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南江论坛
›
寻何氏宗亲——何氏宗亲请进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1
2
3
4
5
6
/ 6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紫墨江南
寻何氏宗亲——何氏宗亲请进
寻何氏宗亲——何氏宗亲请进
[复制链接]
杨柳岸边
杨柳岸边
当前离线
积分
580
发表于 2011-6-12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紫墨江南
的帖子
“庐江水长,指河为姓”,请紫墨江南简要叙述一下何氏渊源,拜托!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wf
的帖子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杨柳岸边
的帖子
“
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 这是收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中心内《庐江何氏大同宗谱》扉页上的联语。他告诉世人:华厦何氏,源于安徽庐江。
一,何氏起源
汉民族姓氏源于商姬,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浈阳水木记》(东汉•何顒著)载:何氏始祖瑊公,原本姓韩,乃战国时韩国君韩厘王之次子。韩王安时(前238—230年),韩瑊与韩非同秉国政。时秦国日亦强大,韩瑊便进谏韩王安要严加提防。韩王安不从,韩瑊便辞官隐退。时不多久,秦相继并吞六国,韩王安被虏。国破家亡,韩瑊便携妻姜氏“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为业。”是年,秦始皇出巡到博浪沙(原韩国境内),遭遇刺客伏击,险些丧命。秦始皇怀疑这是被灭亡的韩国残余贵族所为,于是便下令全国查访,凡原韩国王室子孙一律斩杀,以绝后患。一日,韩瑊停舟渡口,忽有来人诘询姓氏。时天寒地冻,韩瑊便手指舟下河水答曰:“此为吾姓”。意思是以水“寒”喻“韩”字,因当时韩瑊不知来人身份,并非有意要隐瞒真姓。岂知来人没有领悟其意,亦指舟下河水追问道:“为河姓?”韩瑊笑应之:“姓氏从人,岂从水焉。”于是来人便以何姓记录在册,继而离去。事后韩瑊得知前来打听姓氏之人乃秦始皇所派密探,惊骇之余深为感叹:“吾家幸免于刀斧者,‘何’字所救,乃天启也。”于是便改姓为何,名何瑊。并建房造屋,开荒种田,正式定居庐江。何瑊夫妇“力田讲礼,庐人重之,皆寿百年。”死后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冈,后代培附埠垒垒,世人因名何坟冈。”此坟至宋代尚保存完好。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吏部尚书、著名学者李光到庐江过何坟冈,曾题诗一首:“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螟那得悟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宋•李光《荘简集》)
何瑊公夫妇共育有三子,长子何通,次子何适,三子何遇。三个儿子均秉承父德,“力耕致富,讲礼睦邻”,家族人丁兴旺。时至东汉,何氏已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旺族。影响较大的有何胤、何求、何点三兄弟,曾先后官至太守,且都“利民革奸,政声远播。”但他们又都淡漠功名富贵,继祖辈之志先后归隐,被世人称之为何氏“三高”。而如今,全国何氏家族春节时仍要在门上贴出“三高门第,四友人家”的对联,盖源于此。在后汉、魏晋、六朝时期,何氏宗族更是人文称盛。其中经学大师何邵公,道学大师何允,玄学(哲学)大师何晏等人,锐意学术研究,分别著有《公羊墨守》、《周易注》、《论语集解》等传世经典之作,乃至当时有“过江名士数诸何”之美誉。
唐宋年间,何姓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姓。在宋朝编撰的《百家姓》中,何姓按其朝野地位和人口份额排序第21位。到了明末清初,何氏人口分布范围涉及11个省共有152股(即支派),其中安徽省64股,江苏省8股,江西省14股,河南省4股,福建省11股,浙江省2股,湖北省17股,湖南省10股,陕西省1股,广东省16股,广西省5股。何姓已仅次于陈、李、张、黄四姓,成为全国第五大姓氏。新中国成立后,至第五次人口普查,据相关资料显示,何姓在全国前20大姓中排序第17位。
二,何氏播迁
