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敬老院离焦滩乡场上有一公里远的路程,住有29位老弱病残的孤寡老人。建院几十年来,因不通公路,老人们出行全靠行走在坎坷不平的田间小道上,一遇雨天道路就泥泞不堪,去赶场的老人经常被摔到水田和滚到几米高的坡地里受伤,而遇到冬天老人们经常摔到水田后被冻得瑟瑟发抖不能动弹,要靠过路的乡亲帮忙才能抬回院里。2002年还发生过一起惨剧,当时的老院长杨子江到场上为院里买肉,因路烂摔到几米高的石堰下抢救无效死亡。 老院长范秀全2004年开始担任院长,谈起路烂的事情是他是尝尽了苦头,他说敬老院一年要用12吨煤炭,因为不通公路,只能找马来运,七八匹马儿驼一天才能运完,如遇下雨路烂连马都来不了。2010年村民集资修了条毛胚子公路路过敬老院,在晴天时车子勉强能开来,可一遇雨天路烂得不得了,车子还是来不了,遇到院里缺米缺油时还得抽院里的老人去搬,而院里的老人有3个眼睛是全瞎的,有一个脚是瘸的,有7个老人有高血压,只有两三个老人身体勉强能行,就该他们去将搬运几百斤的米和油背回院里来,下大雨也要去,不然老人们就要断粮。虽然现在通了条公路,可因为资金不足,只是修了条泥路过来,连片石都没卡,雨天烂得很,而到场上的距离要比走小路远,大部分老人上街都还是选择走小路。可不管是走公路还是走小路,对这些年老多病的老人来说,都很不好走,摔跟斗是常有的事情。范院长也患有高血压病,2006年夏天的一天,范院长到政府去办事,刚走了20多米,就因为路烂摔到了田里面,全身打湿,所幸田里的水不深,还能勉强爬上来。相对范院长而言,其他老人运气就没这样好了,张光中老人今年78岁了,也有高血压,他指着右腿的伤口说,这就是10多天前他去赶场时摔伤的,现在都还痛得很,当时他刚走了100多米,就摔到田里去了,因为是干田,虽然衣服没打湿,可腿却被摔伤了,还出了不少血,没办法,只好强忍着疼痛爬起来检起拐棍慢慢走回院里,因乡上才有医院,太远,怕又摔倒,也没去包扎,找了点酒来消毒把血止住了就算了。他说他都记不清像这样的摔伤有多少次了,大概估计不下10多次。76岁的冯占仁老人眼睛患有白内障,虽然眼睛不好使可他又很爱赶场,而赶场时他还带着一把秤,主要是场上一些小生意人有时会跟他借来用,用完了就会拿点一角两角的零钱给他,他就用这些钱去买点叶子烟抽或者喝点小酒改善下生活。公路没通之前他走的是小路,通了后因为他眼睛不好只有都走公路,2010年11月他和院里的老人曾子平一路赶场回来,公路上烂得不得了,到处都是水坑,坑里积着一尺多深的水,虽然有人牵着他走可他还是摔到了水坑里爬不起来,当时身上穿了很厚的棉衣,全部打湿了,同路的老人年老体弱拉了半天根本把他拉不起来,当时天寒地冻,在水中的冯占仁老人冷得脸青面黑,全身打抖,曾子平老人见如此情景慌了神,害怕出大问题只好赶紧回院里汇报,最后院里找了3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抬着轿子才把他抬回了敬老院。冯占仁老人还讲,10天前赶场走公路回来时,因为路面坎坷不平摔了一跤,腰杆撞到一块大石头上后被摔伤了,现在都没好,还贴着膏药。他感叹地说,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这条路能整好,只要能把路给他们修好,他们这些老人就是到老死都忘不了这个恩情啊。 53岁的李容江两眼全瞎,在敬老院里已经住了18年,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赶场,一天要走4回,他说这18年来他都记不清摔了多少跟斗,恐怕都有几百次了,有次是从三米多高的地方摔下去,差点就没命了。冬天摔到田里去是常有的事情,回来就会感冒发烧折腾一番。现在虽然修了一条公路,可路太烂,他赶回场要走40多分钟, 57岁的张光明虽然到敬老院没几年,可谈到摔跤的事情说是家常便饭,他右眼不好,过年前到街上去赶场时走的是小路,在经过水库时路滑摔了一跤,万幸的是被树子挡住才没掉到水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他想起来都还心有余悸。 范老院长说2002年当时的院长杨子江早晨到街上去买肉,因为他脚有点瘸,走小路滑倒后从几米高的地方摔了下去,而下面是石头,结果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范老院长说对于老人们出行难的事情,他多次给焦滩乡当时的党委书记王炬麟反映,王书记也很重视,可她说焦滩乡财政困难,想得到而做不到,力不从心,后来还是拨了两万块钱给敬老院,敬老院用这笔钱安了天然气,解决了部分问题,可出行难的问题至今任然是困绕这些老人们的最大难题,范老院长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条路能整治好,大家出行更顺畅,他们也能瞑目了。 村民李泽珍对敬老院的老人出行难是亲眼目睹,她说经常都看见那里面的老人摔倒,几年前她见到一个80多岁的老人背背篼出来拣废品摔倒后起不来,她过去才把老人扶了起来了,去年冬月他看到敬老院一个脚有点瘸的老人摔在公路边的水坑里爬不起来差点就被淹死了,“幸福院幸福院,要把这条路给这些老人整好了他们才能幸福啊!”李泽珍感慨地说。村民黄开云讲,他经常被敬老院叫去抬摔倒了的老人,而且因为路烂了,老人们如突发病时连救护车都来不了,只有靠村民们抬过去,半夜抬老人的事情他们几弟兄都义务帮忙过好多次了,主要是看到这些老人确实太造孽了。村民张朝明说,这条路不仅是这些老人要过,这一片村社近千人的出行都要经过这里,因为路太烂,村民的化肥农具运输也很困难,卖猪时也因为路不方便常常很低的价格就卖了,村民们都希望这条路能早日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