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09|评论: 0

废墟上的标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废墟上的标杆

    --赴川支援一周年记

建测队   彭振中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6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曾经美丽的家园瞬间被夷为平地,数万群众被掩埋在废墟之下。这次大地震,震碎了无数人的心,震撼了整个世界。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大地震一周年的年祭了。作为一名支援地震灾区的工作人员,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发生的一切。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是全国人民的意志和行动的写照。世间的关爱谱写在灾区的每个角落,将它凝成两个字“大爱”,形成一种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团结。那一刻,深处内陆的四川大地变成了一个前沿阵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吹响了战斗的号角。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解放军部队、各地的医生、专业搜救队、许许多多的志愿者纷纷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张张悲戚的面孔,揪人心扉,救援人员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人们都在与时间赛跑,在与死神抗争。我的心情也格外沉重,更加惦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惦记父母和怀有身孕的妻子。我默默地为震区的父老乡亲们祈祷,乡亲们还好吗?在什么地方避震?外面下着雨吗?余震厉害吗?……,想着想着眼眶已经模糊了。

救援之后是援建。在广州市建委的组织下,我们规划院派出了强大的援建队伍,分批次进入汶川灾区。我所在的第二批入川队伍,由方锋院长和彭卫平总工程师带队,主要从事板房安置场地测量,负责映秀、旋口、水磨三镇安置场地的测量工作。

到达成都已经是晚上了,我们即刻进入了紧张的抢险救灾工作,宿舍作为我们临时办公室,方院长连夜组织会议、商量对策,部署第二天的行程和测量任务。兄弟单位也陆续集结到同一栋大楼,无数的会议让这栋住宿楼整夜灯火通明,那是为灾区点亮的又一盏希望心灯。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行就向映秀进发,同行的援助车辆连成了长龙,沿着清障后的车道缓缓前行,车队的左边是震裂的山谷、右边是裂缝的悬崖,浑浊的岷江水沿着蜿蜒的山路滚滚奔流,沿途还有一辆辆被砸瘪的车辆,……,所有这一切似乎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在距离映秀5公里的地方,车辆无法前行,我们背着仪器,徒步跋涉,为了灾区人民,我们坚信“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过不了的河”。

终于,我们看到电视画面中的重灾区——映秀,在一片狼藉的土地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帐篷,一座连一座,就像我们彼此相连的双手。勇敢的人们站在恐怖的地震碎块上,有条不紊地战斗着,在他们的脸上没有笑容和悲伤、只有坚毅的眼神。在领导的指挥下,我们辗转于河滩、沟谷,测量着每一块平地,设站、跑尺、绘图一直到夜深。我们自备干粮、矿泉水、气垫和薄被,冲锋在测量的最前线,并以最快速度将图纸交付给相关设计单位,彼此间配合得宛如一家,此刻我们都是汶川人。

经过20多天的苦战,我们在抗震救灾过渡安置房建设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这次经历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我们测量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再一次展现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同时,在这场灾难中,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的高尚品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全世界人民见识到一个涣涣大国的风范,见识到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因为珍惜生命,我们心手相连,在悲痛中送别离去的人们;因为不懈的追求,我们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擦干眼泪毅然前行。我们知道,灾难还会有,但光明在前方。“中国加油!四川加油!”——胜利属于勇敢、坚强、勤劳、善良、团结的中华民族!


pzzsouth@163.com

(此文章通过QQ邮箱投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