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谈川渝之争
11月上旬,自《南方人物周刊》推出《四川人是天下的盐》的报道策划后,“川渝之争”又成了四川和重庆两地民众议论纷纷的公共话题。重庆知名人士、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接受了记者采访。
谈文化,巴蜀文化肯定是重庆文化的渊源。巴蜀文化包容性强,越包容它就越容易扩展。贵州很流行的是川剧,不是黔剧,贵州人的话,和四川人的高度接近,我们说话,贵州云南都听得,所以巴蜀文化连着讲还可以是云贵川,所以说巴蜀文化非常非常了不起。 四川确实是湖广填四川,我们就是湖广填过来的,它本身就是一个移民省,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最后能够融合,结合成一种巴蜀文化,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我从来不说“我是重庆人,我不是四川人”,我不这么小气。我从小说我是四川人,讲四川话,听川戏,吃川菜,现在我干嘛改变我的身份!重庆就是从四川迁出来分家的,老大哥可以让小弟弟出来了,为什么小弟弟非要不认这个老大哥呢? 文化方面,巴蜀文化是个大一体,巴文化和蜀文化确实有很大不同,但这个影响不大。中国的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不一样,但不影响我们是一个国家。京戏,北京的京戏和上海的京戏,不会说它们是两个国家的,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巴文化,比如说重庆,它两江汇合,有更多的山,地方的码头文化已根深蒂固了。而四川是个盆地,是天府之国,是锦官城,显然它的文化来讲,底蕴更深。因为它的物产比较丰富,历史上自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来,丰衣足食。衣食足,而后文化深,所以在底蕴上,巴文化有不如蜀文化的地方。重庆要跟四川比文化底蕴,比文化历史,那绝对赶不上。 但重庆的文化有它独特的地方,那就是来自于它的码头,有大量的船工和码头工人,他们长期以来不像平原那样,生活那么丰易,因此,他们一直要靠打拼,所以重庆人要显得彪悍一些.要耿直一些。这都是文化造成的。 所以说这两个文化有它很不同的地方。但如此不同的地理环境,他们居然能够走得这么近,那就是过去他们的通商、文化交流,都做得非常的好,我想现在没有必要把它隔断。 西部目前最能够突起来,带动西部发展的,就是成渝西部走廊或者成渝高地。自从成渝铁路修通这50多年以来,沿途星星点点出现了许多中小城市,这个过程如果串起来,这就是一个线。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明确:成渝两家首先一定要合作,然后再竞争。合作就要分工,我经常呼吁,四川强了,重庆不要去争。 反过来,我们重庆强大的东西,你四川老大哥要表现出姿态。只要有一点聪明就明白,重庆、四川争老大干什么?两个是一起的。小兄弟不要太偏激,老大哥要多包容。 有重庆人说,我们不要叫川菜,要叫渝菜,这个话也有它的道理。但是我觉得上海的京剧,我们叫它浦剧,没有必要吧。 我们要强调包容。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成为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领先高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川渝两地的人都好。如果两地关系紧张,重庆的车跑到成都去,做一个小动作,成都的车到重庆来,我们也做一个小动作,这就太没意思了。 别小看文化,文化要反作用经济的。报纸老是宣传“我是重庆人。和成都不相干”,那就会掀起狭隘的地方情绪。 (据《南方人物周刊》北方/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