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磨难蛹化蝶 付小娟(成都) 2008年,我所在的单位还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从事的是石油钻采设备的生产与组装工作,在国际巨头垄断大半江山的情况下,夹缝中生存的我们销售订单寥寥无几,加上国内市场几乎饱和状态,春节后我们不得不跨出国门前往中东、中亚开拓市场。 尽管前期碰了不少钉子,但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份,总算有一家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公司同意坐下来跟我们洽谈,可由于公司成立时间短,无国外产品的销售记录,对方总是犹豫不决,经过极力争取,乌方终于同意先签订一份较小的订购合同看看效果,交货期定为2008年5月底,他们会根据这套设备的使用情况来决定后续合作与否。 如此短的制造、采购周期对大公司来说都不一定能完成,更不用说我们了,但这也是赢得客户公司信任的最佳机会,为此,我们咬牙应承了下来。合同签订后已经是4月底了,工期非常紧张,技术部连夜加班将图纸设计出来,交乌方确认后迅速投产。 从4月28日起,我们车间的机器开始24小时运转,员工三班倒,我们深深明白,只有不浪费一分一秒,才能保证产品的按时交付。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我公司位于都江堰的车间受到很大的损坏,但大家知道这份订单的重要意义,依然在余震中加紧生产。 除此之外,我公司位于广汉的一家供货商因为邻近震中,车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生产一度中断。如果供货商的部件无法按时完工,总装就无法进行,产品也就无法交付。 怎么办?时间已十分紧迫,我们立即来到广汉,就合同的交货问题与对方进行了沟通,交谈中,对方公司老总面露难色,厂房的围墙都震塌了,车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这里所有的订货都无限期延长了。经过极力争取,这位老总表示,如果工人同意加班,他们也可以全力配合。 我们随即来到生产车间,刚进门就遭遇了一次较大级别的余震,厂房剧烈晃动,工人们拼命向车间外的空地跑,谁也不愿意再回去,而我们几个人却不顾危险冲进了厂房,查看订购的货物是否安全,由于地面晃动得比较厉害,身体无法平衡,我们在车间里多次跌倒,却又一次次爬起。几个同事的膝盖都磕破了,依然全神贯注地清点着已经完工的产品。 看到我们如此执着,工人们被深深打动了,他们同意在余震中重回车间生产,在我们的陪同下,他们很快把地震造成的延误重新赶了回来。 5月底,全套设备按时总装完成,从成都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很快到达乌兹别克斯坦,这令乌方客户深感意外,他们本以为四川发生了大地震,这套设备的制造工期会无限期拖延下去,没想到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却保证了产品的按时交付,乌方客户对我们的高效率和良好信誉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今后将会继续合作。 由于第一套石油设备使用起来效果非常好,三个月后,对方又追加了2.5亿人民币的石油钻采设备订单,随着大量设备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投入使用,我们公司的产品一下子打开了中亚、中东市场,土库曼斯坦、伊朗、阿联酋等石油大国客户也纷纷抛来橄榄枝。 三年了,从地震中一路走来,我们作为四川制造、中国制造的一份子,正在满怀信心地开创着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