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袭首告捷 在我们艰辛跋涉近千里后,行进至雷邦上村落时,先头搜索的美军部队与敌人遭遇。战斗不到两小时,美军有些伤亡撤退下来,由88团第1营接敌迎战。经过激烈的战斗、跃进和冲锋,均未得手。从午至晚,我第1连已伤亡十五六人。其中,有一排长负重伤,当即用美载3人的小通讯飞机(L-5型),空运至后方治疗。 我军遭遇的敌人虽不多,但他们利用地形、居高临下。尤其是山顶的路边,有一棵三人合围的大橡树。日军在树根和树杈上架了2挺机枪,并配置了严密的侧防纵深,以扼守四周的要道咽喉。 由于阵地四周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道路右侧又是悬崖绝壁,迫击炮发射出去,在半空中就触及枝条被引爆,不能命中目标。而在密林中近战,重机枪和空中轰炸也无大用。有时,我们从望远镜观察,也将日军的机枪手击落下来。但当发起进攻时,敌人又从树下补充第二名机枪射手。如此循环,一连两日,也未拿下敌人据点,徒增伤亡。在地形于我不利的情况下,再拿不下据点,就有完不成奇袭密支那这个重大任务的危险。怎么办? 杨毅团长召集中校副团长胡英杰(高级将校班第6期)、1营营长罗顺辅(战地干部团1期)、二2营营长刘顺斋(战干团2期)、3营营长黄永南,以及81迫击炮连连长李伟邦(广州五分校)到团指挥部开会。最终决定:一、砍伐树木、扫清射界;二、集中团里的12门81mm迫击炮,两个营的36门60mm炮和8挺重机枪,实施火力压制;三、由1、3营组成两个步兵突击排,配合两个排的火箭筒,多带手榴弹,兵分六路,全力猛攻。团部命令:“90分钟内攻克据点,否则军法从事。” 攻击发起后,伴随着轻重火力的爆射声,不到70分钟,我们就攻下据点,全歼敌人,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70多支、掷弹筒5付。算是我团首战告捷,为奇袭密支那奠定了胜利基础。 奇袭密支那受阻 在消灭这股敌人后,我们又强行军3日,于夜幕时分抵达密支那城郊。密支那是缅北重镇,背靠伊洛瓦底江,素有缅甸“花园城市”的美称,也是连接中缅的要道。盘踞密支那的是日军缅甸方面军第18师团114联队主力,还配属了53、56师团的一些部队。(守备队长第56师团步兵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后自杀;114联队长为丸山房安大佐,后率残部逃跑——博主注) 经过短促观察,我们决定乘敌不备、夜间奇袭。当晚就攻占了密支那城西的矛兰机场大部。随即,新30师89团从后方空运而来。从密支那前来支援的敌军,被新22师围困在卜盟(注:现多译为卑谬),新38师则围困了孟拱前线的敌人,使其首尾不能连接,从而得以各个击破。
1944年5月,我们沿滇越铁路两侧,新30师88团在铁道左侧,89团沿铁道右侧,同步发起攻击。拂晓时,我们到达攻击前线,距敌阵约1200米。88团1、3营投入一线战斗,2营作为预备队。
在双方火炮接触后,经三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推进至约200米,随即发起全面冲锋。当冲进距敌约30-50米,靠近铁丝网的开阔地时。敌阵前都是没膝的深水,其中混杂乱草,使得官兵受阻,伤亡过半。1营营长罗顺辅、3营营长黄永南、3营副营长丁子良及700多名官兵负伤。而我2连连长李金标、第7连连长姚顺久、重机枪3连连长肖镜光及排长以下官兵418人,均壮烈牺牲。当时战火纷飞,直到攻克密支那之后,才将这些战友们的遗骸,安葬于密支那城郊的中国烈士陵园。
由于日军的阵地工事坚固,其掩体上盖均以铁轨架成。我右翼的89团,也同样伤亡惨重、不能前进。随即停止攻击,与敌对峙。
一天黎明时分,天下大雨,有敌9人潜入我部指挥所附近侦查,被我(时任团部上尉副官)察觉,敌人随即开枪并乱扔手榴弹。我即率特务排和通讯排进入阵地,并进行猛烈还击,并辅以一营重机枪连的侧面扫射。不到10分钟,全歼了来犯日军。检尸时,发现是日军上尉平洋秀雄带领。后来,敌人偶尔骚扰反击,再不敢越出阵地。
血战攻克密支那
