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71|评论: 5

[本地新闻] 王平古镇“被”叫停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6 20:33 | |阅读模式
王平古镇“被”叫停背后
读者报记者 邹坤 实习记者 高文 屈李平
2010年12月底,热闹了两年的王平古镇开发被迫叫停,而开发遗留下来的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
这个由渠县和乐乡政府主导的,试图借力于三国名将王平的历史名人效应的开发项目,最终因为古镇开发项目手续不全而被勒令停止。
而随着开发叫停,被王平古镇开发裹挟而来的当地政府、东阳村村民、古镇开发建筑商全都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古镇开发的一连串问题也都逐渐浮出水面。
东阳村
作为王平古镇的所在地,东阳村村民并不能确定这位1700年前叱咤古战场蜀之名将,官至“镇北大将军”王平是否真的出自本村。
史料记载:王平为三国时蜀汉将领,祖籍益州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而他的具体出生地究竟在四川渠县何处,今人早已无法考证。
东阳村人回忆,3年前,乡政府、村委会多次找村人协商,准备把东阳村作为“王平古镇”开发的选址地。
作为选址地的附加条件,东阳村人不仅可以享受到一条连接到和乐乡主路的索桥,而且古镇建成后所附加的经济效益也打动了村民的心。
修建索桥的条件击中了东阳村人的软肋——东阳村与和乐乡主路之间横亘着一条大河,依靠摆渡的古老模式进出东阳村成为村里人所有的心病。而在摆渡时代,东阳村每户人都须向摆渡人交付40元的年费,外人来回东阳村一趟需交两元钱,而摆渡人遇到下雨的时候还不愿开工。
这种“既要看天色,又要看脸色”的摆渡时代在古镇开发提上日程后被彻底改变。村民们对“王平古镇”的开发慢慢开始抱有更高的希望和憧憬。
“王平古镇”打造的三年正常施工时间里,村民刘春富以一名驾驶员的身份为古镇的打造者们运输些建设所需品,换取收入。
而现在,古镇项目被迫叫停,这些失去土地的村民都无所适从,他们还没有从当初美丽的梦境中缓过神来,遇到记者采访都还多次追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从刘春富的同族兄弟刘春和那里得知,作为当初开发的条件,村民们须拿出土地来置换,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外出打工,希望全都寄托在古镇开发上,作为失去土地的这一部分村民,当初政府部门还口头承诺在古镇建好后分给这批人一户一房。
刘春富说,“王平古镇”开发的3年时间里,村民们没有得任何补偿。当问及“王平古镇”建设之初,政府或开发商是否与村民们签订过土地征用方面和补偿的协议时,刘春和摇着头,肯定的回答“没有”。
刘春和等村民后来从侧面了解到,和乐乡向县相关部门申报“王平古镇”开发项目时,将古镇现正在使用建设地,报称之为荒地、荒坡。
但事实上,这些涉及古镇开发的用地,在刘春和等村民的记忆里并非荒地、荒坡,而是实实在在的农耕良田。
而更让东阳村人没有想到的是,以打造“王平古镇”名义,借修桥进入东阳村的西蜀达州公司在索桥修通后,一进场开展打造古镇时,就在约定好10亩的土地以外进行着“外扩”。
这个当初规划承诺占用“10亩”土地开发的王平古镇项目,在今天已经涉及到了近占地27,“外扩时”他们甚至把覆盖在地里的麦子等粮食作物一起给推掉,村民也曾试图阻挡,但也未见成效,“王平古镇”开发依然。
而现在无法复耕、散落建筑残迹的土地像一块块疮疤留在刘春和等村民眼里,每次走过这片土地时,刘春和都觉的“如鲠在喉”。
分包人
10米左右的“木舍”,在参加打造古镇的劳务人员汤光云眼里,是“王平古镇”唯一的古味代表。
5月21日,“王平古镇”下起了一场大雨,雨水顺着“木舍”屋檐的椽子落下来,打在尚不成“形”的地面上啪啪作响。“木舍”是渠县和乐乡东阳村为打造古镇特地“新建”的仿古建筑。
汤光云是跟随着郑勇仁的劳务队而来的,郑勇仁是王平古镇开发2工区的劳务分包人。
记者在和乐乡东阳村“王平古镇”施工现场看到,这个早在3年前和乐乡乡政府开始酝酿打造的“王平古镇”,至今依然未见雏形,地面泥泞不堪,通往王平石像的石梯两旁的旗杆悬着了“王平古镇”和红灯笼都褪了色。
东阳村一个负责为1工区承包人邓华看工地的老者指着湿漉漉的泥地说:这就叫“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
“‘王平古镇’通过3年的开发,却成了现在的样子,真的很难说清谁才应该为这一现状买单。”一位工人说。
郑勇仁是在去年9月份进场的劳务队,在他之前2工区还有两家队伍,而这两只队伍早在郑勇仁进场半年前就已经撤离。
