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89|评论: 38

民国时代火车如此豪华【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组关于民国时代来往于南京和上海之间豪华专车的照片,难以想象,在几十年前的48年,其豪华程度一点不属于现在的动车组。


20101172216292120990.jpg
1948年,南京下关车站,新建成的车站外观相当宏伟,不过往来旅客并不多,与战争时期的拥挤状况不可同日而语。

20101172230426332873.jpg
1948年,沪宁豪华专车美仑美奂的外观,停在车站时,十分惹人注目,这是民国火车车厢制造工艺的极致表现。

20101172232112588733.jpg
1948年,京沪线(沪宁线)火车的头等车箱,舒适的座椅,雅致的内部装潢,超过49年后的软座车箱。                                                                                                                                                                                                               
                                                                                                       

20101172232594798358.jpg
1948年,京沪线的二等车箱,就短程旅行而言,仍然是相当舒适的乘车环境。

20101172234118502810.jpg
沪宁豪华专车上漂亮的餐车,配备了西式的吧台。

201011722355372653.jpg
沪宁豪华专车会客室,用灰色大理石做成的桌面,坚固又典雅,有意大利的风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國的流行是完全跟世界同步的,
歐美最先進流行的事物,上海幾乎都是同步流行,比東京還快,
民國跟世界最先進地區的差距是很小的,
跟世界文明拉開完全是解放後的事,

毛時代的水準跟民國根本不能比,完全的退化至少二十年,
大陸直到1980年代後期才勉強回到民國的水準!!!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三十年代的大连火车站和大连港码头

201011872525615.jpg

201011872539500.jpg

201011872551963.jpg

2010118726444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謊言可以欺騙一時,但是真相遲早會扯破謊言,

毛時代才是真正的一窮二白!!!

发表于 2011-7-1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有趣

发表于 2011-7-18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 错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7-18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郁2011-06-21 19:13该不是忽悠吧·痴呆也不会相信解放前·人人都能坐上这样的豪华车。

eonian2011-06-17 23:0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古如此!


我也在想,解放前都是些什么人能坐上这样的火车。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乐天神 发表于 2011-7-18 12:37
程郁2011-06-21 19:13该不是忽悠吧·痴呆也不会相信解放前·人人都能坐上这样的豪华车。

eonian2011-06- ...

有图有真相,普通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所谓的一穷二白,连火柴也不会生产???????????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7-18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aifeiniao 发表于 2011-7-18 12:40
普通人。

农民,工人能坐上吗?你就能肯定那火车是当时中国自己自制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乐乐天神 发表于 2011-7-18 12:44
农民,工人能坐上吗?你就能肯定那火车是当时中国自己自制的吗?

呵呵,你给个农民工人不能坐的证据。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了,在几个农民领导下,

脚上的牛屎是高贵的,大家互相欣赏脚丫子上的牛粪~

这种豪华的东西,砸个稀巴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他早該是世界第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解放前,中国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发表于 2011-7-1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才做的起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www.kt1210.com 发表于 2011-7-18 13:00
有钱才做的起

要车票钱:D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7-18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城内的小火车(民国南京)
时间:2006年05月07日04:05 我来说两句(0)     