在相持的两个月中,我军不时采用小群轰炸和俯冲扫射,并辅以4.22(英寸)的重迫击炮,专事对敌阵地的浸透摧毁。我们的75山炮和115榴炮,以及炮12团的155重炮(射程40公里),加上机场高射炮拆下脚架当平射炮用。敌人凭借坚固工事,仍然负隅顽抗。
后来,我军炊事员往前线送饭时,被敌人击伤。为掩护炊事员,挖交通壕前进送饭,给了我们启示。于是团里就采用夜间挖壕前进的战术,最后通过了敌阵铁丝网,直抵离敌十来米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一墙之隔,日军播放留声机,说话咳嗽声都能听见。”
1944年7月,新30师88团、89团与50师150团,发起总攻。我团(88团)沿铁路左侧和前线边界,亦借交通壕前进之利,跃出阵地猛攻。此时,日军的打靶场阵地工事中,以轻重机枪侧射我军。88团3营副营长王大光(中央军校14期)亲率10名敢死队士兵,将集束手榴弹投入敌阵。日军将手榴弹扔回时,刚出(堡垒)枪口时就爆炸。里面的敌人全部被消灭了,敢死队也有3名队员牺牲,王大光也身负重伤。但这次突击,使得我1、3营官兵顺利通过了阵地。
“记得在肉搏战中,我方有2名士兵。一人刺杀了3个敌人,另一个竟刺杀5人。后来还被空运回国,受到国防部英雄式的嘉奖。”
经过83天的日夜激战,我们终于打通了这个滇缅公路要冲,消灭敌人18师团及53、56师团各一部共4000余人。我所在的88团,也伤亡惨重,全团2725人,有3位连长、7位排长及300多位官兵阵亡。另有2位营长、1位副营长和12位排长及1050名士兵,都有不同程度的负伤。 我们的英勇和热血,也换来了各方的赞誉。英美盟军伸出大拇指夸赞我们:“中国OK!”而事后日军战俘也供称,“日本对中国军队,只能是1比1的对敌。而日军对美军则是1比3,对英国军队则是1比6,若对印度军队则是以1对9。”
进军南坎势破竹
1944年9月,我们攻克密支那后。新22师和新38师,已先后攻克卡盟和孟拱两个日军的重要据点。我们新30师全部投入渡河准备,将橡皮船全部结合起来,搭成一条可载重30吨的车辆通行的浮桥。全师度过伊洛瓦底江后,在沿江北岸的大橡树林中,伐木自建临时营房,补充整训约两个月。
在50师和14师(原属滇西远征军,应史迪威要求于6月中旬增援缅北,加入驻印军序列——博主注)空运来到印缅战场后,驻印军扩编为新一军(辖30、38和50师)和新六军(辖14、新22和青年军207师),分别由孙立人和廖耀湘升任军长,原军长郑洞国升任驻印军副总指挥。我们新30师奉命向南坎1033高地进军,从密支那的城市战转为丛林山地战。 与日军经过3昼夜的激战,我们夺取了1033高地的三个腹心阵地,夺取了一排敌人纵深阵地。88团副团长胡英杰率第2营迂回至1033高地西面,对高地形成包围并切断了南开公路。随后,新30师90团也进入进攻位置。在师长的攻击命令下达后,我们与敌激战一昼夜,夺取了1033和1013高地,消灭日军两个加强大队,缴获轻重机枪25挺,步枪250余支,并烧毁了一辆敌军的装甲车。我军有轻微伤亡,但最痛惜的是,90团2营中校营长王礼宏(黄埔14期),在此役阵亡。 在我们拿下南坎这两个咽喉高地时,新38师和50师也攻入缅甸中部的八莫、(注:据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的不毛之地,就是今天的八莫。现在缅甸还有不少孔明庙,缅甸百姓对诸葛武侯十分敬仰)腊戍和新维等地。1944年末,我们沿南开公路前进,准备度过瑞丽河。 敌人将船只集中在北岸据点,(88团)团长乘坐轻型侦察机,经过空中侦察后,决定于第1营的前沿阵地,在瑞丽河的狭隘处强渡。此时,军长孙立人也来到我团指挥所表示同意。随即,我们利用竹林资源,砍伐做成竹筏,挑选了会水的精兵15人,组成泅渡先锋。
此时正值冬天,早晨还有薄冰出现。这15名先锋壮士,两手高举冲锋枪和衣服,在黎明前泅水登陆到对岸,向敌人发起攻击。我1营官兵,随即乘竹筏蜂拥过河,将敌前沿阵地摧毁,将集中在敌岸的船只放回南岸,以便让主力过河追击。这一仗,我军歼灭敌军300多人,击毙一名少佐,名松冈次郎。打了一个除负伤5人以外,全无一人阵亡的漂亮仗。
这为随后驻印军与国内远征军,在畹町芒友会师,奠定了良好基础。后来,随着中印公路和滇缅公路的全线打通,我们取得抗战胜利的局面,已经豁然开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