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川D好男人

勇闯亚丁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勇士们。一共走了几天,平均每天多少路

发表于 2011-6-6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勇士们。一共走了几天,平均每天多少路

发表于 2011-6-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好景,低碳环保!

发表于 2011-6-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适,哪天也去走一下这条路线。

发表于 2011-6-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太漂亮了,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

发表于 2011-6-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学习

发表于 2011-6-7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惜字如金哈,行走具体线路、日程安排、历程、感受都木有哇,能不能多介绍一点儿嘛。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6-7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男人,佩服您的勇气,谢谢您的分享。若能把行走的具体线路、日程安排、每天行程、心灵感受写出来就更享受了: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池夜雨 发表于 2011-6-7 00:52
楼主惜字如金哈,行走具体线路、日程安排、历程、感受都木有哇,能不能多介绍一点儿嘛。


嘿嘿,我在GOGO网写了的在这边就省略了,在后面我会补上的请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骑兵 发表于 2011-6-7 06:23
好男人,佩服您的勇气,谢谢您的分享。若能把行走的具体线路、日程安排、每天行程、心灵感受写出来就更享受 ...

不好意思刚到这边发帖,有点麻烦,我会在后面发的请关注。: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篇:徒步穿越泸沽湖——亚丁的由来
      据说这条线路是在1929年由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洛克发现的,他是只身穿越这条线路。在当时缺乏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完成的,值得佩服!现在丽江还有洛克的故居。

      上世纪80年代,这条路线率先由外国户外徒步爱好者开始穿越,由于中国开展户外徒步较晚,90年代才有国内户外徒步爱好者开始尝试穿越。近年来被国内外的户外徒步爱好者视为经典的超长线徒步线路而津津乐道,由于被此条线路的景色与强度所吸引,每年都会有户外徒步者的身影穿梭于此,其中不泛国外徒步者!
      穿越亚丁,挑战自我,证明自己,收获美丽,体验艰辛,感受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5月7日     晴
       早上8点,参加此次活动的五人准时来到集合地点(市客运中心),8:30乘坐攀枝花——宁蒗的班车,赶往泸沽湖。11:00在华坪县班车中转站内吃午饭,半小时后继续前行。行约2公里时,就进入那条弹石路段,车行驶在路上,十分颠簸,加之天气较热,令人颇生倦意,大家都昏昏欲睡。15:30到达战河乡,也结束了弹石路段,此时大家也清醒起来,开始欣赏窗外的美景起来!
        16:52到达宁蒗县,接着转乘宁蒗——泸沽湖温泉乡的农村客运小巴,小巴司机是个摩梭族帅哥阿庆君(电话:13578364837),一路上谈笑风生,不时的跟大家说着摩梭族人的风情,还有他自己走婚的经历,和摩梭人的趣闻。如今漂亮的摩梭族女人都喜欢和汉人走婚,女方的家人也都认可。由于婚姻政策的约束,生娃娃必须要有结婚证,而且只能生三个。泸沽湖漂亮的摩梭女好多都选择离开此地,找个好男人嫁了!现在有很多摩梭族男人,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都没有机会走婚。摩梭族走婚不是乱来,请大家不要歪解走婚,走婚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的产物!

        在进入泸沽湖景区时,正看见修建泸宁乡村公路,这是一条通往泸沽湖景区的公路,最后要穿过涵洞才可以进入泸沽湖。据司机阿庆君讲,以后泸沽湖景区的门票还要涨!天哪!感觉像是打劫。好在有经验的阿庆君,他的小巴车可以直接通过泸沽湖景区门岗,门岗内没有值班人员,现在已是17:55,可能是去吃饭了吧, 小巴车冲岗成功逃了一票。
        通往泸沽湖永宁——温泉乡的公路十分坑洼,小巴车行驶在公路很是颠簸,绑在车顶上露营背包都掉了一个在路上,幸好被成熟看见,才没有丢失。20:00在永宁街上,我们的向导阿独枝的儿子已在此等候我们多时,他骑着摩托车带路,小巴车跟随。
        最后在通过一条小河之后,21:00来到四川境界盐源县泸沽湖镇泉水乡(海拔2600米),本次活动的向导阿独枝家门口,他们一家帮着我们卸下背包,背进屋内。并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具有摩梭族特色的晚餐,望着丰盛的晚餐,一路奔波、饥肠辘辘的我们便狼吞虎咽起来,刹那间就填饱了肚子!
        吃过晚饭后,阿独枝安排我们在他家的客房内休息,一个有着摩梭族风格的房子,房顶与木墙之间有空格,空气可以在此自由流通。 11:30大家钻进睡袋,不消一刻便进入梦乡!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5月8日    晴   徒步D1
        天色渐亮,可能是兴奋的原因吧,大家早早的就起来啦,都整装待发。阿独枝家海拔有2687米,虽然天空晴朗,却依然能感到一丝丝寒意。

