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86|评论: 26

[群众呼声] 再次质询交通局和芝包政府:雨季来了,苦竹滩桥还没有重新加高,还想再淹死多少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雨季来了,苦竹滩桥还没有重新加高,还想再淹死多少人?到底你们有没有新的修建计划?你们多次搪塞,老百姓忍耐到极限啦,真要逼着不留情面搞得全国满城风雨,那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3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来维修嘛,等、靠、要是不行的,全县有部分地方老百姓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修建漫水桥,村、社道路多的是嘛,怎么在这里吵哟????

发表于 2011-5-3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来维修嘛,等、靠、要是不行的,全县有部分地方老百姓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修建漫水桥,村、社道路多的是嘛,怎么在这里吵哟????

发表于 2011-5-3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来维修嘛,等、靠、要是不行的,全县有部分地方老百姓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修建漫水桥,村、社道路多的是嘛,怎么在这里吵哟????

发表于 2011-5-3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来维修嘛,等、靠、要是不行的,全县有部分地方老百姓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修建漫水桥,村、社道路多的是嘛,怎么在这里吵哟????

发表于 2011-5-3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来维修嘛,等、靠、要是不行的,全县有部分地方老百姓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修建漫水桥,村、社道路多的是嘛,怎么在这里吵哟????

发表于 2011-5-3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发表于 2011-5-3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直接说话 的帖子

    2-6楼的在扯淡!请看:

巴山有狼 发表于 2010-7-12 09:53
看到大家热议苦竹滩桥这破事儿,作为河那边的人,不在这里发点意见很是过意不去。管事的人也不要不安逸别个发点牢骚,发表一些个人意见和观点,这个桥的事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不是他们吃多了来惹你们生气。那只能说明这个桥在人们的心中是多痛、多伤感、多重要。通江有句常言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大家重视这个桥,而你们要么找借口,要么骂别个不球懂事!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当官当得咋的不说,可能回家种红薯也种不出来什么东西。
    要忆这座伤心的破桥,还得从俞家河那边的学生到通江、至诚、芝包上学、村民到河这边求医说起。
    回忆之一:80年代很小时,一个亲戚家的孩子要高考了,好像有点什么急事,得家长送什么到至诚,第二天到城里高考。那知当夜狂风暴雨,他父亲怕隔河东西送不到,儿子一生就完了,于是让我老爸连夜送他过河。父亲有点抢夺“泸定桥”的豪气,他们一路小跑到苦竹滩,满河的洪水,河已过不去了。芝包人都知道,芝包街上街那里有座古老的桥,比苦竹滩桥还高点,他们只好折回抢渡这座老桥,还好,虽然河水齐腹,但有经验的老爸还是把亲戚送过了河。据父亲描述,刚过完河,往上走了几步,上游竹杆高的水墙奔流直下。这时应该已是深夜,暴雨一直没停,亲戚因年高眼花,路没走稳,一下从光石板上滑倒,并向河里滑去。看着汹涌的河水,父亲跑去拉亲戚险些两人一起滑到河里,还好,也许是命运吧,他的伞把正好撑到了河边的一个岩石上。按爸的说法是他们捡回了两条命。现在说起这件事,老爸还是很后怕。
    回忆之二:社里一村妇急病,需到芝包抢救,该村妇是当时一村支书的老婆,当时也是下雨隔了河,村民们不顾苦竹滩桥上齐胸的水,强渡过河。据老爸说,他们是把担架举到头顶上过去的,还好没有出事,后来村妇也因送院及时而得救。但是,万一有一点不小心,后果将是什么样呢?
    回忆之三:本人和很多河那边的人在至诚读书了。记得一位老师说过:“龙潭要是通班车了,那就真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了!”。是因为那上学的七十多里的路,更是因为这个伤心的破桥。为了回家,为了上学,很多学生也是冒生命危险,渡来渡去。那时我很矮,1.40M吧,其他一些大点的同学他们高。记得一次过河,河水都齐我颈了,同学们大的拉小的,一起过河,有点会水的干脆直接游过去。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危险,齐颈的水,那说面桥面上的水都有一米多深了!
    回忆之四:曾经的一个诗人吧,后来听说做了段时间的记者,还出过书。他有两个亲人好像是到俞家河那边奔丧,强渡苦竹滩桥,双双被河水冲走,犹如在众多的亲人心中深深地插了一刀,亲人们泪洒苦竹滩,寻找亲人遗体悲恸的呼唤声至今还在苦竹滩回荡!
    本人的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就这几点了,但经常会听到苦竹滩出事的事,因为是听来的,也是一知半解的,就不在这里胡说八道,也会伤别人的心。
    总之,苦竹滩这桥,好像每年都或多或少会出点事,更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天天在这座无声无息的烂桥上发生。有幸运的人们,因躲过一劫而欣喜,也有很多的人们因此桥失去亲人而伤悲!其实,这不能怪政府,也不能怪自然,只能怪古人为何要取名为“苦竹滩”?这一“苦”,不仅仅是伤感,对于我们这些鄙民来讲,更多的可能是灾难!路没修好,可以修,虽然桥头的路比戈壁滩还要烂,那总归是路,有路总会有好的一天,因为总有人会有心、有力来关注这些破事!可是,桥呢?桥不修意味着更多的人去冒生命危险。不是为了革命,有的可能是逞一时之强,有的可能是没有办法才去冒险啊!这个隔断俞家河那边的烂滩,这座连结不起闭塞落后的山村走向现代文明的桥,还要用多少的怨魂来祭奠呢?
    争吵不是坏事,只是希望大家在争吵之后,能有所反思,也真心希望这个苦竹滩桥不再苦,也希望这座爱民大桥早日横跨苦竹滩,到时不能再叫苦竹滩大桥了,叫个蜂蜜大桥吧!至少也叫个“甜竹滩大桥”。因为我们这几代人那么多劫难都过来了,苦就苦了,还是让后来的人们生活得甜点点。
  
