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45|评论: 11

[单车驿站] 4.9日骑行汉阳小山峡活动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晨,我们在阳光下开始一天的骑行,沿途的最重要,也是我们所需欣赏的风光,是最动人的。

14.jpg 13.jpg 12.jpg 11.jpg 10.jpg 9.jpg 8.jpg 7.jpg 6.jpg 5.jpg 4.jpg 2.jpg 1.jpg
3.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了,不好意思,海棠社区字有
发表于 2011-4-1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Q沙发没了~~月妞自己坐了~~~先二楼板凳!
发表于 2011-4-1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安逸的地方~~

哈哈,妞,你太可爱了~~“海棠社区 ”~~~

发表于 2011-4-1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逸

发表于 2011-4-1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对大多数乐山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真正能解释得来让人服气的,目前还没有几个人做到,为此,我也不敢说解释,只能说是个人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李白写这首诗的地点,正是在青神的汉阳。理由:

一,李白写这首诗时出行的目的地是渝州,出发的时间是晚上,出发是的背景很清楚“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汉阳在秋天气候好的时候,可清晰看到峨眉山和金顶。在岷江汉阳一岸,就近也只有汉阳是古镇。(板桥、关庙因为对面的山太高挡住了视线,看不见峨眉山)

二,“夜发清溪向三峡”一句,“夜发”比较符合乐山行船的习惯——越走天越亮。如果是农历下半个月,天气晴朗,下半夜时真好浩月当空,也正好走船(开航),“夜发”二字才符合实际,而不可能天亮才开船。

三,有的人说“夜发清溪向三峡”一句的“三峡”是指长江三峡,这种说法是站不做脚的。“夜发清溪向三峡”一句的三峡肯定是指平羌、背蛾、犁头三峡,决不可能是长江三峡,李白是‘下’渝州,又不是到荆州,他向长江三峡干什么?

四,“清溪”不是指犍为“清溪驿站”,而是指汉阳的“清溪渡”码头,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洪水的影响,“溪清渡”码头消失了而也,就象乐山茄子浩义渡的消失类似。从汉阳坝的地质成因分析,当时的汉阳坝尾上,应该有一岔浩,“清溪”指的地方应该是指岔浩口子上游方停船的码头。

五,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出蜀25岁时应该是公元726年,这首诗应该是创作于公元726年(即开元14年);按史料记载,当时的平羌县城是隋大业7年(有说大业11年的)从东面60里迁来汉阳镇(平羌关)的;在盐铁制年代,所有经过县界(平羌关)的运输(人员),都要经过验关,李白从江油到成都再向渝州,肯定要在平羌关验关,才能合法到渝州。

六,汉阳镇上还存在很多已经严重风化的柱杵(一般用石头做的,界于基础和柱之间,起防潮和防虫作用),从柱杵风化的程度分析,应该是1000多年前的东西,证明汉阳在1000多年前的繁华;建筑物可能因为火灾而消失、重建,但柱杵是不会消失的,只是逐步风化而也。

发表于 2011-4-1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虚大爷的注解!

发表于 2011-4-1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虚大爷观点

发表于 2012-1-2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都快一年了,还去看了养老院呢

发表于 2012-1-2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见,高见.

发表于 2012-1-2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发表于 2012-1-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天气暖和点我们也骑这里,风景很好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