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食用菌品种,中国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四川省通江市得名。通江是银耳的发源地,“中国银耳之乡,通江银耳以其独到的质厚、肉嫩、易炖化和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享誉海内外。 四川省通江县陈河乡是中国银耳之乡,是高品质野生银耳的主产区。陈河乡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合真菌类植物的生长,该地常年为云雾笼罩。银耳的人工栽培始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通江银耳(通江九湾十八包)已成为四川做官的人孝敬太后的一种专利品,他们雇佣了许多人,常年在那里搜寻最好的银耳拿去巴结太后和勾通外商,大发横财。据2005年统计,通江有耳林资源7万公顷,年产银耳60万千克,开发出银耳食品、银耳饮料、银耳保健品、银耳化妆品等系列产品10多个,年产值1亿多元,成为县城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推动银耳产业化进程,通江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局,专门从事银耳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和服务,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欢迎海内外客商来通江从事段木银耳集约化生产、精深加工和产品流通。
1995年通江县被国家特产之乡宣传暨命名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1年通江县银耳生产基地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02年“通江银耳”证明商标得到注册使用,2003年“雪花牌”通江银耳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2004年通江银耳被录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2005年通江银耳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知名品牌”,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通江时,亦称赞“通江‘两耳一菇’小有名气。
综上通江银耳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占据优势,为什么通江银耳最终没有民扬四海,不像岷山的茶叶,苍溪的雪梨,会理的石榴,龙泉的桃子等等农产品做出品牌?这应该说我们的宣传包装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具全县之力办银耳节,同时应该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让我们的银耳真的名扬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