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购物导报·影响力周刊
即便设置这样那样的门坎,公办教师的梦想仍然让代课教师趋之若鹜。于是,没有专科以上文凭又想参加教师招考的代课教师,就在文凭上打起了主意
本报特约记者 高飞 发自四川通江
轰动一时的四川通江教师招考泄密事件已过去5个多月了,就在人们逐渐淡忘了这场风波的时候,通江教师招考事件波澜再起。
“已被刑拘”的相关负责人被取保候审,“逍遥法外”……
一份招考教师文凭作假的名单再一次把已经“很受伤”的通江教文局推向公众视线。
“门里门外”一样纠结
自从“负有领导责任”的原通江教文局局长田勇被免职就任县精神文明办副主任后,该局局长一职至今仍是空缺。据了解,在新局长未到任期间,暂由分管文化的副县长蒋豪雄主持全局工作。
记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这几个月以来,就考试结果究竟是通过还是废止,一直是当地党委政府最为头疼的一件事。
据当地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称:“为了这件事,党委政府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甚至为此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他分析:“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决策,如果这次招考通过算数,没考上的考生会以泄密事件为由闹事;如果算数,没有参与舞弊硬考上的考生也不会善罢甘休。”
对于这位官员的说法,记者随后从两位考生那里得到了证实。
陈老师是通江县小江口村的代课教师,教龄长达23年,这次他也参加了教师招考,但仅以几分之差未能上线。针对这次招考是否生效,陈老师称:“这是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考试舞弊事件,如果考试还生效,怎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必须重考,这也是我们大多数未能上线考生的心愿。”
同是小江口村小学代课老师杜某持有不同意见,他参加了3次招考,这次招考终于以133分上线。他说:“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终于考上了,这次考试必须算数,我们这些上线的考生不能成为这次事件的受害者。”他有不好的预测,如果这次考试结果废止,他称“所有的希望都会破灭,”他无法保证今后的招考自己是否再能上线。
“生力军”束手无策
通江县地处四川偏远山区,至今还未摆脱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如此偏远的山区,教育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当地颇为头痛的一件大事。由此,代课教师成了当地教育的一支生力军。
至诚镇莲花村小学代课老师雷某告诉记者:“目前,全县代课教师大约600余名,大都分布在公办教师不愿去的偏远贫穷村办小学。以我们小学校为例,我们共有4个班级,4位代课教师,每位代课教师负责各个班级的全部课程。可以说,我们代课教师的工作量是公办教师的几倍。”
雷某坦言:“很多次我都想放弃代课出外打工,至少每个月可挣上2000多元,但我没走,同大多数代课教师一样,我们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公办教师。”
除了恶劣的教育环境和“一人干三个公办教师活”的艰辛,通江县代课教师待遇过低。据代课教师反映:“自今他们的工资为540元/月,而且一年只能领取10个月的工资(寒暑假不计工资)。”
当地部分代课教师2010年11月25日联名上书,要求“解决通江县代课教师‘生存问题’”。在这份请示材料中,代课教师指出:当地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执行国家、省市最低工资制度,长期剥夺克扣我们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和工资,一厢情愿地让我们与校方签定违反《劳动法》以备应付上面检查的合同。已经实施的绩效工资不能真正地体现在‘绩’上,而是平均分配给公办教师,吃大锅饭,造成我县教育缺乏竞争力。”
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从去年8月1日开始,巴中市(管辖通江县的地级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710元。
针对代课教师待遇过低的现象,当地人事局一位工作人员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代课教师一直是通江县历史遗留问题,关于他们的待遇,政府想到了但无法办到,代课教师的工资一直靠地方财政支付,没有转移支付。”
假文凭弄假成真
教育环境的恶劣和待遇过低的生存困惑,通江县代课教师都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拿着国家薪水的公办教师。
从2007年全县教师招考开始,通江县代课教师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招考设置的门坎却让不少代课教师望而却步。招考规定:只允许45周岁以下具有专科以上师范专业或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代课教师参加。
江口村小学代课教师陈某告诉记者:“全县代课教师的文凭大都是高中生或初中生,那个年代师范毕业的早已经是公办教师了,他们还需要参加教师招考吗?”
即便设置这样那样的门坎,公办教师的梦想仍然让代课教师趋之若鹜。于是,没有专科以上文凭又想参加教师招考的代课教师,就在文凭上打起了主意:花几百元钱买个假文凭。
成都九眼桥是四川省制造假文凭的最大窝点,代课教师称:“只要花上300元钱左右,就能办一个四川师范大学的专科文凭。”
至诚镇一位化名柏灵的代课教师表示愿意现身说法,他向记者坦言:“2008年7月份,我和另外两名代课教师利用暑假的机会来到成都,每人都办了一份假文凭,并参加了同年的教师招聘考试,连续参加了三年招考,文凭审查居然都通过了。”
据柏灵透露:“在前三次的招考中,持假文凭参加考试并且上线混进公办老师队伍中的不乏其人。”
这次招考泄密事发后,柏灵经多方走访,掌握了持文凭上线或已经是公办教师的部分造假名单。这份名单涉及20余位代课教师文凭做假:朱某以前一直在外打工,2009年持假文凭上线,现任长滩小学公办教师;文峰小学李某2009年持假文凭上线;杨某2008年持假文凭上线,现任永安沙平中小公办教师;曾当过村支书的葛某2009年持四川师大假文凭上线,现任文峰中小公办教师;在通江县泥溪长期摆摊的个体户向某2009年持假文凭上线,安排在烟溪中小任教……
2011年3月22日,记者就这份假文凭名单向通江教文局进行求证时,分管副局长杜鹃称:“若需调取教师档案,必须持有县委组织部的介绍信和两位以上的党员陪同方能查询。另外,局里人事股管档案的同志不在县城。”
随后,记者就假文凭事件向通江县纪委进行反映,纪委一位景姓常委表示:“我们将高度重视,如果有这种现象,将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同时,她希望媒体不要再盯住通江的“招考门”事件不放,她说:“通江县教文局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新闻回放
2010年11月13日,四川省通江县举行2010年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成绩公布后,部分网民、考生分别在网上或以实名制方式,对满分100分考生(考号2608)进行举报。经查,2010年11月8日,经县招聘领导小组同意,命题制卷组组长田勇与成都市某中学校长任仲儒联系,委托其组织命制试题。任仲儒应好友通江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伏从述、县教文局纪委书记夏萍多次请求,于11月12日,将笔试试题的公共基础、艰苦边远村小教师岗位和幼儿教师专业三科试题和答案提供给伏从述,部分试题和答案泄露给夏萍,造成了本次招聘考试连环泄密事件。
通江招考泄密案涉及党政干部11人,涉及考生20人,负有责任的通江县教文局局长田勇已被免职,调离教育系统;成都某中学校长任仲儒、通江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伏从述、通江县示范幼儿园园长肖敏因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或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移送司法机关;通江县教文局副书记、副局长王照鼎,教文局副局长、通江二中校长屈仕统已被刑事拘留。
2011年1月18日出版的《法治周末》以《通江招考泄密案疑是冰山一角》为题对此事进行了全面披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