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13|评论: 3

蓬安下好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安”一盘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 09:42 | |阅读模式
蓬安下好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安”一盘棋
        http://www.scncjt.gov.cn/upload/editor/images/DSC_3277=(1).jpg

        http://www.scncjt.gov.cn/upload/editor/images/DSC_3230.JPG
春节期间,在外的乡友返乡省亲,可以轻轻松松开着小车到家门口;乡镇上的群众和返乡农民工直接到县城请客吃饭,不少人家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桌也摆到了县城……这是蓬安县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后广大农民朋友真实生活写照的一个缩影。
决战两年,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2006年底,针对农村公路交通的落后面貌和广大农民群众出行的迫切需求,蓬安县作出了“四年交通大会战”的部署。由此,蓬安县农村公路建设向纵深推进。
坚持不修群众不愿意修的路,坚持不修群众不参与修的路,坚持不修群众不满意修的路。广大农民群众的修路热情被点燃了:仅有720多名村民的相如镇海林沟村集资达110多万元,修好通村、通社、通户的水泥公路9.4公里,家家户户修通水泥路,该村党支部书记唐伯清带头捐款6000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康本会不但捐资2000多元,还借出10000多元修建通社路,其他村民也纷纷捐资;相如镇雁平坝村不仅带动沿线群众筹资300多万元,修通了近10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还另外筹资140多万元修好了近8公里的通社水泥路;巨龙镇在油路建设中,把群众筹资和施工场面录制成专题片,到成都、重庆等在外乡友聚集地邀请乡友观看,一次性就募集到建设资金80多万元,巨龙镇籍乡友何俊明个人捐资20万元,带动乡友、群众捐资100多万元,修好了通乡油路;两路乡通乡油路在没有纳入国家补助项目计划时,广大干部群众就坐不住了,纷纷联名给县委书记和县长写信,主动请战,要求自筹资金提前动工建设,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就筹资120多万元,施工单位也垫资150万元,工程顺利开工建设……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县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崎文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未敢有丝毫懈怠,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之中。以领导重视为动力,全力发挥主力作用,以项目规划为先导,全力推进工程按期实施,以典型带动为突破,全力调动群众建设热情,以工程质量为抓手,全力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全力协调化解工程矛盾。在工程建设质量方面,交通干部职工更是绝不手软,个别路段业主就因县交通局工程管理太严格、工程质量要求太高,自认为与利润期望值差距太大而主动退场了。铁面无私的交通人当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守护神。
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每年挤出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并协调金融部门贷款2000万元投入工程建设,争取项目资金1.2亿元,发动群众和社会筹资达1.3亿元。
正是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正是行业主管部门的责无旁贷,正是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正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投身参与,全县形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巨大合力。原计划四年完成的目标,提前两年于2008年底就完成了:巨龙镇等25个乡镇建设通乡油路163公里,金溪镇沈家坝村等65个村建成通村水泥路131公里,金溪镇山关梁村等185个村建成通村泥碎石公路320公里。于此,蓬安县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建立乡镇交管站,引领农村公路管养新机制
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这一成果来之不易。针对农村公路养护力量不足、乡村道养护缺位严重、农村公路交通执法难、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现状,蓬安县委县政府及交通部门高度重视,决心全力保护这一胜利果实。不但要重建设,更要重养护,殚精竭虑,决定从机制上着手,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养的问题,做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养好。”
为此,《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使农村交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果把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安”比作一盘棋,那么,建立乡镇交管站便是蓬安落下的关键一子:在各乡镇成立农村交通管理站,由分管交通和安全工作的乡镇长任站长,抽调2—3名在编人员任交管员,并统一着装。交管站成立后,部分交通执法权授权委托到乡镇,交管站不仅要负责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参与乡村公路建设规划、质量监管和竣工验收,还要负责辖区内的路政管理、水陆运输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以及交通安全综合执法。
以乡镇交管站建立为突破口,县乡村制度化管养机制、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机制、管养人才常态化培训机制等“三项机制”的建立,构建了农村公路管养体系;一村一队轮流养、多村一会协作养、业主承包专业门养、组建队伍专业养等“四种模式”创新,拓展了农村公路管养网络;加大县级财政投入、村民自愿投入、引导社会投入等“三方投入”力度,确保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机制的完善,让蓬安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兴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组长兰茵介绍说,交管站成立后,全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上了一个台阶,公路面貌也焕然一新,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放建筑物、倾倒垃圾等违法现象少了,公路不再是“裸体公路”,村道公路的路口都设置了限载限宽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既防止了超限超载车辆对公路的损毁,保护了路产路权,也确保了行车安全。
通过“本人报名,村委会推荐,镇政府审定,上级备案”的办法,当上兴旺镇双龙桥村村道公路养护业主的兴旺镇敬老院院长奉崇权组织敬老院8个身体好、相对年轻的老人,成立了公路养护队,每天带上养护工具活跃在路上,负责公路的日常管养,老人乐呵呵地说,路是政府带领大家自愿修的,有义务养好自己的路。现在路养好了,也增加了收入,还锻炼了身体,成立交管站硬是好哦!
兴旺镇公路管理养护状况只是该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一个缩影。现在,蓬安全县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基本做到了“四个必”和“三个勤”:见水必排、见缝必补、见空必灌、见碎必补,勤预防、勤检查、勤修补。
实现由交通洼地到交通平地再到交通高地的飞跃
提前两年时间,蓬安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成绩面前,蓬安人没有停步,管理养护好农村公路,让其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蓬安不仅建设好了农村公路,也管理养护好了农村公路,而今,农村公路正在日益发挥巨大作用。作为蓬安县“社社通水泥路、户户通水泥路”的第一村,相如镇海林沟村“路畅水和环境优,洋楼汽车遍山沟;收割机器来帮忙,骑着摩托去赶场;沼气煮饭不冒烟,出租车开到地坝边;商贩上门来收购,买卖不再把气怄;鱼欢果茂百业旺,家家户户呵呵笑”的场景浓缩了全县广大农村呈现出的一派新农村景象。
县委书记邹平介绍说,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安”“一盘棋”。如果说通过两年大会战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是蓬安由“交通洼地”到“交通平地”的跳跃,那么,管理养护好农村公路,继续大力发展交通则是由“交通平地”到“交通高地”的飞跃。现在,县财政按照县道油路8000元/年·公里、泥结碎石路6000元/年·公里、乡道油路6000元/年·公里、泥结碎石路3000元/年·公里的标准每年预算安排5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0万元集中用于农村公路水毁修复等抢险保通、200万元用于县乡公路安保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并将县乡两级公路管理养护的管理机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目前,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抓交通就是抓经济,抓交通就是抓发展。当前,蓬安县正大踏步地行进在“建设充满实力的丘区经济强县、充满魅力的旅游名城”的奋进之路上。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交通便捷、充满新农村活力的蓬安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南充市交通运输局 宣传教育科 赵辉雄《四川交通》记者
文永青文/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7-3 02:46 |
还有的地方不行啊,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徐家,方广这些地方,断头路多得很。

发表于 2011-7-3 14:38 |
海林沟,偶家就在里面。。哈哈。这个村的村干部当了30多年,快退休了就干了修路这一件好事!

发表于 2011-7-3 18:33 |
建议乡镇交管站有编制、人员,可以从现有乡镇事业编制中调剂,由县交通运输局统一管理。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