亦如中华民族各大姓氏一样,庐江何氏自太始祖瑊公,历经战争、动乱、仕宦、戍守、经贸等等,逾2200余年,其后裔遍布中原。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何姓人口尤为繁荣。据《庐江何氏大同宗谱》记载,庐江何氏南迁基本上与中国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同步。何氏第一次南迁是西汉景帝三年(前158),刘濞等七王谋反,并邀在朝任要职的瑊公四世孙何叔玉相从,何叔玉拒绝参加而携全家深夜南逃,徙居荆州桂阳郡(今广东、湖北交界地),此乃庐江何氏南迁的第一支派。第二次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北方社会发生动乱,加上灾荒,民不聊生,中原汉人大批南下,流向赣南、闽西和粤北。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金人南下,席卷中原,百姓们纷纷随宋室逃渡江南。第四次在明末清初,是中国人口北人南迁、南人西迁历时较长、也较平缓的一次。今福建省闽南东山岛上有一何氏家庙,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庙堂正厅有一有横匾,上书“庐江衍派”四字,两侧有一副楹联,文曰:“追维固始自唐而宋而明而清千百年来共传世泽;远韶庐江由浙及闽及漳及诏四十代后不愧箕裘。”由此可见庐江何氏南迁历史之一斑。有关何姓在海外的发展史同华侨在海外的发展史也是一致的。大约在明初,随着沿海渔民移居海外,落地生根。就区位而言,由近及远,先东南亚,渐次到澳洲和欧美。至上世纪50年代初,据在马来西亚成立的第一个庐江何氏总会不完全统计,何氏后裔集居万人以上的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里值得一提是,《台湾省通志》在考订史实的基础上记载:历史上从中原入闽、由闽入台的13大姓,何姓名列其中。明末天启、崇祯年间(1624—1642),荷兰人窃据台湾。有一位由闽入台的何氏后裔何斌,在台湾从事贸易前后30余年。因懂得番语,受荷兰官商信任,委以东印度公司通事(翻译)。何斌以大义所在,设法探测台湾水陆形势,制成地图,秘密献给在福建的郑成功,为其渡海攻取台湾、赶走荷兰人立下头功。后有诗赞曰:“献图成决策,领港率艨艟;台海升平日,驱荷第一功。”如今,在台湾的何氏后裔有数万之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台北、台中、台南、基隆等地都相继建立何氏宗亲会,并多次组团回大陆到庐江寻根访祖,认族归宗。
三,何氏太始祖陵园
1994年9月3日,第一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40余个何氏宗亲会、联谊会共同发出倡议:饮水思源,回庐江何氏发源地,奉祀先祖。会议一结束,9月10日,菲律宾庐江何氏总会大陆恳亲团就直飞北京。在国家图书馆查阅《庐江何氏大同宗谱》后,又乘机飞至合肥。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的协助下,到省图书馆、省社科院等单位,查询、收集了大量地方史、志等资料,恳亲团一行即专程来到庐江,实地考察太始祖瑊公墓葬的遗迹遗存。随之,在新加坡(1995年)、香港(1996年)、台湾(1997)、澳门(1998年)、海南(1999年)等地举行的连续五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上,发起“万派朝宗,重修始祖墓陵”的募捐活动。2000年11月,由海内外各庐江何氏宗亲会捐资170万元重新修建的何氏太始祖陵园正式竣工。
庐江何氏太始祖陵园依据古籍文献,在庐江县城东望淮冈(今名何家大坟园)瑊公墓葬遗址处重建。陵园占地12亩,园内正中墓冢由石阶托出,四周栅栏拱卫,外壁用圆形花岗岩建成,内圆用特制大红砖圈垒,中间真空,立地通天;墓室内放有吉祥物,象征世代祥和、兴旺发达。冢前的大理石墓碑,高4米、重13吨,阴刻嵌金碑文“何氏太始祖瑊公之墓”,系福建何氏宗亲会捐赠并从福州专车运达。园内北侧建有“庐江堂”,堂前陈列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华青铜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徐尚东先生为“庐江堂”赠送的宝鼎。鼎身文曰:“值公元二ΟΟΟ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世界何氏宗亲会在何氏祖宗室安徽庐江召开,群贤毕至,认宗归祖,铸此宝鼎,祈祷中华血脉源远流长,子子孙孙永宝用。”
11月28日,第七届世界庐江何氏宗亲恳亲大会在庐江隆重举行。来至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日本、印度、越南、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海内外1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海南、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浙江、黑龙江等11个省共62个何氏宗亲恳亲团1200多人聚集庐江何氏太始祖陵园,拜谒始祖瑊公之墓,认宗归祖。澳门特首何厚华亲笔为大会题词:“叶茂源远”,委派私人代表何兆明先生专程前来参加大会,以表达宗亲之情。本届大会通过决议:庐江是何氏发祥地,是海内外何氏宗亲的根。世界各地何氏宗亲会轮流每年回庐江何氏太始祖陵园奉祀先祖,敦亲睦族,凝聚乡情。
