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征文】 短暂的震动,一生的记忆
三年的时光足以埋没许多记忆,多少人或事将随时间一同流走,被时间长河中的泥沙所深深覆盖。然而回首三年前的汶川地震,却已成为我一生的记忆,成为全中国人的记忆。
2008年5月12日,看似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然而这一天却成为全中国人的痛。
那天下午上课前,我正准备接水时,灾难不期而至。但当时那一刻我并没有察觉到发生了什么,只是看见有同学逃出教室,随即我也跑出了教室。跑出教室的途中感到了一丝的不稳,耳旁有轰隆隆的声音,心中有了些许的不安。跑到了球场上看见篮球架在晃动,教室玻璃在颤抖,才明白发生了地震。当时大家害怕极了,第一不知道震中在哪里,会不会就是我们这里;第二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更强的余震。有太多太多电影中恐怖的画面出现在脑海中,当时的我们惊恐万状。后来知道是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级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从那一刻起,中国进入了汶川时间。
晚上回到家从电视上看到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房屋倒塌,大地开裂,桥梁垮塌,人们的恐慌等等;听到的则是一个又一个坏消息: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汶川告急,北川告急,青川告急……整个四川都在落泪。我坐在电视机前,眼中早已噙有泪水。从来没有经历过大灾大难的我们被地震的画面所震撼,我们的精神被重新洗礼了一遍,当时我就有冲向灾区救灾的冲动,去救出我的同胞们。那一夜,我和亿万中国人难以入眠,都在默默地为灾区祈祷。那一夜,我们共为四川人。
地震带来无尽的创伤,我们中国人用坚强和温暖去填补。
地震中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比如3岁小郎铮向官兵敬礼,9岁的林浩奋力营救同学,吊瓶男孩李阳给了同学生的希望……这些故事中都有爱的元素,爱与温暖是故事的基调,最终感染我们。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地震默哀日天安门广场前的情景。默哀日那天下午2点28分,全中国似乎都静止了,每个人都停下来默哀三分钟。警报声起,山河哭泣,那一刻的中国显得如此的寂静。三分钟的默哀结束后,从祖国的心脏——北京,传出了一股震憾人心的声音,最终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传遍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上,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参加了集体默哀,默哀之后,他们久久不愿离去,随后一股接着一股的“中国加油,中国必胜”之类的口号响了起来。大家纷纷举起了拳头,举起了标语,大家齐声高喊:“中国加油,中国必胜。”声音响彻整个北京城,回荡在天地之间。我从电视上看到这一幕,眼泪哗哗地流了下了,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想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让我尽情地释放我心中难抑的感情吧。那一刻起我才真正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现在回想这一幕,我也备受感动。这次地震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自强不息,看到了中国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看到了一个走向强大的民族,有了这样的民族精神我们就永远不会被打倒,我们就会永远屹立世界之巅。
抗震救灾的胜利也离不开党与国家的坚强领导。我们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依靠经济,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爱人民的党与政府。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国家就有了抗震救灾应急机制,随即国家救援队火速飞赴灾区救援。当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飞抵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温总理要求不顾一切地先救人,把救人放在第一,温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这体现了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关心。最后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夺取了抗震救灾的最终胜利。党与国家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三年过后,我们已在原来的废墟之上重建起一座座美丽的新城。如今灾区又将迎来一个更加温暖的春天。
作者:黄鸣镝
ccfxhmd@126.com
(此文章通过QQ邮箱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