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凤凰山浪子

西充世家大族之二----被张献忠残忍灭族后又劫后恢复的县城李氏家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大家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

发表于 2011-7-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麻城孝感李氏季八公家族---寻找四川、重庆地区族人!

麻城是中国十大寻根地!

麻城李氏季八公家族,是麻城李氏本地和外迁最大的李姓家族,

麻城老谱记载(详细见本人、本论坛相册)

季八公 子二 谷中 元中

谷中 子四  

振声  住麻城,生子八,

振铎  住麻城

振翩  迁湖南

振刚  迁四川


其中振声公房最大,分省一、省二、省三、省四、省五、省六、省七、省八,一支八大支,


广泛分布于:河南、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


元、明、清以来大量族人外迁重庆、四川,族谱明确记载的地区有:成都、广元、广安、长寿、仁寿、梁平等地区;


续谱在即,期待四川、重庆地区李氏族人加入!

续谱组委会联系人:

李文治:18986068698  

李勇:13725759520  18671208166

QQ:49051115

季八公后裔之家群-54207405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要扯什么麻城,人家李氏本姓蒲,入赘县城李家的。。。。。

发表于 2011-7-5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我姓啥?爸姓谢妈姓陈我姓李,都是亲爹亲妈亲儿子,为什么,请各位来研究一下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顶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充李氏家族


(一)蒲公李家

活动年代:元顺帝—明代—清代—民国
  时间跨度:五百多年

  先   祖:元代蒲景春

  暴发户:第八代李完、李兆

黄金时期:第十代李昭治

  全盛时期:后裔李蔚华


     第1代: 蒲景春,元末自湖广麻城县迁至四川西充县。妻西充李氏。生三子。

     第2代:李文富,蒲景春第二子。

     第3代:李蒲溟(从此沿用李姓)

     第4代:李  旭,生二子。

     第5代:李瀚,李旭长子。

     第5代:李盛,李旭次子。李盛很能干,开始发家。

     第6代:李嘉美(生五子,皆读书)


  一、第7代:李友柏,李嘉美小儿子。字子藻,号左泉贡士,妻喻氏。岁贡,以子完贵,赠御史。86岁卒。公任贵州石阡府推官期间,“治狱平恕,人称无冤”。

第8代:李完,字光岳,李友柏长子。明万历三十七年巳酉科举人,又于天启二年高中壬戌科进士,官两淮巡按。

二、第8代:李兆,字见可,李友柏次子。明天启元年辛酉科举人,又于天启二年高中壬戌科进士,官户部右侍郎。葬于西充县城西边老张坝祖茔

三、第9代:李映庚,字白符,李兆第二子。以父荫都察院司务。张献忠陷西充时,小映庚才9岁。仆妇袁氏抱起小映庚就跑。之后,避乱在亲戚强氏家。强氏年老,非常疼爱小映庚。后来,李家的乳母李氏找来,把映庚抱了回去。李氏和丈夫想把映庚送去贵州做侍郎的朋友家。多年之后,映庚长大成人,就转道云南,回到了西充老家隐居起来,不愿为官。

       清康熙年间天下初定,吴三桂却拥兵自重。甲寅年,吴三桂叛四川。总兵郑应蛟从之。他号召缙绅名流起来响应。并以金币、鞍马等为诱惑,企图拉拢李映庚。遭到白符公的拒绝。李公背地里对人说:“逆贼不久就快完蛋授首了,我怎么可能把自己搞得晚节不保呢,如此岂不侮辱了我李某人的一世清白!”。乙卯年,李映庚过世。其时40岁。

第10代:李昭济,李映庚之子。清康熙二十三年申子科举人。官四川省夔州府教授。

第10代:李昭汉,李映庚次子。

四、第10代:李昭治,字虞臣,李映庚之子。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举人。官江南仪征县知县。1722年纂《西充县志》,存世。

五、第11代:李 伸,李昭治之子,官乐山训导。

六、第11代:李昂,李昭治之子,清代贡生。

七、第12代:李慎植,李伸之子,清代贡生。

八、第12代:李慎树,李昂之子,清代举人。

九、第13代:李必,李慎植长子。李文,李慎植次子。李生,李慎植三子。

十、第13代:李馜,李慎树之子,太学生。以孙李旭贵,赠朝议大夫。

十一、第13代:李馩,李慎树之子,清代庠生。

十二、第13代:李灿珴,李慎树之子,清代贡生。

十三、第14代:李灿珍,李必之子,官南江县训导。以子育贵,赠修职郎。

十四、第14代:李灿瑔,李慎树之孙、李馜之子。以子李旭贵,赠朝议大夫。

十五、第14代:李灿瑾,清嘉庆辛酉年任福建建明县知县。

十六、第14代:李灿琨,清代贡生。

十七、第14代:李灿瑚,清代贡生。

十八、第15代:李 聚,李灿珍之子,清代贡生,妻冉氏。

十九、第15代:李 育,李灿珍之子,清代举人,官教授。

二十、第15代:李旭,李完第八代孙,李馜之孙,李灿瑔之子。清代名人。

二十一、第16代:李阜南,字治棠,李聚与冉氏之子,清光绪贡生。官直隶州州判。

二十二、李氏后裔:李蔚华(1864—1929),字怀勋,约明朝李友柏第十九代,西充县晋城镇东街人,1864年(清同治三年)生于富商之家。1890年,与同乡罗纶一起赴成都尊经书院学习。结业后,协助罗处理教育事务。1897年任《蜀学报》干事,号召维新变法,遭朝廷捉拿。后受成都知府刘幼丹保护,幸免于难。屡次应试不中,从此放弃科举。回西充老家,创办新兴丝厂、吉康丝厂。设吉怀堂、敦裕康两家丝店。并增加半自动化设备。1908年任清政府西充县咨议局局长。发起成立西充县保路运动会,极力反对满清朝廷勾结西方帝国主义,为老百姓抢夺铁路修筑权。1922年反对国民政府当局滥收盐税,支持盐商罢市。替全县百姓代交了一年的田粮赋税。捐资创办西充县初级中学,并慷慨解囊,帮助西充籍青年出国留学。因体弱多病,卒于1929年1月3日。

(二)在公李家

第1代李 在,号梁门,清代西充县人,岁贡,官顺庆府教谕。80岁卒。

第2代李   琰,李在之子,清代岁贡。官宁番卫训导。

第2代李   培,李在之子,清代贡生。

第2代李   垶,李在之子,清代贡生。

第3代李生德,李琰之子,清代庠生。

第3代李生崇,李琰之子,清代庠生。

第3代李生岐,李琰之子,清代贡生。

第5代李贺阳,字庆廷,李在玄孙。乾隆巳亥武举人。恩科候补千总。

第6代李中兰,李在第六世孙,李贺阳之子,清代庠生。

发表于 2011-7-1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