2004年10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公布:庐江何氏太始祖瑊公墓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太阳=?
的帖子
谢谢您对何氏宗祠的关心,正在修葺中。。。。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七星漂
的帖子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深情月
的帖子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杨柳岸边
的帖子
您的建议非常好,希望那位朋友能改之。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杨柳岸边
的帖子
谢谢您的支持,祝您愉快!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杨柳岸边
的帖子
“
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 这是收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中心内《庐江何氏大同宗谱》扉页上的联语。他告诉世人:华厦何氏,源于安徽庐江。
一,何氏起源
汉民族姓氏源于商姬,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浈阳水木记》(东汉•何顒著)载:何氏始祖瑊公,原本姓韩,乃战国时韩国君韩厘王之次子。韩王安时(前238—230年),韩瑊与韩非同秉国政。时秦国日亦强大,韩瑊便进谏韩王安要严加提防。韩王安不从,韩瑊便辞官隐退。时不多久,秦相继并吞六国,韩王安被虏。国破家亡,韩瑊便携妻姜氏“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为业。”是年,秦始皇出巡到博浪沙(原韩国境内),遭遇刺客伏击,险些丧命。秦始皇怀疑这是被灭亡的韩国残余贵族所为,于是便下令全国查访,凡原韩国王室子孙一律斩杀,以绝后患。一日,韩瑊停舟渡口,忽有来人诘询姓氏。时天寒地冻,韩瑊便手指舟下河水答曰:“此为吾姓”。意思是以水“寒”喻“韩”字,因当时韩瑊不知来人身份,并非有意要隐瞒真姓。岂知来人没有领悟其意,亦指舟下河水追问道:“为河姓?”韩瑊笑应之:“姓氏从人,岂从水焉。”于是来人便以何姓记录在册,继而离去。事后韩瑊得知前来打听姓氏之人乃秦始皇所派密探,惊骇之余深为感叹:“吾家幸免于刀斧者,‘何’字所救,乃天启也。”于是便改姓为何,名何瑊。并建房造屋,开荒种田,正式定居庐江。何瑊夫妇“力田讲礼,庐人重之,皆寿百年。”死后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冈,后代培附埠垒垒,世人因名何坟冈。”此坟至宋代尚保存完好。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吏部尚书、著名学者李光到庐江过何坟冈,曾题诗一首:“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螟那得悟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宋•李光《荘简集》)
何瑊公夫妇共育有三子,长子何通,次子何适,三子何遇。三个儿子均秉承父德,“力耕致富,讲礼睦邻”,家族人丁兴旺。时至东汉,何氏已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旺族。影响较大的有何胤、何求、何点三兄弟,曾先后官至太守,且都“利民革奸,政声远播。”但他们又都淡漠功名富贵,继祖辈之志先后归隐,被世人称之为何氏“三高”。而如今,全国何氏家族春节时仍要在门上贴出“三高门第,四友人家”的对联,盖源于此。在后汉、魏晋、六朝时期,何氏宗族更是人文称盛。其中经学大师何邵公,道学大师何允,玄学(哲学)大师何晏等人,锐意学术研究,分别著有《公羊墨守》、《周易注》、《论语集解》等传世经典之作,乃至当时有“过江名士数诸何”之美誉。
唐宋年间,何姓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姓。在宋朝编撰的《百家姓》中,何姓按其朝野地位和人口份额排序第21位。到了明末清初,何氏人口分布范围涉及11个省共有152股(即支派),其中安徽省64股,江苏省8股,江西省14股,河南省4股,福建省11股,浙江省2股,湖北省17股,湖南省10股,陕西省1股,广东省16股,广西省5股。何姓已仅次于陈、李、张、黄四姓,成为全国第五大姓氏。新中国成立后,至第五次人口普查,据相关资料显示,何姓在全国前20大姓中排序第17位。
