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问成都市教育局,这些猫腻,谁来解答?
又到了成都一年一度的“上学难”季节。有新学生的家庭都开始四处奔走,能够进入离家近的名校成为不二之选。但是奇怪的是,明明按照政策可以就读,但符合条件顺利入学者永远只是很少数,相当一部分新生都需要找关系,找潜规则才能上学。
义务教育中小学明令禁止择校费。但事实上,中小学择校费是目前教育乱收费情况中最为混乱、数量最大、问题最严重的一块。
在成都,根据此前出台的《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今年秋季 小学入学,年满6岁儿童与法定监护人户籍一致,并满足居住地与户籍一致,就可到 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入学方式上采用划片登记;在居住人口密集的区域,则采取扩大划片范围;在相对较大范围内有多所学校进行微机排位补充办法。
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我市2011年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工作的通知》,2011年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户籍 小升初入学按照可在就读小学登记、也可转片回户籍所在地登记的办法进行。从明年秋季入学开始,不能在非户籍所在地就读小学登记,而必须在户籍所在地登记。
也就是说,成都今年禁止择校,更禁止收取高额的择校费用,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据传,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对此事今年有硬性要求:“谁也不准打招呼,递条子,谁开口子谁负责。” 那么,成都市教育局,你该不该为以下的三个问题负责?
1、 对学区的划分猫腻太大 名校学区的化定,明显偏小,而且明显为官员服务。而距名校很近的学生不得不择校到非名校去,而非名校由于利益驱动也把划定的就近入学片区尽可能划小,教育积弊在均衡发展方面愈发严重。读不了书的孩子家长四处奔走,潜规则和腐败应运而生。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负担越来越重,却又无处可逃。义务教育,彻底成了空谈。
2、 教育局始终纵容 择校费导致教育不公,而令这一潜规则横行无忌的,则是收择校费者完全不受惩处,收取的择校费可以不被退还。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为了利益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一味纵容,让择校费从“乱收费”变成大家都懂的“正常收费”。今年,明确规定之下,如果还有继续纵容之事,你们如何处理?如何自省?
3、 高额收费去向不明 今年是已经规定不许收择校费了,必须就近入学。但学校收取择校费之事,之所以屡禁不绝,根本原因在于“择校费”、“赞助费”去向失踪不明,收支账目从来都不曾公开,成都择校费每年到底收入多少、用在哪里?是不是用到学校建设上面了?敢不敢公布?如果信息不公开,其中是不是蕴藏了腐败?择校费会否成为教育局你权力自肥的工具? 这些就更是说不清了!我们要求成都市教育局,公开往年的使用明细!
义务教育正在变得乌烟瘴气,成都市教育局,你敢不敢接受网络监督? 透过择校,不光看到上学难,还应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公正被践踏的多么彻底。 网友们,如果遭遇了教育不公,一起来举报吧,不管是遭遇择校费、还是不公平的待遇,都请上来聊一聊。如果,公然违规的盖由网友们来一一揭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违反规则必遭严惩。看看哪个名校、哪个校长还敢再违规?
-----------------------------------
网友相关帖:
质疑成都树德外国语学校摇号黑箱操作!
问一句成都教育局:小升初摇号,谁来监督?!
----------------------------------
成都小升初 四七九4校区今日摇号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今(6)日上午,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小升初”摇号正式开始,结果将于今日下午四点公布。广大学生家长可上成都教育网查询或通过各学校网站查询。
这一批次过后,将进行成都区属学校的小升初摇号,包括四七九联中。这一批次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摇号,将完成城区所有公办学校的学生“小升初”工作。学生家长于本月内确认录取信息。
http://pic3.newssc.org/upload_local/0/2/1309922857512.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