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48|评论: 28

[交流共享] 【川剧高腔】柳 荫 记 “十八相送”(唱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高腔】

柳 荫 记

“十八相送”(唱词)


祝英台(白)梁兄,你我弟兄缓缓而行。
梁山伯(白)贤弟请!

祝英台(白)梁兄请!

(帮)云山叠叠啊,

江水茫茫伊啊……
梁山伯(唱)云山叠叠,

祝英台(唱)江水茫茫。
梁山伯(唱)云山叠叠,

祝英台(唱)江水茫茫……啊

(帮)弟兄分别各一方。
梁山伯(唱)想当初兄长……

(帮)黎山上啊……
梁山伯(唱)绿柳红杏好风光。

邂逅相逢叙乡党,

情谊相投议排行。

兄大一岁便为长,

弟小一岁为次行。

发奋读书不晃荡,

共同笔砚做文章。

伯父严命难违抗,

贤弟接信归心忙。

但愿平安把路上……

(帮)太太平平转回乡。

祝英台(唱)多蒙梁兄情义广,

(帮)情义广……

(唱)亲身送弟下山岗。

自从弟兄把学上,

梁兄的情义实难忘。

闷来时与弟把书讲,

寒冷时与弟加衣裳。

虽然不是亲兄长,

犹如同胞共爹娘。

兄攻书伯母娘在家谁奉养?

你为何不娶妻一房?
梁山伯(唱)一心读书立志向,

家贫尚未娶妻房。

弟本是书香门第有名望,

不消说早有淑女配才郎。
祝英台(唱)一句话问得我……

(帮)无言讲啊!

(唱)背转身来自思量。

他以为我是一个男儿汉,

哪知我是女红妆?

我本得把实言对他讲……

话到唇边暂隐藏。

他响鼓何用重锤打,

借物吟诗作比方。

梁兄不明弟情况,

弟年幼尚未娶妻房。

今日天清气又朗,

沿途吟诗话衷肠。
梁山伯(唱)犹恐愚兄对不上,

怎及贤弟满腹文章。

祝英台(唱)兄有大才休谦让,

临别赠言又何妨?
梁山伯(唱)无题目的文章不好想,
祝英台(唱)就将风景咏诗章。

(注:据陈书舫、袁玉堃演唱记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

唱词中“黎山”应为“尼山”。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剧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柳荫记》于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在这次由中央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中,有三种剧种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的戏。

川剧的《柳荫记》,是西南观摩演出代表团在北京参加会演的节目之一,剧本上注有"又新编导小组修改"字样,可知也是修改本。这个剧本,里面包括"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说媒许亲"、"英台思兄"、"祝庄访友"、"四九求方"、"马家逼婚"、"祭坟化鸟"等十场。

1952年,京剧移植了川剧《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开始了。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则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范瑞娟(左)、袁雪芬(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212页)载:

“取材于梁祝故事的地方作品很多,除越剧外川剧,滇剧,湘剧,赣剧,粤剧,河北梆子,梨园戏,豫剧,楚剧,武安评调落子,河南曲剧,京剧等都有自己的演出剧目。其中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川剧《柳荫记》的影响较大,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演出风格。”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年6月,中国京剧团排演京剧《柳荫记》,剧本是根据川剧《柳荫记》改编的。主要演员如叶盛兰、杜近芳,每天都与王瑤卿先生在一起逐场逐段地研究唱腔。为了保持川剧剧本原有的风格,除了某些必要的删改外,排演时对原作并未作什么大的更动。以下为京剧《柳荫记》【第四场:相送】部分唱词,可与川剧《柳荫记》作个比较。

祝英台 (白) 梁兄请。
梁山伯 (白) 贤弟请。
(念) 云山叠叠,
祝英台 (念) 江水茫茫,
梁山伯、祝英台 (同念) 弟兄分别各一方。
梁山伯 (南梆子) 想当初我把书馆来上,
绿柳红杏好风光。
邂逅相逢叙乡党,
就如手足共爹娘。
伯父严命难违抗,
贤弟接信归心忙。
但愿平安把路上,
一路平安转回乡。
祝英台 (南梆子) 梁兄情义实难忘,
亲身送弟下山岗。
兄攻书伯母娘在家谁奉养?
为何不娶一妻房?
梁山伯 (南梆子) 一心读书立志向,
书中自有美姣娘。
(白) 贤弟,
(南梆子) 弟本书香门第有名望,
想必早已订妻房。
祝英台 (南梆子) 一句话问得我无言讲,
(西皮二六板) 他怎知我是女红妆?
本待把终身事儿对他讲,
猛想起临行时父命有三桩。
事要三思休鲁莽,
话到舌尖暂隐藏。
(白) 梁兄!
梁山伯 (白) 贤弟!
祝英台 (白) 想弟年纪还小,要的什么妻房!呀,梁兄!看今日天气晴和,你我弟兄二人沿途吟诗,以话衷肠如何?
梁山伯 (白) 愚兄才疏学浅,不比贤弟满腹文章,只怕对不上。
祝英台 (白) 梁兄忒谦了。
梁山伯 (念) 无题文章不好想,
祝英台 (念) 且将风景咏诗章。

发表于 2005-12-2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十八相送〉〉这段唱词很动人,很经典!

发表于 2011-3-1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有谱尼?怎么打谱尼啊?

发表于 2011-3-15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青龙咋打?

发表于 2011-3-15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武呢?

发表于 2011-3-15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虎咋打啊?

发表于 2011-3-15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古鱼龙 发表于 2011-3-15 18:24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谁有谱尼?怎么打谱尼啊?


川剧《送行》曲谱1.jpg 川剧《送行》曲谱2.jpg 川剧《送行》曲谱3.jpg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3-1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演出时也是这词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