加之害怕打击报复,因此也不敢监督。在权力得不到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尤其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没折腾几下就栽了跟头,等他们完全醒悟,已经太晚了。
  四是年轻人自身修养有问题,又不注重学习提高。虽然如今的年轻人大多都拥有较高的学历,但他们的道德、思想素质还有些欠缺。有些单位认为年轻干部受教育较多,自觉性较高,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因此只注重对年轻干部的业务培养,而放松思想道德的教育,特别是当年轻干部被委以重任,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在出一些小问题时,没有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提醒和告戒。另外,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学历高,心高气傲,瞧不起老干部,也不想向书本向实践向他人学习。他们很喜欢权力,喜欢金钱,喜欢美女,从而导致了犯罪起步早、胆子大、作案手段更加狡猾。
  总之,要从源头上遏制“35岁现象”,不仅要大力整治社会大环境、完善选人用人、强化监督制度、落实“绩”、“廉”并重的考核机制,还要努力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其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使之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当然,起最主要最决定的因素还在于年轻人自己。(文/秦汉雄风)
  新闻连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4/10/c_121285893.htm
  北京检方首揭"35岁现象":刚成领导就腐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楚县原书记独创一门敛财绝技?






3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法院对喀什地区人大工委原副主任(副厅级)、巴楚县委原书记刘喀生及其妻子邱小梅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刘喀生被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邱小梅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二人受贿所得678.14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一审判决后,刘喀生及邱小梅均提出上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年4月12日)

又一个县委书记不幸中弹落马了!县委书记这个岗位还真是个“高危职业”?!不过,这个刘喀生除了与其他贪官惯用的敛财伎俩——“要想富,动干部”“提钱进步”、积极为企业协调关系雁过拔毛、密切与“贪内助”、人称“老佛爷”的妻子合作收受他人贿赂外,“铁面无私”的他还独创了一门敛财绝技——对那些不识“眼色”、不主动送钱的干部无论在大会小会上,还是人多人少处,他都要公开地狠狠地批评,丝毫不留情面,以达到“敲山震虎”、人人都提钱来“孝敬”他和“老佛爷”的目的。

李某在巴楚县某局当了8年局长,她原本为人耿直,不善于溜须拍马。刘喀生多次在不同场合讲,要把她换掉,理由是她的工作思路不灵活。李某害怕了,为了保住“乌纱帽”, 她开始与刘套近乎。2008年春节,李某给“老佛爷”和她的女儿各送去了5000元。同年5月,得知刘要出差的消息后,李某主动到刘喀生家给他老婆1万元;8月,又给放暑假回家的刘的女儿1万元。在收了这些钱之后,刘喀生的态度发生180度的大转弯,从此再也不提要换掉李某的事,还表扬她工作有能力有魄力。某乡党委书记陈某在工作中犯过几次错误,最为严重的是酗酒后闹事。刘喀生很生气,严厉地批评过他。为了保住帽子,陈某分3次分别送去了5万元、5万元和10万元。后来,“老佛爷”向陈某索要一台索尼笔记本电脑。陈某不仅送了一台价值1.86万元的笔记本电脑,还送了5万元。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了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作为堂堂的县委书记,刘喀生就应当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淡薄名利,秉公用权,严格执行各种规定和纪律,及时提拔重用那些不爱拉拉扯扯跑关系送金钱且有能力的老实人,严肃处理那些不为群众办事、还在那要官跑官买官的人。可他把手中权力用来大肆卖官疯狂敛财——一个小小的乡党委书记竟然要卖10多万、30多万,甚至60多万不等,而那些不去跑不去买的老实干部,他居然在大会小会上点名狠狠批评,以此威胁、迫使人家去给他送礼,否则就得“下课”!他这样的县委书记真是太卑鄙太不要脸了!他这样的“两面人”早就应该撤职查办进监狱了!

“县里的干部送钱来可以收,如果是老板或不认识的人送钱不要随便收,要因人而异。”刘喀生如此坦白说。其实,他看钱用人,在巴楚县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大家都知道他在那大肆卖官,可就是没有任何组织或上级领导过问过。不知道这样的人到底是咋样当上县委书记,并继续高升为副厅级领导干部的?有关监督部门又是如何监督的?

刘喀生的堕落,除了监督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我看主要还在他自己,因为他太贪婪了。作为县委书记,他应该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应该管好自己的手脚,应该管好自己的家属。可一出问题,包括刘喀生等人都把责任推到老婆身上,而不从自身去查找原因,这样的人当然会犯这样的错误。当然,他妻子在这件事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县委书记是县域执政团队的带头人,是推动县域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如果每个县委书记都真正地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为人民服务上,始终密切联系群众,时刻牵挂民生,时刻为群众的冷暖安危着想,严格依法办事,绝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为亲友为情人牟利,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成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多为群众办事实好事,多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下功夫,而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瞎指挥,不轻易动用公权整人,不贪污受贿养情人,县委书记职业还是“高危职业”,还属“弱势群体”吗?群众还会批评、妖魔化他们吗?我想,一定不会的。

郡县治,天下安。必须加强对县委书记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发展意识和科学执政能力,进一步完善机制、改革体制、创新制度,加强对县委书记行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认真落实选拔任用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使县委书记行使权力于法有据、公开透明、符合程序正义和社会正义。(文/秦汉雄风)



http://fanfu.people.com.cn/GB/14363277.html

家有“老佛爷”做官难干净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