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老普州

[走出安岳] 炫丽东川红土地---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快乐的明白人 的帖子

谢谢欣赏。: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马坎.4

打马坎.4

打马坎.1

打马坎.1

打马坎

打马坎.2

打马坎.2

打马坎

打马坎.3

打马坎.3


生命之绿.1.jpg
生命之绿.2.jpg
生命之绿.3.jpg
生命之绿.4.jpg
生命之绿.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川红土地以宁静、恬淡的自然田园风光为主,农耕田地线条轻快流畅、色调浓厚,并随着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色彩。
艺术家们称之有五美:
一是色彩斑澜之美。一年四季,洋麦花、荞子花、洋芋花、油菜花、蔓菁花、萝卜花交替开放,加上红土地本身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优美无比的壮丽画卷。
二是景色流动之美。多种农作物在这块土地上交替生长,鲜花不断、此谢彼旺,色彩流动交替变化,一位澳大利亚游客游览红土地后赞叹说,东川红土地不仅景色美丽迷人,而且这里的景是“活”的,是流动的。
三是场景大气之美。全世界最著名的红土地,要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我国东川的红土地。摄影家们说,东川的红土地之所以堪称世界精品,是因为它比里约热内卢的红土地更大气更壮美更加色彩斑澜。东川红土地属高原丘陵,漫步在这块土地上,映入眼帘的是丹青妙手在画布上都难以调出和难以组合的奇彩,你会在红、白绿三色的大反差中,获得一种强烈的震撼。
四是线条流畅之美。红土地依山而走,顺坡而下,农作物、地埂、犁沟等人为曲线之美与天光山色大自然赋予的自然曲线之美融为一体,如天造地设。收获季节堆放在红地上的农作物点缀其中,更增添了浪漫与温馨。
五是天象万千之美。红土地东有乌蒙主峰座落于滇中三峰脚下,其上易形成壮丽的天象景观。
一年四季均有摄影爱好者到此摄影观光,被誉为:大地刺绣艺术之精品、中国红土地之代表作、农耕文化之杰作、摄影家的摇篮。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地人说:乐谱凹是一片会唱歌的泥土。农田、地埂、犁沟和农作物铺就的场景就像七彩的五线谱,让您能够在此演奏出动人的乐章。不过,我怎么也没拍出乐谱来,不知是我来的不是时候还是没有找到位置?或者是我根本就没有音乐细胞?
乐谱凹.jpg
乐谱凹.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谱凹.2.jpg
乐谱凹.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谱凹.4..jpg
乐谱凹.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谱凹.3.jpg
乐谱凹.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谱凹.5.jpg
乐谱凹.

发表于 2011-6-3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每块土地的颜色都不同呢?红都有好几种色。真奇妙。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和谐自然 的帖子

:handshake开始我也对此感到不解,后查资料,才知因云南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这炫目的色彩,放眼望去,山川和原野呈现出暗红、紫红、砖红等不同的红色。同一块土地,也会因已翻耕和未翻耕而呈现出不同的红色。在东川,方圆数百公里都是红土,因人少地多。部分红土歇耕,部分的红土地翻耕待种,另一部分的红土地种上绿绿的青稞或小麦,远远看过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色彩艳丽饱满。常年都是部分红土歇耕,部分红土栽种,所以这样红绿色块的对比是常年的一种景观。如果遇上小麦夏收季节,除去红绿颜色之外,还要添上碧蓝的天以及明黄的麦浪,那时的视觉最为丰富和震撼。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老龙树——树种:冷沙杉,树龄约1000年。曾经枯死三年又吐新芽,如王者,象战神,似灯塔,古老凝重而神圣。因其在红土地景区“独树一帜”而显王者风范。被当地人尊为神树,保佑着这一方乡民。

远眺大龙树.jpg
远眺大龙树。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大龙树

千年大龙树

千年大龙树。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遥看梯土挂前川。

遥看梯土挂前川。

遥看梯土挂前川。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不觉中,光线暗了下来。太阳被翻滚而来的黑云遮住,拍晚霞的计划要落空了。只好怏怏地收起脚架、相机,正准备离开,突然,乌云的下端开始发亮·“有希望。”又将收好的角架、相机准备好。等候晚霞的出现。不久,一道光柱穿云而出,射向山谷,随着光柱的扩大,西移,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霞光笼罩

霞光笼罩
霞光笼罩。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笼罩

霞光笼罩

霞光笼罩。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笼罩

霞光笼罩

霞光笼罩。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笼罩

霞光笼罩

霞光笼罩。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晚霞。

最后的晚霞。

最后的晚霞。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当地人介绍:每当雨后的第二天日出后,沟中云雾升騰,落霞沟云遮雾绕,婉若仙景一般。我因仓促出发,时间准备不够,尽管当晚下雨,早上起来,也只好望着远处翻腾的云雾,带着无限的遗憾和依恋,登车返程了。

远处的云海

远处的云海

远处的云海。

远处的云海。

远处的云海。
远处的云海。



发表于 2011-7-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美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