        一大早,阿独枝的藏族老婆拉措卓玛就为我们打好了酥油茶,就着酥油茶吃着青稞面,伴着淡淡的香味,顿感暖意。吃过早饭,这时马帮依西牵着马来了,将我们的背包绑上马背,即刻出发!
        大家都围着拉措卓玛亲手织的围巾(20元一根),纷纷在阿独枝家里拍照留念。9:20出发,徒步第一天开始啦!出了阿独枝家,是一条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地,宽宽的草地上有条小河流过。约莫走了2公里,便来到洼洛峡谷开始爬山,峡谷两侧是青色的草甸子,伴着河水的哗啦啦的流淌声,牲畜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好一幅草原风光。
        通过峡谷就是前所水库,这是一个干涸的水库,没有什么水,只是一条干河在流淌。再往前走数公里就是利家嘴村,这是个彝族村,这里始终保持着民族风貌。沿途没啥树木,炙热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热汗淋漓,让人窒息的口干舌燥,只有大量的喝水,才能减轻酷热!穿过村子,13:00在接近山脚一个有河水的地方(瓦罗河谷),开始准备午饭。依西拾柴,阿独枝生火做饭。
        吃罢午饭继续徒步,上山的路植被很好,一阵阵山风吹过,让人顿感凉爽。14:20到达塔姆呷垭口(海拔3010米),这里有两户彝族人家,他们过着悠闲的生活。下了垭口,15:30来到巴依村松矶营地(海拔2840米),开始扎营做饭,一股溪水从岩洞中喷涌而出,奔流而去。牛马在溪流两畔的牧场上食草。
        这里的风很大,呼呼的大风使搭帐篷变得难以为继,吹得外帐随风飞扬,待风势减弱时,才将帐篷搭好。这时饭已做好,吃过晚饭后,我们多才多艺的摩梭族向导阿独枝组织起篝火晚会,熊熊的火焰窜着火苗,松木发出噼里啪啦声响。大家各自表演着小节目,有唱歌的、有诗朗诵、有讲笑话的等等,轻松幽默的欢歌笑语使大家忘却了徒步的艰辛。
       22:00大家带着一身的疲惫入帐而眠,一会儿鼾声便起。  看来真是有点累啦,伴随夜空中点点星光进入梦乡,疲倦的一天就这样结束啦!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5月9日     晴    徒步D2
        一大早,吃过早饭后,7:35从松矶营地出发,翻过屋脚山,在山腰上散布着几栋木屋是彝族的村舍,美丽的草原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牛羊在安详的吃草,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渐渐钻了出来,不一会,便到了屋脚蒙族自治乡。这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有摩梭族、彝族、普米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屋脚乡有一条简易的土马路可通车,村子里还有一所小学,小学校稍具规模。并且学校和村民家的房屋居然是用石头和水泥砌成的,而非此前所惯见的木屋,这说明交通方便的地方确实要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沿着曲曲弯弯的盘山简易土公路前行,路边山谷里是欢腾的河流,路上碰到了许多身着民族服装的赶早打猪草归来的彝族妇女,表情淳朴自然,透着微笑。沿着土马路又走了近两个小时。中午11:15到达羊棚(海拔3200米), 开始生火做饭,吃了午饭继续出发。

