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违规占保护区河段涉嫌建高尔夫球场
4月13日,国家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联合通报了四川省泸州市三项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违规工程,并建议四川省人民政府严肃查处。记者在近日的实地调查中发现,这些工程中除泸州航道局泸州综合码头工程完工外,其余两起工程都似乎成了烂尾工程。
占保护区岸滩近70公顷
据了解,三项工程分别是泸州市江阳区张坝防洪护岸工程、纳溪区麻柳沱防洪护岸工程和长江泸州航道局泸州综合码头工程,均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州段,共涉及改造保护区自然河岸5600多米,占用保护区岸滩近70公顷,减少了保护区自然河岸、岸滩等重要区域。
根据通报,纳溪区麻柳沱防洪护岸工程全长1349.54米,占用保护区面积6.4公顷,2010年1月动工,同年3月接到保护区泸州管理处下达的停工通知书起,一直处于停工状态。而长江泸州航道局泸州综合码头工程则占用保护区岸线240米及相应水域,占用保护区面积0.2公顷,2008年11月开工,2009年7月保护区泸州管理处下达通知要求其提供相关资料时,工程已完工。
最为严重的是江阳区张坝防洪护岸工程,新建堤防长4025米,占用保护区缓冲区面积62.54公顷,2008年3月由泸州市水利局批准开工。2009年2月保护区泸州管理处下达停工通知书后,施工方仍进行间歇性施工,目前涉江工程已基本完工。
两部门认为,这三项工程在保护区缓冲区内进行,破坏了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水域、场所和生存条件。其中两起防洪护岸工程使河岸渠道化、隔离、占用河漫滩地,导致原来洪水期淹没区域鱼类的天然产卵场及幼鱼的索饵场永久消失。
填埋河滩建别墅
据了解,江阳区张坝防洪护岸工程的业主是江阳区人民政府,在侵占保护区缓冲区的同时,其还在搬迁保护区旁的张坝风景区内的居民。
张坝风景管理区内的黄某称,张坝桂圆林成林于19世纪,树龄均在百年以上,自己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靠着桂圆林发家致富,没想到2009年10月开始,村子里的百姓被当地政府动员搬迁。
“大家都不愿意搬走,想方设法阻拦施工征地的车辆,但当地政府没有给个合理的说法,还动用警力在一年内抓了五人以上的农民,其中张某和税某等三人被当地法院以非法上访关押了半年以上,真的是太黑暗了。”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太婆证实了征地搬迁的说法,并告知赔偿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的过渡费,给了10个月;瓦房、楼房、泥巴房分别按照每平米400元、360元、和250元的标准赔付。“旁边的河滩地还在填埋时,施工单位就到处打广告说要建别墅和高尔夫球场,当时在泸州炒得很火热,后来听说上面来检查,这里就开始封闭施工,前不久被曝光后停了下来,但隔不了几天又要开工建设了。”
张坝风景管理区党委书记周某接受采访时表示,对农民上访不存在打击报复,被判刑的农民是因为没有按照正常的上访程序而被起诉的。“整个河岸防洪护岸工程都是为张坝风景管理区配套,农民的搬迁赔偿也是合法的。征地涉及4个村23个社约5500人,面积1000亩左右,其中300亩为耕地,已经被调整为建设用地了。”
周某称,目前停工的原因主要是规划手续上出了问题,手续办理完后就要复工。
规划图纸是构想
针对国家农业部和环保部的通报,江阳区水务局副局长刘某承认,该工程目前确已违规,但造成这个局面是多方面的原因,“当时泸州市环保局属越权审批了项目,现在要补救项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地政府得付出1000万以上补救款的代价。”
泸州市环保局局长唐某解释这几个项目的环保审批时称,当时的理解与国家环保部的规定有差异。“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也是迫不得已,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必须正确面对,也在积极想办法挽救,已经责成业主单位办理珍稀鱼类放养手续。”
记者随后在江阳区建设和规划局查看了该工程的规划图。而局长甘某在介绍情况时,闭口不谈别墅和高尔夫球场,一再解释这是打造张坝风景管理区的配套建设规划,并矢口否认侵占河道的事。
在这张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图纸上,标明的比例尺为1:100,即防洪护岸工程填埋的河滩地最宽不超过150米、最窄约80米,而记者在现场通过步测,填埋的河滩最宽处至少300米以上,最窄也有150米左右。
图纸上对该片土地的未来使用情况也做了详细规划,包括雕塑广场、音乐广场、企业会所、健康乐园、旅馆业用地、展览用地等,在张坝风景管理区内还有五星级的国宾馆。另有一段文字称“随着城市路网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土地的实际使用状况,规划的四至范围均发生变化,东侧后退至高尔夫球场红线……”由此可见,这里还规划了一个待建的高尔夫球场。
事实上,以上规划均可证明当事业主已违反了国家河道管理条例关于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的规定。
当记者表示质疑时,甘某马上表示,规划图纸上的高尔夫球场和其他项目都是一种构想和畅想。
记者随后致电江阳区国土局副局长胡某了解300亩耕地被占的情况,但是电话一直却无法接通。
据称有官方撑腰
在采访过程中,泸州当地一位房地产商透露,在张坝风景管理区进行投资开发的泸州方圆投资有限公司,是带有官方关系的,“这家公司的幕后有很多当地官员撑腰,要不是相关部门叫停得快,现在整个防洪堤上到处都是别墅了。”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国家农业部和环保部已建议四川省政府依法对违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两部门;同时责令违规单位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恢复保护区原有生态功能,两部门特别强调“这些补救措施需经农业部组织专家论证并批复后实施。”
国家两部委的叫停及建议虽然时隔两月,但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却至今没有给出处理意见,当地政府为此工程埋下后患的维护资金又将怎么解决?那些为此被判刑的百姓又将何去何从呢?占用河道那么大的面积又将怎样整改?本报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