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人赶集爱出省2011-04-22 06:49:18 来源: 四川日报(成都)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姜驿,是云南省元谋县的一个小镇,位于金沙江北岸。每逢姜驿集日,这个小镇便开始热闹起来,许多人或步行、骑马,或乘车、骑摩托而来。4月17日,笔者来到姜驿赶集,发现来此赶集的会理人比当地人都多,非常吃惊。买猪卖马、做皮毛和小百货等生意的商贩似乎都与会理人有关。“我们住在四川,可我们都到云南赶集。”会理人杨学伟说。
姜驿赶集会理人占多半
在姜驿街边小山坡上,一个汉子一边望远处一边嘴里念叨:“今天的骡马来得好像有些少!”这位汉子叫郭崇云,是会理县江竹乡人。两年前,他花2万元在姜驿买下一家马店。每逢集日,赶集人的骡马便会拴在他的马店里。“每匹每天一元钱,每天几十上百元不等。”郭崇云说。
因为赶集的人多来自很远的地方,因此这个集市一般是午后才开始热闹起来。“我们要赶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走,最迟6点半回家。”杨学伟说。
原来,姜驿自古商贸发达,而周围的会理县金雨、江竹、黎洪等乡都没有集赶,因此许多居住在金沙江边的会理人,便常常出省到云南姜驿赶集,“主要是到云南交通要方便些,路费要少些。”金雨乡雨补村四组组长起凤山说,他们下山去坐火车到元谋县城只要3.5元,到昆明只要19元,而到会理县城要30多元,来回要70至80元,“当然我们愿意到云南那边赶集”。
到底有多少会理人到姜驿赶集呢?这个数字无法统计,姜驿人说会理人占多半。“到姜驿赶集的,三分之二都是四川人。”姜驿乡画匠村的杨春茂说:
元谋“飞地”落江北
从文史资料看,姜驿历史悠久,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姜驿设三绛县,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经姜驿,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今姜驿设姜站。
在姜驿一带,川滇两省以金沙江为界,四川在江北,云南在江南。为什么偏偏姜驿在江北呢?
2006年,笔者赴云南采访,元谋县旅游局的一位负责人说:“姜驿是我们元谋的一块飞地。”
走进姜驿小学里,有两块珍贵史料价值的清康熙年间的石碑《为疆界滇蜀各有攸分等事碑》,说的就是这件事。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黎溪土司与环州土司争夺姜驿地盘,发生数年官司,裁定后仍归环州土司属地。
笔者在当地了解到,姜驿原属四川自姓土司的领地。自姓土司站在自家的山头上,“搭手一望,能见之处”统统给女儿作为“胭脂田”,就这样,自姓土司将沿江24村陪嫁给了女儿。土地上的百姓,从此也变成了云南人。然而,两边的老土司去世后,新土司发生了纠葛,从此,两个新土司为姜驿这块土地兵戎相见,进而依赖官府,整整折腾了9年。最后朝廷出面,当次勘查,足证其地归云南土司所有,理由为:“姜驿一有界碑之足据,二有钱粮之可凭,三有防汛之现驻。”最后裁归云南。四川的提、抚两台只好“敕令自毕仁各守分界,不得争执,永绝边扰。”
今天的姜驿少了纷争,人们安居乐业,相邻两省人民亲如一家,自然一起赶集啦。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