       通过羊棚蚂蝗区,我们始终是在木里的原始森林中穿行,森林里树木遮天蔽日,一路各种各样的我叫不名字的植物,有树有藤,有花有草,阿独枝边走边给我们介绍一些珍稀的植物,在一截残缺的木桩前,他告诉我们这就是第四世纪冰川留下来的珍稀植物——红豆衫,由于砍伐严重,遍山断木横野,满目苍凉,只留下难看的枯树桩向人们召示它曾茂盛的过去。这片原始森林一直都是艰苦的上坡路,我们踩着松软的枯枝落叶与苔藓植物向上攀爬,15:04就到了第一营地达克谷都垭口(海拔3780米),接着上行爬坡45分钟,就到了达克谷都垭口(海拔4040米),垭口嘛呢堆的石片上刻满了经文,上面则挂满了经幡与衣物,都是藏民转山时留下的,据说留下了物品就可将灾难与疾病也抛去。
       下山的路是一片灌木丛,这里的植被很原始,路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16:25我们来到山坡上的一块草场,这就是第二营地卡尔牧场(海拔3870米),一条小溪潺潺地从牧场边穿过。今晚就在这里餐风露宿。一面的山脊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另几面则是红红黄黄漫山遍野的高原灌木。
       太阳落山之后,伴随着山风,气温很低,睡在帐篷里也是很冷,睡袋只有—11°的才可以御寒。吃过晚饭后,由于天气寒冷,大家早早就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5月10日    晴    徒步D3
       天还没亮时,大家就都已醒啦,由于这里早晚温差很大,又地处高原,所以气温变化无常。帐篷外都结满一层薄冰,地上的植被也挂满了霜。这是我们徒步过程中最冷的一天,昨晚大家都没有睡好,而且也没有经验,不该把帐篷扎在空地里,该扎在树林里,这样会抵御一些寒冷!

        吃过早饭,7:58继续出发,脚踩着薄薄的冰霜,向卡尔林场的谷底走去,这是一条下山的路,说是路,但有些不好走,地上满是石头,十分难行。大约走了40分钟就到了谷底,有条河流在谷底里流过,在斜坡上还可以看到厚厚的一层冰雪。接着开始爬坡,8:55从卡尔林场场部对面山坡经过,这里山坡有些陡,因为要向4000多米的高度冲击,对体能有些挑战。感觉很吃力,喘着粗气,慢慢的行进着。9:51到达多库垭口(海拔4168米),穿过垭口右行是一条平缓的山路,对体能要求不大,走着也不怎么吃力。11:50到达雀儿山垭口(海拔4234米),垭口的风很大,吹得呼啦作响,在这里随时可以看到挖虫草的藏民。
        穿过垭口还是右行,下山的路比较好走,是在杜鹃林中穿行,走到山底是一片沼泽地,走在上面就像踩在海绵上一样,软呼呼地,十分松软。12:30到了午饭营地塔斯沟牧场,这里的面积大概有数千平米,高原草甸中间有条清澈小河穿过,马儿在悠闲地吃着草,牦牛卧伏在草地上静静的小憩,这里就是那么的宁静,即使我们从中走过,也没有打破这种宁静。沿着塔斯沟走去,随处可见牦牛与骡马。
        今天的路程十分漫长,始终沿着塔斯沟山腰走,沿途的景色也很好,植被茂盛,花草宜人。放眼望去,对面的木孜呷神山威严耸立,陡峭山峰直插云霄,甚是雄伟!山峰中的两个溶洞依稀可见,据阿独枝所讲,在当地有个习俗,就是求子的女人只要在那个溶洞走过,来年就会怀上孩子的。尽管是个传说,但她们依然深信不疑。
        经过长途奔袭,18:11终于来到露营地马道所(海拔3478米),这里也是个高原草甸,草场的两边都是原始的苍天大树,十分茂密。草甸的边上有条小溪流过,溪水很刺骨,冰凉冰凉地。今晚大家都吸取昨晚的教训,都把帐篷搭在树林里,以此抵御寒冷。
        吃过晚饭后,大家早早的就睡啦,也许今天走的太累,带着疲惫的身子钻进帐篷呼呼的睡去!今晚是个好天气,万里星空闪耀,月儿高高的挂在空中,露出甜美的月色!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5月11日     多云转晴     徒步D4
        一阵悦耳的马铃声,将睡梦中的我们唤醒,这时天已渐亮,大家匆匆的洗漱之后,收好帐篷。这时阿独枝都已把早饭做好,吃过早饭,喝了一杯热咖啡后,8:00背起行囊继续前行,这是一条下坡路,路的两旁长着很多杜鹃花树,粉色的花朵开满枝头,点缀在密林之中,很是娇艳。一条溪流在山路旁流过,清澈的溪水顺沿而下,冒着白色的水花。

