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是孝 子 故 里 蓬溪民风淳朴,敬老爱老成风。相传,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的故事就发生在蓬溪县。 程孟宗,五代后蜀人,出生于今蓬溪县宝梵镇长海村冬笋沟。清康熙本《蓬溪县志》载:“程崇雅,字孟宗,邑人。母老病笃,冬日思笋,崇无计可得,乃往林抱竹而泣。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奉母,食毕即愈。有孝义台,在城西北三十里,地名冬笋沟。”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潼川知府张松孙与蓬溪知县谢泰宸,捐俸重修孝义台,并改名为“教孝台”,以伸正其义。张松孙《教孝台记》云:“哭竹遗迹,在潼郡之蓬邑,地名冬笋沟。乾隆癸卯(1783年)秋,予奉朝命,来守梓州,行部过之,视其处,有荒台,进邑令谢君而问曰:‘台胡为者?’谢君曰:‘此孝义台也,昔之人盖以表孝子之故里,用颜其名耳。’”清代蓬溪县城下河街口镌立有“蜀汉孝子程孟宗故里”碑。民国巴中县知事甘德龙诗云:“孟宗哭竹冬生笋,感应苍天是孝心。我受慈恩未曾报,高台一过泪沾襟。”孝子故里之名,遂泛传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