二,何氏播迁
亦如中华民族各大姓氏一样,庐江何氏自太始祖瑊公,历经战争、动乱、仕宦、戍守、经贸等等,逾2200余年,其后裔遍布中原。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何姓人口尤为繁荣。据《庐江何氏大同宗谱》记载,庐江何氏南迁基本上与中国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同步。何氏第一次南迁是西汉景帝三年(前158),刘濞等七王谋反,并邀在朝任要职的瑊公四世孙何叔玉相从,何叔玉拒绝参加而携全家深夜南逃,徙居荆州桂阳郡(今广东、湖北交界地),此乃庐江何氏南迁的第一支派。第二次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北方社会发生动乱,加上灾荒,民不聊生,中原汉人大批南下,流向赣南、闽西和粤北。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金人南下,席卷中原,百姓们纷纷随宋室逃渡江南。第四次在明末清初,是中国人口北人南迁、南人西迁历时较长、也较平缓的一次。今福建省闽南东山岛上有一何氏家庙,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庙堂正厅有一有横匾,上书“庐江衍派”四字,两侧有一副楹联,文曰:“追维固始自唐而宋而明而清千百年来共传世泽;远韶庐江由浙及闽及漳及诏四十代后不愧箕裘。”由此可见庐江何氏南迁历史之一斑。有关何姓在海外的发展史同华侨在海外的发展史也是一致的。大约在明初,随着沿海渔民移居海外,落地生根。就区位而言,由近及远,先东南亚,渐次到澳洲和欧美。至上世纪50年代初,据在马来西亚成立的第一个庐江何氏总会不完全统计,何氏后裔集居万人以上的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里值得一提是,《台湾省通志》在考订史实的基础上记载:历史上从中原入闽、由闽入台的13大姓,何姓名列其中。明末天启、崇祯年间(1624—1642),荷兰人窃据台湾。有一位由闽入台的何氏后裔何斌,在台湾从事贸易前后30余年。因懂得番语,受荷兰官商信任,委以东印度公司通事(翻译)。何斌以大义所在,设法探测台湾水陆形势,制成地图,秘密献给在福建的郑成功,为其渡海攻取台湾、赶走荷兰人立下头功。后有诗赞曰:“献图成决策,领港率艨艟;台海升平日,驱荷第一功。”如今,在台湾的何氏后裔有数万之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台北、台中、台南、基隆等地都相继建立何氏宗亲会,并多次组团回大陆到庐江寻根访祖,认族归宗。
三,何氏太始祖陵园
1994年9月3日,第一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40余个何氏宗亲会、联谊会共同发出倡议:饮水思源,回庐江何氏发源地,奉祀先祖。会议一结束,9月10日,菲律宾庐江何氏总会大陆恳亲团就直飞北京。在国家图书馆查阅《庐江何氏大同宗谱》后,又乘机飞至合肥。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的协助下,到省图书馆、省社科院等单位,查询、收集了大量地方史、志等资料,恳亲团一行即专程来到庐江,实地考察太始祖瑊公墓葬的遗迹遗存。随之,在新加坡(1995年)、香港(1996年)、台湾(1997)、澳门(1998年)、海南(1999年)等地举行的连续五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上,发起“万派朝宗,重修始祖墓陵”的募捐活动。2000年11月,由海内外各庐江何氏宗亲会捐资170万元重新修建的何氏太始祖陵园正式竣工。
庐江何氏太始祖陵园依据古籍文献,在庐江县城东望淮冈(今名何家大坟园)瑊公墓葬遗址处重建。陵园占地12亩,园内正中墓冢由石阶托出,四周栅栏拱卫,外壁用圆形花岗岩建成,内圆用特制大红砖圈垒,中间真空,立地通天;墓室内放有吉祥物,象征世代祥和、兴旺发达。冢前的大理石墓碑,高4米、重13吨,阴刻嵌金碑文“何氏太始祖瑊公之墓”,系福建何氏宗亲会捐赠并从福州专车运达。园内北侧建有“庐江堂”,堂前陈列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华青铜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徐尚东先生为“庐江堂”赠送的宝鼎。鼎身文曰:“值公元二ΟΟΟ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世界何氏宗亲会在何氏祖宗室安徽庐江召开,群贤毕至,认宗归祖,铸此宝鼎,祈祷中华血脉源远流长,子子孙孙永宝用。”