        9:00来到木里水洛乡人称“世外桃源”的琼依村(海拔2900米),这里居住着只有几十户藏族人家,村落建在半坡上,清一色由石头砌的藏式民居,红色的门窗十分耀眼,屋顶的瓦泛着蓝光,家家屋前都矗立着幡杆,黄色的幡迎风飘扬。村落不远处就是一片片绿色的青稞麦田,麦田下是平坦的牧场,牛羊、骡马和放养的猪在草地上悠然自得的吃草,小河在牧场边流过,这里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祥和,那样的清新,好一派田园风光。原先这里的藏民是以狩猎为生,现如今都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自给自足。他们身处大山深处,村周围20余里无人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日常生活物资全靠马帮运来,他们始终保持着淳朴的民风!
        大家在这里逗留片刻后,恋恋不舍的离开琼依村,又开始翻越琼依垭口。上山是条简易的弹石路,一直延伸到山腰处,上山的路十分陡峭,又有落差1000米的海拔,爬得比较艰难。不过植被非常好,茂密的森林,踩在铺满松软落叶的林荫小道上,吹着清凉的山风,让人暂时忘却登高的艰辛。11:56终于爬到琼依垭口(海拔3900米),望着山下的琼依村,感觉是那么的美!蔚蓝的天空,白色的云朵,碧绿的山峰,飘着炊烟的琼依村,显得是那么的自然与和谐!
          下了垭口大约走了一刻钟,就来到了一条土公路,很明显这是条为了拉木材而修建的,山谷里遍布伐倒很久的粗大树木,又没有拉走,都已腐朽,看着着实真让人心痛!一棵树成才须N多年,伐倒一棵树只消一刻。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刻不容缓!
        下山的路非常难走,几乎全是沙石路面,对脚板是个考验。而且植被也不太好,人在太阳底下暴晒,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才可以避暑。走过上洛斗村和下洛斗村,穿过一条木里——金矿的盘山沙石公路,接着再走2公里,经过通天河水洛大桥,又走了3公里,18:43就到了洛水乡朗央客栈,望着客栈下边波涛汹涌的通天河,大家放好背包,顾不得江水的寒冷,纷纷投入江河水之中,洗去一身已有五天未洗的尘垢,洗去一身的疲惫,换得一身的清凉。江边有很多奇石,成熟和如風每人都捡了几块作为留念。
        今晚终于可以在房屋内吃上热喷喷的饭菜啦,终于可以在暖暖的床上睡去。说起这家客栈,它的条件设施十分简陋,它位于通天河边上简易公路旁,是由木板及防水油布和高压板搭设而成的。店主是藏族中年夫妇,还有一位老年妇人。由于客栈所处位置远离村庄,所以电压极其不稳,150W灯泡只有15W的亮度,而且还忽明忽暗的。
        阿独枝请我们大家喝啤酒,在昏暗的灯光下,需打着电筒才可以看清饭菜,边吃边聊,20:30大家开始去客房睡觉,我们5人睡在一间屋内,两头是单独的床,中间两个床是通铺,说是床,却是由4根木柱和几块木板搭设而成,床上只有薄薄的褥子和被子,还好这里海拔只有2100米,睡着也不冷,可以睡个安稳觉。房子中间吊着一盏灯,而且还没有开关,整个晚上都是亮着。房价15元∕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5月12日       多云     徒步D5
        早上6:30,大家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后,7:00准时出发,今天的路走起比较恼火,因为全程都是沙石公路,一路上尘土飞扬,路边也没有什么植被,幸好天气多云,不至于暴晒。在经过拉满村时,看见藏民在麦田里收割青稞,一幅繁忙的景象。在这里偶遇两个四川老乡,听到川音倍感亲切。原来他们是在这里架设高压线铁塔的!

