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以“立山老母”闻名的 佛教圣地“立山寨”位于仪陇县城以东140公里的立山镇的东北,素有“小峨眉”之称。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及太太宋雨哲2008年5月到此考察。它孤峰独起,海拔达793米,是全县116座山峰之冠。它东靠紫山梁,南接九阳山,西临千丘旁,北衔大石坎,群山簇拥,如巨人屹立于群童之中。
立山寨雄峙高拔,东睹平昌望崇,南望营山太蓬,西眺仪陇金城,北窥巴中友风,四周险要,只西南一条小道直通寨顶。整个山寨,古柏、黄荆、马桑夹杂生长,枝叶茂密,遮天蔽日,远远望去,活像一颗特大的绿色绣珠滚落人间,给仪陇的山光水色嵌上了翡翠般的宝珠。
从仪陇的立山镇或平昌的响滩镇或巴中的鼎山镇都可以到达立山寨,到达寨下,沿石梯攀登上行至200米处,有一高达6米多的大青石挡住游人去路,石上有一洞,人称“穿岩洞”,形似圆镜,直径尺许。据说从洞口可通向山岩。绕过青石继续前行100多米到达寨顶,首先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一滚龙抱柱的六角亭。憩息片刻,然后攀石阶十步便来到立山圣母庙,庙宇坐东朝西,华丽壮观,山门外一对坐式石狮排列左右,石狮背脊上各竖一根红圆柱,构成庙宇正门的主干,门楣上悬挂一匾额,刻着“通明殿”三个金色大字。庙内有一方石板铺就的天井,以前庙中方丈在天井的窿眼里养了一只大铜龟,据说寿命活了百岁以上。天井两旁是厢房,木栏相连,清幽古雅。正殿中央一尊用樟木雕的立山老母像,高达1米多,手脚能攀动,身着布衣,坐在椅上,慈颜笑容,神彩奕奕。其余神像全系泥塑。庙外岩旁有一水井,常年不涸,人们迷信是“仙泉”,过去上山取“仙泉”者基众。庙周古柏密布,状若莲花,把“通明殿”隐匿在花蕊似的绿荫丛中,风景十分宜人。
立山寨地势高峻,群山环抱,受低温和冷空气的影响基大,若值隆冬季节,往往冰封雪盖,一夜之间绿裳换成银装,白雪辅满山头,数日不易溶化,每当大雪初霁,日光照射山峦,积雪开始解装卸甲。几天之后,四周群山恢复成绿衣翠服,唯独立山寨仍披着白雪织成的外衣,在日光下亭亭玉立,同蓝天媲美,和群山争艳,成了独具一格的胜景。因此,“立山霁雪”在历史上被誉为仪陇八景之一而载入《仪陇县志》。清代进士胡辑瑞诗云:
闻道立山顶,天空玉桂扶。
春深残雪在,地迥一尘无。
此景高寒最,何人心迹俱。
仙灵应笑我,只作卧游图。
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得道日),其实从十八日开始,立山寨车水马龙,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会前来烧香拜佛。传说,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种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观音又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当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位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