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看家乡台,正好播放做川菜,哎呀,实在是久违了,然后就“努力”看,戴上眼镜挨近了看。
大家奇怪吗?看家乡的电视节目还要“努力”看,要挨近看?是不是雪花太多?不是,信号好的很,我努力,是因为我听不太清楚主持人在说什么,我是要看下面的字幕来配合。
主持人手舞足蹈的大谈某样菜肴的做法,海椒面,花椒面,芝麻,红油,啥子,安逸得很,巴适,看到这些听到这些,真的想流口水了。
节目结束了,菜做好了,特写一大碗,和我一起看电视的朋友问,节目里是做什么菜?我突然记起,怎么忘记了主持人刚才说的什么?嘘——不许说话,我仔细听仔细看,哦,原来是红焖兔耳朵。主持人说的好象是成都四川话,但又没有那样地道,有点大邑或崇州口音,难怪我听不出来,他说兔耳朵,说的是头儿耳朵。哎,要是不懂听四川话的,想学做四川菜恐怕就倒霉了。
四川卫电视是向全国全球播发的,无论是从传播悠久的川菜文化或者本土文明来说,都不该要观众看不懂听不明要去多此一举看字幕吧?难道就请不到一个能说普通话的厨师?肯花钱把阿伟请去吧,他可是咱们四川出来的”中国第一厨男“,全中国少妇都喜欢他!
不说多了,传播工具总之要实现一个目的,要大多数人看得懂能领悟,要不,你做它干什么?你上星干什么?你难道教四川人做兔耳朵?这没有班门弄斧的嫌疑至少也没有体现最大的信息传递效应。
见过哪个电视台上星后主持人说土话的?有也是本地有线台使用地方语言。我不知道四川卫视怎么有这个奇怪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