        接着往前走就是东拉村,村里有所东拉小学,这是附近唯一的小学,各个村子的孩子都在这里读书。看到藏族小孩,大家都把身上的糖果分给他们吃。这里很热闹,在通天河上建水电站,一路上有很多拉水泥的车辆来往,弄得灰天盖地的,由于公路很窄,下到江边的弯道又急,有时要打倒车才可以通过。工地上正在紧张忙碌着!
        通过东拉村再走约一小时就到了都鲁村,在路上遇到两个藏族女人,其中一个只有15岁。她们是去帮忙的,因为这里有个习俗,就是村里有人建房,村民都会自发的去帮忙。那个15岁的藏族女孩的普通话讲得很好,由于家里的两个姐姐都出嫁啦,家中没有人干活,以至于她早早的辍学在家务农。她都没有离开过这里,只是去过一次西昌。说着说着就到了都鲁村,我们与她们分路,她们也去那户藏民家帮忙啦!
        出了都鲁村在前行,11:25到达沾沽垭口(海拔2400米),翻过垭口下去就是四家村,中午就在这里吃午饭。饭后继续出发,在走过金矿后,突然听到哗啦啦的水流声,就只见一条清澈、泛绿,冒着白色水花河水,奔流而下,河水欢腾畅快,水流湍急,撞在石头上掀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像可爱少女的欢乐之舞。哗哗的水流声又像少年轻快的步伐一路欢歌而去,河两岸水草丰茂,佳树掩映,美不胜收。河水冲涮的卵石,清澈明晰,白石为底,水流其上,水的颜色便更加明净,非常漂亮。看到此景,大家无比兴奋,左右更是喝了整整一瓶的河水!向导阿独枝介绍说:这条河叫白水河,源自夏洛多吉神山,它在半山中一溶洞口喷涌而出,奔腾而下,像似一条白色的银龙在山谷里盘延,十分壮观,是木里县著名美景之一!
          走到白水河桥处有个路边小店,大家在这里买了几瓶水过了桥之后,开始沿着盘山砂石路继续行进,一路上随处可见山体滑坡滑落下来的石块,掩埋住了山路,车辆在这里已经无法通过,只有摩托车才可以开过去。望着远处的山峦,从山坳里浮出一座雪白的山峰,在蔚蓝的天宇下粉雕玉琢,美得令人窒息。
        绕过七道拐之后,转过山口就到了呷洛村(海拔3100米),17:20我们到了今天的宿营地,这是一片很小的牧场,三面环山,地面潮湿,满地都是杂草和牛屎,边上一条雨水冲刷过的小沟流下的一些山泉水,被上面的牛和马踩过,夹着树叶杂草泥巴和牛马屎,流到我们宿营的地方已经很混浊了。由于此时天空中乌云密布,渐渐地落下雨滴,加之水源的污染,于是决定到藏民家留宿。向导阿独枝很热情的帮我们联系农户,不大一会儿工夫,他就回来了,说联系好啦,20元一人,还可以在他家里做饭。
        这户藏民名叫格桑·翁丁,38岁,他独自在家,他的两个儿子上山采虫草啦。他家离露营地不远,大概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到了他家后,翁丁亲手给我们打起了酥油茶,喝了酥油茶开始做晚饭。我们在他家买了一只土鸡(100元一只),藏民不能杀鸡,还是阿独枝亲自动手杀鸡炖鸡,高压锅炖鸡很快的,一会儿就炖好啦,大家围着锅庄,烤着火,喝着热盆盆的鸡汤,啃着鸡肉,好安逸哟!
        望着屋外哗哗的细雨,庆幸自己避免了雨水的冲刷,可以屋内睡个安稳觉啦!我们是睡在屋内锅庄旁木质地板上的,铺上防潮垫,钻进睡袋,一点也不觉得冷。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5月13日      晴     徒步D6
        原定早7:00出发,由于没有马料,所有骡马就没有拴,让骡马自己找草吃,以至于在凌晨4点钟左右走失,向导阿独枝和依西分别去找马,依西最后是沿着来的路去追马,以马帮的经验,骡马只会沿着来的路走,因为骡马曾在那吃过草,知道那里有草吃,正应验那句:老马识途。