巴山有狼发表于 2010-7-21 10:29 :县委范书记亲临视察!感谢了!        奴性!
巴山有狼发表于 2010-9-26 10:37
大家都没必要骂人,这样不是很妥。
“一个芝包人”的说法有可能存在,
但那个所谓的“专家”值得怀疑?
如果资金问题推出“砖家论”可以理解,
但还是要长远考虑,要修就修结实,高度至少要到不让洪水随便淹!
如果桥不宜修高,洪水一来又难以解决过河难的问题,
也很难说这桥顶得住洪水的冲击,能保持不成危桥吗?
如果又修个踏水桥,那还不如不修的好!
修了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以后还得重修!
其实苦竹滩修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两边石岩坚挺,可以坚固桥墩,好多石材也可以就地取材!
如果资金不足可以筹积、募捐、也可以找上面再要点!
我相信芝包人,至少河那边的人都是愿意修好这座桥的。
对于乡政府和县政府来讲,这也是你们的政绩,
这个桥修好了,肯定会是一大民生新闻。
最后说一句,有些事不能只信专家的一面之辞,
有些“砖家”更没必要理会!说话比放屁还随意,臭不可闻!

发表于 2011-5-3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巴之恋 发表于 2011-5-31 1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来维修嘛,等、靠、要是不行的,全县有部分地方老百姓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修 ...

