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5|评论: 3

寄语川渝的朋友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30 15:17 | |阅读模式
寄语川渝的朋友们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luohongencode("标题:寄语川渝的朋友们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遂宁大坡主人


    四川人不大团结,根子就在于内部的‘窝里斗’十分严重,四川人窝里斗性格的劣根性,像跳动在四川人血管的血液一样,无时不在四川历史中流淌。
    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演绎,揭开四川人窝里斗的序章。由于受楚人的压逼,巴人的政治中心从清江流域进入川东地区,逐渐向西转移,于是,便同以川西作为统治中心的蜀国产生了厉害冲突。两国为了争城夺野,屡战不已,冤冤不解。蜀国与巴国争斗正酣,内部窝里斗又频频发生,镇守东北的王室宗臣苴侯,私自与巴交好,蜀王为此征发大军,前往问罪,苴侯抵挡不住,于是东奔巴国,巴蜀之间的内斗火拼,谁也制服不了谁,而在四川盆地又找不到一个中间势力来为之协调勾兑,于是,苴侯便同巴国一起求救于秦,想借秦人的力量讨个公道,没料到秦人早有吞并巴蜀的野心,正苦于找不到借口,在苴侯和巴国的请求下,秦军堂而皇之的开进巴蜀,利用巴蜀之仇,坐收渔人之利,最后,蜀国灭亡,巴国也在劫难逃。
    在从汉至明的历史上,四川发生了外省‘七豪’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祥,明玉珍,张献忠入据四川,称王建号的事件。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章太炎认为,四川‘天险固可恃,乘乱资枭渠’,要不是四川人自己的窝里斗,凭着‘瞿塘铁不逾’的天险,无论如何这七豪是不可能打进四川的,称王称霸的。
    有感于四川历史上的这段深刻教训,章太炎在一首五言诗的最后,劝告四川人说;同室勿相斗,相斗利豺狳。对四川人来说,这是何等刻骨铭心的金玉良言!

    ")
    </script>
复制代码
标题:寄语川渝的朋友们

作者:遂宁大坡主人


四川人不大团结,根子就在于内部的‘窝里斗’十分严重,四川人窝里斗性格的劣根性,像跳动在四川人血管的血液一样,无时不在四川历史中流淌。
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演绎,揭开四川人窝里斗的序章。由于受楚人的压逼,巴人的政治中心从清江流域进入川东地区,逐渐向西转移,于是,便同以川西作为统治中心的蜀国产生了厉害冲突。两国为了争城夺野,屡战不已,冤冤不解。蜀国与巴国争斗正酣,内部窝里斗又频频发生,镇守东北的王室宗臣苴侯,私自与巴交好,蜀王为此征发大军,前往问罪,苴侯抵挡不住,于是东奔巴国,巴蜀之间的内斗火拼,谁也制服不了谁,而在四川盆地又找不到一个中间势力来为之协调勾兑,于是,苴侯便同巴国一起求救于秦,想借秦人的力量讨个公道,没料到秦人早有吞并巴蜀的野心,正苦于找不到借口,在苴侯和巴国的请求下,秦军堂而皇之的开进巴蜀,利用巴蜀之仇,坐收渔人之利,最后,蜀国灭亡,巴国也在劫难逃。
在从汉至明的历史上,四川发生了外省‘七豪’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祥,明玉珍,张献忠入据四川,称王建号的事件。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章太炎认为,四川‘天险固可恃,乘乱资枭渠’,要不是四川人自己的窝里斗,凭着‘瞿塘铁不逾’的天险,无论如何这七豪是不可能打进四川的,称王称霸的。
有感于四川历史上的这段深刻教训,章太炎在一首五言诗的最后,劝告四川人说;同室勿相斗,相斗利豺狳。对四川人来说,这是何等刻骨铭心的金玉良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5-12-1 16:15 |

看看我们的成渝论战,是不是和台湾的选举有雷同之处?

向对方抹黑、给自己贴金,说实话,成都重庆谁又有绝对的优势??我们不要自己内讧,到时候西安昆明得利,大家悔之晚矣!

发表于 2005-12-2 09:18 |
好贴不顶枉为世上走.

发表于 2005-12-2 12:21 |
[em01]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