而郑勇仁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入场之前,曾有一两只队伍是哭着闹着才得以撤离“王平古镇”。
从知情村民口中,记者得知,撤离的队伍甚至放弃了在“王平古镇”开工的全部资金投入及经济补偿,并在给村上写了协议保证不找村上麻烦才得以脱身。
郑勇仁现在有点后悔当初没有调查清楚就贸然加入了,因为作为政府开发的项目的信誉度让郑勇仁一度心安。
在郑勇仁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事情渐渐接近于包工队当初离场的原因了。
3年前,在和乐乡乡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东阳村与四川西蜀农业开发达州分公司携手,孕育出了“王平古镇”打造的方案,由东阳村出地,由四川西蜀农业开发达州分公司具体运作,共同打造古镇。“王平古镇”打造施工现场分为1、2、3个工区,四川西蜀农业开发达州分公司作为此3个工区的“总包方”。
“东阳村与和乐乡主路之间的河架起索桥后,开始陆续有工程施工队开到东阳村进行施工,但不久之后,也不知道出于何因,承包2、3工区的工程施工队老板们非要离开东阳村的古镇建筑行列。”一些东阳村人说:“当时,只留下了1工区的承包人坚守工地。”
郑勇仁从别处听到这两只施工队是在发现古镇开发项目资质不全和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未免陷得更深而忍痛离场。郑勇仁当时只是一笑置之,并没有放在心上。
郑勇仁是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劳务合作方。之前,郑勇仁和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并没有打过交道。这项工程是当时的一位朋友介绍的,因为想到是和政府合作,郑勇仁当时十分乐意。
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在2010年下半年和四川西蜀农业开发达州分公司签订了合同,承包了2、3工区的具体施工工作。
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与四川西蜀农业开发达州分公司签订合同后,又分别将承包的工程分包给高龙忠、郑勇仁、唐华友等人做劳务。
中断了小半年的王平古镇开发又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乡政府
事情被彻底叫停是在去年12月底。
此时,郑勇仁才知道当初的传言是真,和乐乡政府并没有取到开发王平古镇的全部手续,而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拿到国土部门的项目开发的批文。
2011年的春节,是高龙忠、郑勇仁、唐华友等人在从事分包劳务多年来最难熬的一个年景。
作为劳务分包人的高龙忠、郑勇仁、唐华友,没有像往年的走亲访友,也怕接听电话,因为电话的另一头不会传出新年的问候,而只会传出一种声音“工钱,好久才能拿到”。
从2、3工区开工后,高龙忠、郑勇仁、唐华友等劳务分包人就没有从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那里拿到过实质意义上的一分利润。
而劳务分包人高龙忠面对坦言到,做劳务时不断的投入,结果却只换来了无限期的等待。
之后,高龙忠、郑勇仁、唐华友等劳务分包人便开始对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否存在,以及该公司经办人何怀贵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2011年3月,为了讨要劳务费用,并证明之前对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何怀贵的怀疑,郑勇仁向重庆市北碚区公安局报了案。在重庆市北碚区公安局的介入下,调取了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商部门的登记记录,发现该公司早在2010年5月就已经注销。
郑勇仁的怀疑,在公安部门的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同时,高龙忠、郑勇仁、唐华友等分包人都向记者反映说,作为劳务分包人在进场施工前都向重庆奉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经办人何怀贵支付过数额不等的工程合同保证金,但最少的10万左右。