        整个一上午,我们都在翁丁家里休整,看着还没见阿独枝他们回来,又临近中午,大家决定去呷洛村小卖部去买点食品。呷洛村的景色很不错,藏式房屋周围都是绿油油的青稞麦田,路旁的野花争奇斗艳十分好看。这个村落有100多户人家,现在是采虫草的好季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夏洛多吉神山采虫草,一去就是1个多月,留下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虫草是作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每年采挖季节每户都可以挣到3、4万元。
        中午左右掌厨,如風采回来一些野菜,煮了一大锅面条,就着昨晚剩下的鸡汤泡面。大约在12:00的时候,骡马终于找回来,经询问马帮依西才知道,原来骡马都跑到东拉小学那边了,离呷洛村大概有10多公里。找马确实很辛苦,看到他们的表情就知道,脸上布满倦意。这就是马料没有备足的结果。
        吃过午饭,大家通过商议,决定还是继续走,放弃今天休整明早六点半再走的计划。说走就走,13:03开始出发,沿着山脊走去。今天的路程都是爬坡路段,植被非常好,沿途杜鹃花,野花遍布。由于昨夜下了一场雨,空气显得异常清晰,远处的山巅已是银装素裹,白茫茫的,山顶之巅云雾缭绕,雾时多时少,天时开时合,阳光照到云彩上面,将影子投射到周围的群山身上。由于海拔高,云与山的距离很近,云多的时候,我们在山的身上看到的是天空的形状;云少的时候,在山的身上看到的是云彩的形状,光和影的魔术,十分奇妙。
        上山走完三个台阶,16:40就到了我们今天的宿营地槽乌奇(海拔4085米),这是天空中突然洒落颗颗冰雹,打在身上噼叭作响,大家赶忙穿起雨衣遮挡冰雹的袭击。没过多久,天空放晴啦,对面的山谷里呈现出一道彩虹,非常漂亮。
        今天的徒步强度不大,大家显得很轻松,都帮着阿独枝拾柴,左右和如风各背了一背篼的木柴,依西更是扛来一根足有一米五长,三十公分的断木。点起篝火开始做饭,晚饭是汤泡饭。吃过以后,大家都围拢在篝火周围,边烤火边聊天,今晚大家的兴致很高,都不愿早早睡觉,阿独枝给我们将讲他年轻时走婚的情景,说着说着就唱起了摩梭族走婚歌:阿嘟喂,阿嘟喂,wo zhu wo do wi zi a ri a mi n ri si la do zi,………..阿独枝唱的是摩梭语,我们听不懂,只是音调朗朗上口,非常动听,唱完后,他说歌词大意是这样的:
女:阿嘟喂,阿嘟喂。(阿嘟喂的意思是亲爱的)
        鸟儿扇着翅膀,顺着山梁飞走了。
        阿嘟我在等你来。
        等得心儿跳起来。

男:哎,阿嘟喂。
        月亮升起来了,快把火塘烧起来。
        阿嘟你要等我来。
        我没来呀门莫开。

女:阿嘟喂,阿嘟喂。
        鸟儿顺着山梁,飞走还能飞回来。
        阿嘟我在等你来。
        等得眼泪掉下来。

男:阿嘟喂,阿嘟喂。
       长脚蚊子咬我,快把门打开。
       是我来啦。
       快把门打开。
女:阿嘟喂,阿嘟喂。
       阿日已经睡了,阿妈还没睡。
       莫要急嘛。
       你再等下噻。
男:阿嘟喂,阿嘟喂。
       你家黑狗咬我,快把门打开。
       是我来啦。
       快把门打开。
女:阿嘟喂,阿嘟喂。
       火塘已经熄了,火炭还没灭。
       莫要走嘛。
       你再等下噻。
合:阿嘟喂,阿嘟喂。
合:月亮已经落了,星星还没落。
女:莫要走嘛。    (男:我要走啦。)
女:你再等下噻。(男:明天我再来。)
        阿独枝解释完后,大家嘻笑一片,“哇噻,有点意思”,估计大家都早已心驰神往了!
火越烧越旺,烤得身上暖哄哄的,篝火烧着半干的柴禾,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仿佛是为我们伴奏的音乐,婉转的歌声响彻夜空,久久回荡在黑漆漆的山谷中。
       大家一直聊到22:00左右才意犹未尽的睡去!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5月14日      晴      徒步D7
       清晨起来,望着朗朗晴空,大家整装待发。今天要完成本次徒步的最高峰夏洛多吉垭口(海拔4920米),也是到达亚丁,完成穿越。