2-6楼的你简直在扯牛卵蛋!你看看去年人家怎么说?
  巴山有狼 发表于 2010-7-12 09:53
看到大家热议苦竹滩桥这破事儿,作为河那边的人,不在这里发点意见很是过意不去。管事的人也不要不安逸别个发点牢骚,发表一些个人意见和观点,这个桥的事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不是他们吃多了来惹你们生气。那只能说明这个桥在人们的心中是多痛、多伤感、多重要。通江有句常言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大家重视这个桥,而你们要么找借口,要么骂别个不球懂事!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当官当得咋的不说,可能回家种红薯也种不出来什么东西。
    要忆这座伤心的破桥,还得从俞家河那边的学生到通江、至诚、芝包上学、村民到河这边求医说起。
    回忆之一:80年代很小时,一个亲戚家的孩子要高考了,好像有点什么急事,得家长送什么到至诚,第二天到城里高考。那知当夜狂风暴雨,他父亲怕隔河东西送不到,儿子一生就完了,于是让我老爸连夜送他过河。父亲有点抢夺“泸定桥”的豪气,他们一路小跑到苦竹滩,满河的洪水,河已过不去了。芝包人都知道,芝包街上街那里有座古老的桥,比苦竹滩桥还高点,他们只好折回抢渡这座老桥,还好,虽然河水齐腹,但有经验的老爸还是把亲戚送过了河。据父亲描述,刚过完河,往上走了几步,上游竹杆高的水墙奔流直下。这时应该已是深夜,暴雨一直没停,亲戚因年高眼花,路没走稳,一下从光石板上滑倒,并向河里滑去。看着汹涌的河水,父亲跑去拉亲戚险些两人一起滑到河里,还好,也许是命运吧,他的伞把正好撑到了河边的一个岩石上。按爸的说法是他们捡回了两条命。现在说起这件事,老爸还是很后怕。
    回忆之二:社里一村妇急病,需到芝包抢救,该村妇是当时一村支书的老婆,当时也是下雨隔了河,村民们不顾苦竹滩桥上齐胸的水,强渡过河。据老爸说,他们是把担架举到头顶上过去的,还好没有出事,后来村妇也因送院及时而得救。但是,万一有一点不小心,后果将是什么样呢?
    回忆之三:本人和很多河那边的人在至诚读书了。记得一位老师说过:“龙潭要是通班车了,那就真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了!”。是因为那上学的七十多里的路,更是因为这个伤心的破桥。为了回家,为了上学,很多学生也是冒生命危险,渡来渡去。那时我很矮,1.40M吧,其他一些大点的同学他们高。记得一次过河,河水都齐我颈了,同学们大的拉小的,一起过河,有点会水的干脆直接游过去。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危险,齐颈的水,那说面桥面上的水都有一米多深了!
    回忆之四:曾经的一个诗人吧,后来听说做了段时间的记者,还出过书。他有两个亲人好像是到俞家河那边奔丧,强渡苦竹滩桥,双双被河水冲走,犹如在众多的亲人心中深深地插了一刀,亲人们泪洒苦竹滩,寻找亲人遗体悲恸的呼唤声至今还在苦竹滩回荡!
    本人的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就这几点了,但经常会听到苦竹滩出事的事,因为是听来的,也是一知半解的,就不在这里胡说八道,也会伤别人的心。
    总之,苦竹滩这桥,好像每年都或多或少会出点事,更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天天在这座无声无息的烂桥上发生。有幸运的人们,因躲过一劫而欣喜,也有很多的人们因此桥失去亲人而伤悲!其实,这不能怪政府,也不能怪自然,只能怪古人为何要取名为“苦竹滩”?这一“苦”,不仅仅是伤感,对于我们这些鄙民来讲,更多的可能是灾难!路没修好,可以修,虽然桥头的路比戈壁滩还要烂,那总归是路,有路总会有好的一天,因为总有人会有心、有力来关注这些破事!可是,桥呢?桥不修意味着更多的人去冒生命危险。不是为了革命,有的可能是逞一时之强,有的可能是没有办法才去冒险啊!这个隔断俞家河那边的烂滩,这座连结不起闭塞落后的山村走向现代文明的桥,还要用多少的怨魂来祭奠呢?
    争吵不是坏事,只是希望大家在争吵之后,能有所反思,也真心希望这个苦竹滩桥不再苦,也希望这座爱民大桥早日横跨苦竹滩,到时不能再叫苦竹滩大桥了,叫个蜂蜜大桥吧!至少也叫个“甜竹滩大桥”。因为我们这几代人那么多劫难都过来了,苦就苦了,还是让后来的人们生活得甜点点。
  
巴山有狼发表于 2010-7-21 10:29 :县委范书记亲临视察!感谢了!        奴性!
巴山有狼发表于 2010-9-26 10:37
大家都没必要骂人,这样不是很妥。
“一个芝包人”的说法有可能存在,
但那个所谓的“专家”值得怀疑?
如果资金问题推出“砖家论”可以理解,
但还是要长远考虑,要修就修结实,高度至少要到不让洪水随便淹!
如果桥不宜修高,洪水一来又难以解决过河难的问题,
也很难说这桥顶得住洪水的冲击,能保持不成危桥吗?
如果又修个踏水桥,那还不如不修的好!
修了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以后还得重修!
其实苦竹滩修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两边石岩坚挺,可以坚固桥墩,好多石材也可以就地取材!
如果资金不足可以筹积、募捐、也可以找上面再要点!
我相信芝包人,至少河那边的人都是愿意修好这座桥的。
对于乡政府和县政府来讲,这也是你们的政绩,
这个桥修好了,肯定会是一大民生新闻。
最后说一句,有些事不能只信专家的一面之辞,
有些“砖家”更没必要理会!说话比放屁还随意,臭不可闻!

发表于 2011-5-3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来维修嘛,等、靠、要是不行的,全县有部分地方老百姓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修建漫水桥,村、社道路多的是嘛,怎么在这里吵哟????
发表于 2011-5-3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1-6-1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qiumeiluangan 发表于 2011-5-31 1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6楼的你简直在扯牛卵蛋!你看看去年人家怎么说?
  巴山有狼 发表于 2010-7-12 09:53 :
看到大家热议 ...

   桥的事情,事关人命,政府是该修修。
   但芝苞乡政府的领导也是不作为的, 去芝苞的路虽然是水泥路,但是也太窄了,我个人觉得可以发动群众,把路两边用用石头和泥土加宽。减少会车的危险。

发表于 2011-6-1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记在心!

发表于 2011-6-1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娘西皮!干什么吃的!装聋作哑!

发表于 2011-6-1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qhayogezayimasi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又隔河了呀  操他姥姥!:'(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