但让郑勇仁更为不解的问题是,这样一家早已被工商部门注销资质的公司,为什么会轻松且“堂而皇之”的成为一个古镇开发打造的建筑单位。难道说,总发包商四川西蜀农业开发达州分公司就不对其质进行核实吗?“王平古镇”这一景点的所在乡政府也没有监管过吗?
回顾小半年来所发生的一切,郑勇仁等劳务分包人对乡政府开始颇多微词。
早在2011年春节前,渠县县政府国土部门就多次到“王平古镇”的施工现场对施工进行过阻止。
但骑虎难下的郑勇仁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他们找过政府,而当时政府始终也拿不出一个具体的说辞和解决方案来。更没有承认“王平古镇”开发资质不全的事实。
直到今年5月份,和乐乡政府才终于承认“王平古镇”开发资质不全的事实。
而在2010年5月,和乐乡人民政府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渠县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政协提案中,就曾讲明过“王平古镇”开发中所遇的困难。
和乐乡人民政府党委书记王小波在提案中说“王平古镇”的开发配套项目较少,缺乏资金投入;涉及部门较多,手续繁杂;协调困难,耗材耗力等。
郑勇仁说这份提案变相承认了开发的资质不全的现实,而在他看来,这也是政府在十分棘手的情况下不得不向上级部门请求援助。
这个一开始就由乡政府酝酿的开发项目,因为乡政府的自身条件限制,缺乏更强有力的支持,最初计划一期工程投资3千万元的项目,因资金等一系列问题也让乡政府感到头痛。
该乡乡政府一位刘姓副乡长在电话中介绍:“国土部门的手续还没有下来,等手续下来会进行通知。”
刘春富告诉记者:“本来外来投资进行古镇开发,对东阳村是很有帮助的,但无奈的是古镇开发手续不全,国家就不允许项目开发。”
一省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说,地方政府搞城市管理或搞特色建设提升形象,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城市文明,当然没有错。但与此同时,是不是也要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总不能专敢那种先斩后奏,在无资质无资金,想着用筑巢引凤的方式搞旅游开发吧,这样地方的实际情况又被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呢?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但是如果这些发展都将是“带泪的发展”,这些发展的意义何在呢?
一直关注此事的重庆市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陈永标博士告诉记者,从四川西蜀农业开发达州分公司与邓华签订的《补充协议》初步分析东阳村王平古镇建设是根据东阳村王平古镇建设需要如果王平古镇建设是政府开发的项目,就应该按照我国招投标法的规定,严格评标制度,将工程发包给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具有一定企业资质等级、建造师或项目经理等级的和具有足够资产及能力、能有效地履行合同的施工企业或自愿组成的联合体(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相同专业的施工企业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陈永标博士同时认为,关于王平古镇建设项目叫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区别对待,这个项目如果是政府项目不但要取得相关部门的立项批文,而且要取得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取得规划许可证。如果是政府没有依法取得相关批准和手续造成项目叫停,政府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仅仅是东阳村的建设项目既没有立项,也没有取得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和规划许可证,那么就应由东阳村来承担项目被叫停的责任。
(评论)打造“古镇”切忌盲目上马
古镇之古,在于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要么历史沉淀、要么风土人情、要么原始风貌。古镇应该是文化、历史的传承者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古镇旅游方兴未艾,在成为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古镇打造在各地也风起云涌。但同时,一些地方并没有做好科学规划和定位,甚至连古镇开发项目的资质都没有拿到,就开始盲目上马,而被迫叫停后,留下一大堆“后遗症”。