有奖评新闻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清代末年,作为长江水路码头的下关,到南京城里闹市区交通极不方便,恰逢清廷即将在南京举办大型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为便利交通,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两江总督端方,奏准朝廷,动用了藩库银四十万两,自下关江边筑一铁路入城,直抵中正街(今白下路),委江南商务局总办王燮任工程总办,聘英人格林森为总工程师,于当年10月20日动工,次年12月告成。
宣统元年(1909)正月,正式通车营业,全长7.3公里,定名为“宁省铁路”,后又改称“江宁铁路”。国民党执政时期,易名为“京市铁路”。但南京人习惯称其为“小火车”。其实,这条铁路不论是钢轨、轨距,还是机车、车辆、都和沪宁铁路设备并无两样,只因仅限在市内行驶、线路短、站间距离短,所以才有“小火车”之称。市内走火车,在当时可以算是南京一奇。
  当时小火车的走向为:起点于下关江边(今三号码头,有说中山码头),跨惠民河、经栅栏门,从金川门入城,然后驶向三牌楼、丁家桥、天量庵(今鼓楼),再东拐至北极阁南麓和两江师范学堂后墙,跨珍珠河,在今太平北路东侧折向南,走督署衙门(今“总统府”)东墙外到中正街(今白下路)为止。沿线设有江口、下关(今下关车站附近)、三牌楼、无量庵、督署及中正街六个站。其中督署站相继更名为总统府站、甾守府站、督军署站、上将军署站、国府站、维新站、新国民站,解放初改为长江路站。
  有关小火车的站屋建筑,以江口与中正街两站为佳,尤其是江口站,双层洋楼,巍巍卓立于江岸,下层候车室以花磁砖铺地,这在当时已属相当高级罕见。附近还建有水塔、煤台、打水房、机车库等。至今下关仍有“龙头房”这一地名。宣统二年(1910),举世闻名的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开幕,于是又在丁家桥(劝业会场址)加筑支线一条,专向会场运送物品,并在会场大门前增设一站(初名劝业会站,后改为小家桥站),当时小火车“每月载运旅客数十万人,实为该路创办以来空前之繁盛时代。”
  那时小火车在市内运行。每日数趟,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南城北交通不便的状况,给南京市民和往来客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乘一站仅十文钱,还可带货。这与当时主要交通工具马车相比,既经济又迅速,营业状况较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由上海乘专车来南京,随后乘小火车直抵长江路站下车,换乘马车进入临时大总统府的。
  民国定都南京后,小火车线改称京市线,已运行近20年的小火车,此时线路、机车、车辆已很破旧,加上从民国12年(1923)起南京有了公共汽车,班次多,设站也多,比乘小火车方便,相比之下,京市线管理差、车速慢,车厢既脏且破旧,营业状况远远敌不过公共汽车,经常入不敷出。
  1936年3月,南京市政府决定将京市铁路自中正街向南展筑,经八府塘、淮清桥,跨秦淮河,过白鹭洲和武定门内侧,到门东石观音庙而连城墙,更辟雨花门出城,至养虎巷口与江南铁路接轨,线路延长了3.8公里,全线长15.1公里,于当年7月竣工。9月8日试车,沿线增设武定门站(白鹭洲公园南大门外西侧)。由于接通了江南铁路,南京至芜湖的列车改由下关江口发车,客货运量增加,京市铁路始有转机,当时南京街头曾传唱一首金陵竹枝词:扬子江头看落霞,秦淮河上响鸣蛙。乘车直入华灯市,风鼓铁轮送到家。唱的就是当时沟通下关与中华门之间的市区小火车。然而,时隔不久,抗日战争爆发,继而南京沦陷,京市铁路由伪政权接管,受命于侵华日军之华中铁道株式会社。此时,江口站设施大多毁于战火,则以下关站为起点,并在下关、三牌楼间加筑一支线,为其军用仓库的专用线,增设成贤街乘降所,专为运送伤病员用,又设中山东路乘降所,专供明故宫机场装卸汽油、弹药用。客运则每天不定时的只往返三四次,仅是维持现状而已。且日军对路基、枕木等设施,只知占用,不谋修缮,“以致破坏残缺,几不成路。”
  抗战胜利后,京市线已是满目疮胰,市府无力解决设备改进的经费,小火车票价从1946年1月至1948年8月调整了14次,仍是每况愈下,连年亏损,加上路基年久失修,枕木腐朽,车辆破烂不堪,以致事故迭起,1946年7月到次年10月,就发生重大事故16起,1948年9月和10月先后在北极阁山麓和雨花门外连续发生列车出轨颠覆事故。笔者就曾亲眼所见三牌楼站列车出轨砸死路人的惨状,造成多日堵塞,当时市政府对此深感头痛。
  解放后,小火车也得到了新生,人民政府对铁路进行了道床整治,更换不合格钢轨,加固危险桥梁,定期保养,小火车又发挥了效用。后因宁芜线路复轨,并在城外绕道改线进入下关;1958年11月,铁道部复修成由尧化门到中华门的沪宁、宁芜联络线,小火车已无存在必要,乃同时将小火车线路轨拆除,至此,延续达50年之久的小火车遂正式结束。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7-18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中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难怪人称中国是“万国机车博物馆”。据现在可以查到的资料,从英国进口的有1892年制造的Double,Bershire型(比谢尔式)机车等。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7-1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aifeiniao 发表于 2011-7-18 15:22
高考制度使教科书成了中国孩子们的“圣经”,但如果有一天,当他们发现圣经的一部分正让事实埋藏在白纸 ...

我并不是说解放前什么也造不起。
火车的机车是全靠进口的。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7-1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中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难怪人称中国是“万国机车博物馆”。
据现在可以查到的资料,从英国进口的有1892年制造的Double,Bershire型(比谢尔式)机车等

从美国进口的有1897年制造的American型机车等。
来自日本的机车有1936年制造的Decapod型机车等。

从比利时进口的机车有1901年制造的6-wheel Switcher型(六轮式)机车等。

从德国进口的机车有1910年制造的10-wheel,Compound型(复合式)机车等。

从法国进口的机车有1902年制造的Mogul型机车等。

从俄国进口的机车有1909年制造的8-wheel Switcher型(八轮式)机车等。

从捷克进口的机车有1936年制造的Prairie型(草原式)机车等。

从瑞士进口的机车有1939年制造的Consolidation型(团结式)米轨机车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车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制造机车是当务之急。由于当时的铁路牵引动力还是蒸汽机车,机车的制造即从蒸汽机车起步,沿着仿制旧型,改造旧型,进而自行设计新型机车的道路,循序渐进。
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代号JF。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34mm。这种机车随后成批生产,到1960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455台。

1956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试制出第一台胜利型客运蒸汽机车,代号SL。构造速度11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18mm。这种机车到1959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151台。

1956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在解放型机车的基础上,又进行现代化改造,设计了建设型干线货运蒸汽机车,代号JF,并于1957年试制出第一台。该机车性能有了较大地提高,达到较先进的水平。构造速度85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3337mm。建设型到1988年止,共生产1916台。

1957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对胜利型机车进行现代化改造,设计了人民型蒸汽机车,代号RM,并于1958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试制生产。该车构造速度11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3252mm。建设型到1966年停止生产,共制造258台。

1956年9月,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台蒸汽机车终于试制成功。当时定名为和平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