       7:30开始沿着山腰小道走去,这是条长长地爬坡之路,都是在4000米以上海拔的高度行走。高海拔的山上植被就要稀少一些,树木基本没有,都是乔木,山顶都是光秃秃的,灰白灰白的,有些高山峰巅终年都被雪铺盖着。越往上走,风就越大,也感到空气的稀薄,也感到有一些冷,只能缓缓地行进着。8:40到达呷洛垭口(海拔4400米),上了垭口放眼望去,前方出现了一小块白色的山尖,雪山!夏洛多吉神山露出神秘的面纱。
        过了垭口往下走一段路后,又朝着一个缓坡往上走,走到这里就看到有很多采虫草的藏民,背着一个挎包,手里拿着一个小锄头,趴在地上匍匐前进搜索着虫草,见到我们不时的和我们打招呼,问买不买虫草。成熟与藏民交易,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终于成交啦,买了数十根虫草。
        买了虫草后接着往前走,前面的路陡然间开阔起来,就只见一片片牛棚子遍布山坳里,都是用石头搭建起来的,就连屋顶都是用石片铺的,阿独枝说这就是牛棚子牧场(海拔4500米),这里是采草藏民的居住地,在这个季节每年都有近千人住在这, 都是附近村落的藏民,这里有简易的发电机,还有小商店,就像个集镇。也有收购药材的商贩住在这里。旁边是牧场,放养着很多的牦牛。这里也是宿营地,不过烧火的柴都要花钱买,附近山上没有树木,一般都是30元一捆,价格不菲啊!
        到了这时已临近中午,阿独枝和我们商量,是在这里吃饭还是继续往前走,在下一个营地吃饭?最后大家决定还是继续往前走,中午随便吃点零食,正好还有几袋牛肉干,于是把牛肉干分发啦,接着走。顺着山路缓缓地往上走,这段路是个缓坡,满地的碎石和水洼,十分不好走,大家走得很吃力,离夏洛多吉垭口越近越是费力,大家不时的喘着粗气,举步为艰,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侧的山上有很多的藏民在采草,时不时的喊山,浑厚的中音在山谷里回荡!
        13:14终于爬上了夏洛多吉垭口,大家无比的兴奋,纷纷振声高呼:亚丁我们来啦!阿独枝说:翻过垭口就是亚丁啦,这里可以看到仙乃日神山,亚丁三座神山,夏洛多吉为金刚菩萨,央迈勇为菩萨,仙乃日为观音菩萨,三座神山虽然高度只有6090米,但由于险峻难爬,至今还是处女峰。放眼望去,前方终于出现了仙乃日秀美的身影,她是如此圣洁、突兀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宛如处子。
        只见前方三座雪山拨地而起,仙乃日、夏诺多吉、央迈勇,雪山的整个面貌被我们尽收眼底,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在雪峰顶处,露出一方湛蓝的天空,雪峰晶莹透彻。整个雪山是那么秀丽挺拨、玲珑冷峻、冰清玉洁。为什么古往今来,雪山使那么多人为之倾倒,为之迷恋,宁愿远离城市,走向它的怀抱与它交朋友,甚至将自己的灵与肉献给了那些山峰,永久成为雪山的侍者。美丽圣洁的雪山正以它绵延不绝、无始无终的白色筑起了人们心灵中最后的家园。那洁白的雪花就是高原的精灵,是永远飘动着的天之魂山之魄。简直无法找到可以修饰的语言来表述我们此时内心的激动,看到如此的美景,我们五人手牵手举着登山杖,连成一线,阿独枝用相机拍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永远留在记忆中!
        垭口的风非常大,简直就像是狂风,吹得垭口嘛呢堆上的幡呼啦作响,吹得人都喘不过来气。这里是木里县与稻城县的分界处,下山的路近70度的山坡,而且又很长,全是松散的片石和碎石,非常难行。左侧是罗汉峰,山上仿佛矗立着18尊罗汉,静静的在那里保佑来往的人们。右边是千佛山,远远望去就像千尊佛像静立,惟妙惟肖的,十分生动逼真。