11月28日,第七届世界庐江何氏宗亲恳亲大会在庐江隆重举行。来至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日本、印度、越南、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海内外1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海南、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浙江、黑龙江等11个省共62个何氏宗亲恳亲团1200多人聚集庐江何氏太始祖陵园,拜谒始祖瑊公之墓,认宗归祖。澳门特首何厚华亲笔为大会题词:“叶茂源远”,委派私人代表何兆明先生专程前来参加大会,以表达宗亲之情。本届大会通过决议:庐江是何氏发祥地,是海内外何氏宗亲的根。世界各地何氏宗亲会轮流每年回庐江何氏太始祖陵园奉祀先祖,敦亲睦族,凝聚乡情。
2004年10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公布:庐江何氏太始祖瑊公墓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杨柳岸边
的帖子
回复的太多,老是要审核,您可以去
http://user.qzone.qq.com/370751410/infocenter
查看,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见谅,祝您愉快!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189南飞
189南飞
当前离线
积分
1082
发表于 2011-6-1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姓好样的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5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9南飞
的帖子
谢谢您对何氏的支持,祝您愉快!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赶场农民
赶场农民
当前离线
积分
3323
发表于 2011-6-15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亲戚,来晚了:handshake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紫墨江南
紫墨江南
当前离线
积分
5981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赶场农民
的帖子
不晚,不晚,何氏宗亲欢迎你。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神滩汉子
神滩汉子
当前离线
积分
18
发表于 2011-6-16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那个来承个头晒。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焉雨如梦
焉雨如梦
当前离线
积分
358
发表于 2011-6-2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告诉我怎么才加的到群里面去嘛?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焉雨如梦
焉雨如梦
当前离线
积分
358
发表于 2011-6-2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墨江南:你好!怎么才能加到群里去嘛?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黑白黑黑白白
黑白黑黑白白
当前离线
积分
863
发表于 2011-6-2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巴山小蜜蜂
巴山小蜜蜂
当前离线
积分
798
发表于 2011-6-2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赞一个!本人是何氏中的一员!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秋水先生
秋水先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256
发表于 2011-6-28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也姓何!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5
6
/ 6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成都论坛
蓬安论坛
广安论坛
仁寿论坛
内江论坛
华蓥论坛
南充论坛
营山论坛
仪陇论坛
最佳新人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