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辆桑塔纳轿车在省道103线彭山段行驶时,因路面“坑洼”引发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彭山县交警部门立即赶往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交警在处理过程中,县路政大队有关工作人员随后赶往现场,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保证道路畅通。
“当晚,应当事人的要求,我们联系了工程施工方,并派出工作人员从当晚的11点值班到次日的9点。”县路政大队袁队长介绍说,第二天,我们与施工方负责人一道前往交警大队协助处理事故。目前,在双方的努力调解,已达成初步解决办法,当事人情绪已经得到缓解。
那么,为何刚通车不到2月的省道103线会出现“坑洼”?6月14日,记者就该问题进行了采访。
“目前,大家所看到的路面坑洼是我们正在对未交工的路段进行的维修完善。”省道103线眉山项目部总工尤树盛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省道103线眉山段虽然于4月28日全线通车,但是并未交工,“整个工程要于7月5日才正式完工,目前还处于工程的检测期,对路段上出现的反射裂缝,我们进行了及时破碎挖除,重新浇筑水泥混泥土进行换板,然后再铺筑沥青混泥土,确保工程质量。”尤树盛说。“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我们还在坑洼地方设置了警示标志和三角旗。”
为何只有彭山段出现了这种情况?据了解,省道103线彭山段的施工比较特殊,是在原有的旧混泥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泥土,施工前对原有路面进行了弯沉检测,符合要求。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重车碾压,加速了路面的破损。之后,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了部分地方出现了反射裂缝,“本着对工程负责的原则,我们对这些地方进行了及时处理。目的还是为了向百姓交付一个合格、过得硬的工程。”尤树盛说。
据了解,从6月初开始,施工方就开始排查路面反射裂缝,共破碎挖除5处,这些破碎挖除的地方,就是现在大家见到的“大坑”。
这些“坑洼”还要多久才恢复平整?“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尤树盛介绍道,“为了尽快通行,我们还在混泥土中加入了早强剂。”
超重、超限车辆上路行驶是造成路面裂缝的凶手之一。为此,彭山县交通部门还加大了对超重、超限车辆的查处力度,最大限度杜绝55吨以上车辆上路行驶,确保省道103线的畅通,延长工程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