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读初中的时候,经常到要好的同学家玩。每每都能看见一个胡子拉碴、块头不小、而且长相也不算得罪群众的“丐帮青年”,手提斑竹(注:此斑竹非“版主”谐音,望版主莫怪)打狗棒,头戴破旧草编帽,从我身边擦身而过。
同学告诉俺:此人因多年高考失利,精神失常。现在职业是“疯子”。
多年以后,我都是记得这个人的。之所以记住它,就是因为,高考把一个正常人变成了精神病人。虽然,罪过不完全在高考,但高考难辞其咎。
但不幸的是,虽然对高考痛恨至极,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还是不得不经历了高考。所幸的是,凭借一点点小聪明,我迅速地挣脱了高考的牢笼,考进了一所现在看来都难于启齿的所谓大学,但毕竟考上了,自己没心理负担了,家庭少经济负担了(那时进大学国家有补助哟),而且更加万幸地是,自己也没有成为精神病人。直到现在,俺仍然头脑清醒,四肢健全,偶尔在老婆面前还能秀一秀高中时为参加体检锻炼出来的肌肉。所以,俺还是很对自己满意的。
可仍然始终对初中时那位因高考而精神失常的年轻人而内心隐隐作痛。
每年,都有呼声要求废除高考。尽管知道,至少目前是不可能的,但内心还是强烈倾向于这种呼声。因为,因为高考而精神失常的人,现在仍大有人在。高考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扼杀人性的渊薮。
而目前看来,这种想法显得实在是太肤浅。高考为什么废除不了,我现在才想明白,这其实跟我们这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体制下,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并非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是以教育为依托,仅仅制造一批就读高校的产品而已。
在这种产品制造之中,我们到底为高校输送了多少合格品?又有多少高校需要的产品流失?我们不知道。
俺只知道,再这个物欲横流社会上,很多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并没与因为在高校的深造中成才,而恰恰是社会成就了他。也有的,说不上多大成就,但至少某一段时间,因为媒体的频频造访,成为吸引眼球的明星。这多多少少也是对高校的一种反讽。
比如,旭日阳刚就是一例。
因为网络,旭日阳刚一夜成名。其实,俺再旭日阳刚身上,看到的,仍然是这个国家教育的失败。倘若不是因为这种高考制度,旭日阳刚完全不用先是流落街头、然后一夜爆红。因为在一种最合理的制度下,他们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业,可以很自然地按照社会分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哪用得着这么飘来飘去。
旭日阳刚其实也没红多久。经历了网络传播,上了春晚,再进央视其他节目之后,剩下的就是跟汪峰打了一场他们并不情愿、而且根本不懂得如何运用娱乐潜规则的口水仗。今年以来,一直有呼吁要求旭日阳刚出新歌,但千呼万唤出不来,现在更是没得什么新鲜信息了。
在旭日阳刚爆红之时,俺就曾断言,他们不过是被娱乐界狠狠娱乐了一把。用不了多久,娱乐就会狠狠地甩开他们,寻找新的娱乐焦点。这不,已经成现实了。
其实,旭日阳刚也用不着觉得冤枉。毕竟,在现在中国这种礼义廉耻都丢得差不多了现实环境中,娱乐不过就这么回事。而且,旭日阳刚的底子,在俺看来,其实也根本算不上什么。那个小弟弟,唱歌经常走音;只有那个大哥哥,长胡子的,还算得勉勉强强的字正腔圆。你要能在娱乐界走多远呢?怪来怪去,还是中国的素质教育出了问题。要是素质教育跟得上,我猜想那个跑音的小伙子,一定能根据其兴趣爱好,得到老师们的高深指点。那么他在音乐的道路上,也许还能走得远一点。
旭日阳刚,俺认为,算是人气已过了。随他去吧,现在他们肯定是饿不死也吃得饱的了。比他们不幸的,中国很多很多。比如,被药家鑫撞伤又扑上去连补八刀致死的张妙,我认为目前就算中国最不幸的一个。而且,因为她的不幸,还造就了她家人的不幸和药家鑫家人的不幸。
说来说去,还是要归咎于教育。
要不是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要不是一种单一的考试制度,要不是“考上了就一好百好”的理念作怪,药家鑫也绝不会举起屠刀,离地成仙的。
其实从药家鑫身上,我们至少看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
第二,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美德教育,很重要。
第三,社会教育,特别是道德法制教育,千万不能缺失。
第四,专业人才,还必须加强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千万不能因为其专业好,而忽视这个人的整体塑造。
如果这几个问题不重视,我想,这个社会肯定不仅仅会持续出现因为高考失利出几个精神病人的问题,,也不仅仅会持续出现因为高考制度不合理让人才流失于社会淹没于娱乐潜规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的会道德彻底沦丧、信仰彻底丧失。最终,我们可能连自己能够放置在哪个星球上,都难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