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风水一词,《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近年来,学者们对《辞海》伪定义持不同见解,主要倾向是不同意将风水与迷信划等号。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
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
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渉及陵墓的称阴宅。渉及住宅方面的称阳宅。”最近台湾学者又提出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
在论及风水界时,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易学泰斗邵伟华认为:“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一种学问,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