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38|评论: 30

[美图•音像] 发几张小图,希望图中的房子能得到永久性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_0989.JPG DSC_0960.JPG DSC_0872.JPG DSC_0869.JPG DSC_0865.JPG DSC_0821.JPG DSC_0771.JPG 22.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4-2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的房子?的哥怎么不标点文字呢。  


  不过我看得出这家人出过举人。:lol

发表于 2011-4-27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建筑风格上看,也不算多久远的了。晚清或民国的。

大量采用“扎泥墙”:lol来看,也不算多显耀与有钱的地主了。算一没落人家吧。:loveliness: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4-27 1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建筑风格上看,也不算多久远的了。晚清或民国的。

大量采用“扎泥墙”来看,也不算多显耀与有钱 ...

距今329年了,系盐亭张氏民居。

发表于 2011-4-27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绵阳的哥 发表于 2011-4-27 1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距今329年了,系盐亭张氏民居。

  要看哪家张氏了。说具体点嘛。


   盐亭张氏就是没有出过几个进士呢。举人倒不少。  :lol  有几弟兄都是举人的多。如张力行兄弟。


发表于 2011-4-27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绵阳的哥 发表于 2011-4-27 1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距今329年了,系盐亭张氏民居。

巨龙   张家大院/?

油漆太红了。。。。。。

发表于 2011-4-2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看到“两道朝门”不错。 :victory: 以前的深宅大户,有三道朝门滴/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妃我是寡人啊 发表于 2011-4-27 1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巨龙   张家大院/?

油漆太红了。。。。。。

恩,逗是。巨龙镇。红油漆为去年底维修时使用。

发表于 2011-4-2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
的哥兄弟所拍为张氏民居。


盐亭巨龙镇五和村桅杆湾张氏民居,系张勉行儿媳夏氏于淸康熙二十一年【1682】,为纪念明末陕西延安府司马张勉行奉旨所建;历时三年半,外立两对桅杆与甬壁。
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11-4-2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支持
发表于 2011-4-27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要保护,下次回去一定去瞅瞅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4-2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去过,列省保就能保。
ytr

发表于 2011-4-27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文物,哪阵去瞻仰瞻仰。

发表于 2011-4-2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令我最佩服的是楼主的敬业精神。辛苦了!


        我预祝您节日快乐! 这是我为你沏的茉莉香茶.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光闪烁 发表于 2011-4-27 14: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令我最佩服的是楼主的敬业精神。辛苦了!

谢谢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孤独中寻找快乐!

发表于 2011-4-2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的历史古迹不算很多,确实应该好好珍惜,好好保护!为此,顶一个!
发表于 2011-4-2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去看看。
发表于 2011-4-2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1-4-2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镇罐子沟邹家大院也有些规模,并排四个大四合院,石砌围墙,三道朝门,门前荷花塘,墙内有果园,每个院落都有花坛,植有各种名贵花木,大院前后的山上松柏掩映茂竹婆娑,郁郁葱葱,院后、院侧两眼井为泉水,清澈甘冽从未见干涸过。解放后为给区公所腾房子,玉龙中心完小迁到邹家大院,偌大一个完小只占去三个院子,剩下一个院子交给劳改队。为修玉龙粮站的仓库,砍光了两边山上的树木。大院离镇有五里路,学生大多来自镇上,上学的确不便,没有想到居然会拆了木结构的房子,在镇上游马岭新修小学校舍,更没有想到会修成砖混结构的楼房。就这样,一座具有生态意义的古民居在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了,老一辈人依稀还留存有片段记忆……。可惜啊,可惜!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