         14:45来到巴尤牧场(海拔4200米),向导和马帮早就到了,他们已做好饭,吃过饭后,大家围拢一堆休息,原计划巴尤是我们今晚的宿营地,由于时间还早,大家决定还是直接走到亚丁村。本来计划要穿越卡斯地狱谷,但是亚丁景区内在开发铺游道,任何马匹都不能进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放弃穿越卡斯,阿独枝也只能送我们到
冲古寺前3公里的山坡上。进入亚丁景区的路还算好走,都是下坡,始终在树林中穿梭。16:25可以望见冲古寺白色建筑,阿独枝说马帮只能送到这里了,剩下的路我们只有自己负重走。他还打电话给我们联系了亚丁村天涯酒店老板,安排了住宿,老板会派车到亚丁景区大门口接我们!
        尽管只有短短的7天相处,当真要分手时,大家还是有点依依不舍的,阿独枝与我们每个人都热情的拥抱,相互说着祝愿的话语,相约今后相聚。经过短暂的道别后,我们继续前行,大约走了20多分钟,终于遇见一个人,向他询问到亚丁村怎么走,从这里到冲古寺有3公里,冲古寺到景区大门口有5公里。路途还很漫长啊,由于背着重装,走的也就缓慢,往下走又遇见4个人,他们着装都一样,和先前的那个人也一样,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景区的管理人员,他们是这里蹲点的,一旦发现有从泸沽湖徒步过来的驴友,就用对讲机告知景区管理处,有多少人经过。这是典型的钓鱼执法,应当在此处立块牌子告知游客,不要像这样偷偷摸摸的,会让人感到不快!
        通过冲古寺后,再往下走,这条就是景区内的土路,路上凹凸不平的,还有民工正在修路,不远的以后这条路就可以通车啦。在走过一座桥之后,就到了可以骑马的游道,路还算开阔,整条路上充斥着骡马粪便,有股异味扑鼻。
        17:50终于走到了亚丁景区大门处,由于我们5人被山上的管理人员告知,在此处就被景区管理员拦住,说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钱!当时我们5人很是茫然,也很他们争辩起来,我们认为从这里经过也要买门票吗?管理员说:通过夏洛多吉垭口就是亚丁景区,进入景区就得买门票。强盗逻辑,夏洛多吉垭口离亚丁那几个著名的景点还隔着一个峡谷呢!我们走的这边只是在景区的边上走,什么也看不到!当时我们当可是据理力争啊,不是我们想逃票,只是觉得这个票买的没有道理,如果我们第二天不到景区里去看风景,岂不是买的很冤枉吗?最后,强龙斗不过地头蛇,门票还是乖乖的买了,150元/人。
        这个时候酒店的车已在门口等候我们多时了,大家把背包装到车上之后,赶往亚丁村天涯酒店。大概开了10多分钟就到了酒店,一进酒店才发现,原来这里还在装修,确切的里面的设施还很简陋,客房在2楼。我们开了一个2人间和一个3人间,30元/床,床上还铺有电热毯,还算不错,在寒冷的亚丁村睡得还算暖和。
        大家在酒店外面一点洗漱间(唯一的一间洗澡的地方)洗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的疲倦。洗过之后我们就在酒店吃晚饭,老板是当地的藏民,老板娘是四川内江人,厨师是四川成都人。在这里吃到正宗的川菜,可是菜的品种很少,就是些炒菜,而且还很贵。我们随便点了几个菜,2个回锅肉35元/盘,炒肉丝35/盘,2个炒素菜20元/盘,1个白菜豆腐汤20元/大碗,饭3元/人、萝卜干10元/碟。
        吃过晚饭后,大家每人泡了一杯咖啡,在这里与老板娘以及邻桌的几个川大学生闲聊。谈着关于徒步亚丁的事,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最后我们跟老板娘说好,明早6:30吃早餐,7:00就到景区。一切安排妥当后,21:00大家就去睡啦!

发表于 2011-6-7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相机 其它的都不错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