我省现在列入名录的古镇已有40多个,成都市列入市级以上名录的就有23个。而开发较好的黄龙溪、泰安古镇每天都引来许多游人,经济效益可观,导致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效尤。
但殊不知的是黄龙溪古镇借力电影《芙蓉镇》,泰安古镇依傍大名鼎鼎的青城后山。他们都有其它地方难以企及的自身优势。而反过来看“王平”古镇,能够借助的只是一位三国时的名将王平。王平为三国蜀之名将,官至“镇北大将军”,籍贯(益州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
而作为开发古镇的和乐乡镇府,也并不能确定王平是否和乐乡人。开发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认同度,作为开发噱头的王平籍贯都尚不能和东阳村联系在一起,如何能够让大家认同王平古镇也就成了问题。
而和乐乡镇府开发王平古镇时,除了王平这个噱头之外,它并没有其它优势,这个距离渠县30分钟车程的小村子也都是还借助修建古镇时靠搭桥连接了东阳村和和乐乡主路,本身地理位置就十分偏僻,对于将来如何打造、经营,将变成一个棘手的问题。
古镇开发一定要结合自身资源特点,作好科学定位和规划,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出现偏差。应深入了解游客真正需要什么,再结合资源来进行打造,才能少走弯路。如何盘活一个古镇的经济它因该是在充分规划、各方协调、逐步有序的进行下去,而不是贸然的寻找一个噱头就立马上马,“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没有规划好的情况下就上马工程,注定要败走麦城。
王平古镇的开发其实是和乐乡政府主导下的项目,不可否认的是一个成熟的模式后的古镇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单单由乡政府主导的古镇开发在一开始他就没有征求各方意见、做出一个完整的规划、甚至在投资上都捉衿见肘。
旅游开发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出让模式,而王平古镇的开发属于经营权出让模式:政府只在行业宏观层面上对投资商(开发商)进行管理,投资商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要对外融资。
而资金链的短缺和政府盲目的引进投资商,导致开发中断。甚至开发过程中出现资质都不具备的建筑公司。
而实际上,这种由乡级政府主导的古镇开发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上级认同和支持,直至今天,它依然没有拿到国土部门的土地使用资质,而当初就着急上马,导致后来不得不向政协诉苦“开发配套项目较少,缺乏资金投入;涉及部门较多,手续繁杂,协调困难,耗材耗力等”。
因此,跳出古镇谋定位,把握发展的规律,找准自己的特点,同时,做好开发的规划,才能使古镇建设不落窠臼,达到盘活地方经济的目的。
2011-5-31 17:11 上传
下载附件 (37.65 KB)



未完工的王平塑像
2011-5-31 17:11 上传
下载附件 (52.16 KB)



褪色的旗与灯笼
2011-5-31 17:11 上传
下载附件 (70.41 KB)



仿古建筑
2011-5-31 17:11 上传
下载附件 (75.88 KB)



雨中工地孤独的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20:34 |
欢迎拨打 《读者报》新闻热线(028)61296110
发表于 2011-6-7 11:14 |
一群人喝麻了后的突发奇想.......

发表于 2011-6-10 15:49 |
  据我了解,开发和建设王平纪念馆所用土地基本上是荒坡和产量不高的田地.请作者尊重事实...而和乐乡的将军沟历史上确实确有其人.当地政府和县政府为开发旅游资源.出发点和愿望是好的.找投资商出资修建王平故里出发点是好的.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望各方协商解决,而不是扯皮.:handshake

发表于 2011-6-15 17:13 |
渠县  当官 的  不摆了·  有心的话, 三汇镇 川东四大名镇 早就打造好了。  

发表于 2011-7-19 16:30 |
:L:L:L:L:L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