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谈大学生自主创业
http://www.sznews.com 2009-02-18 09:25 深圳新闻网 【字号:大 中 小】
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仍未就业的毕业生有150万人;2009年更有610万大学生毕业。广东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3万人,历年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约10万人,加上从内地来广东求职的大学毕业生约50万人,2008年下半以来,各地招聘会人满为患、一职难求。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压力很大,已成为和农民工就业同等棘手的社会问题潜在“导火索”,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些人开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药方,幽壹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大学生创业看上去很美,尤其是有美国盖茨等人那样,还没毕业就开始创业,更是被一些人树为榜样。然而我觉得不管盖茨们多么成功,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和美国的国情、文化的巨大不同。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从小就培养孩子们自己创业的商业氛围,也没有那种社会环境,各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机制还相当不健全。中国的高校,主要还是讲究学习知识,商业氛围十分薄弱,在这样的环境下走出来的大学生,要面对社会的残酷竞争,有多大的成功可能性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卜一毕业就去创业,无异于是叫他们乱花父母的钱,又或者拿自己的青春去豪赌(举债),这是相当谬误的。大学生创业的资金从哪里来?父母?做为父母,供他们读书已经耗费了大量的金钱,难道还要再拿一大笔钱去给他们烧?贷款?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固定资产,哪什么来抵押?拿明天来豪赌吗?融资,找风投?这恐怕只有极少数精英才能搞到。
幽壹认为:鼓励大学生走创业之路,以辟开拥挤的求职就业之路,这看上去很美,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是“说易行难”,不太现实。试问刚从校园里出来的大学生们,有多少社会经验?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没有社会经验而谈创业,可以说基本是痴人说梦,成功的概率相当低。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政府和社会根本不应该盲目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创业(当然少数确有能力的精英人才是要大力扶持),不能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简单去推回给大学生自己。政府和社会理应承担起重任,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面等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其实现在大学生就业主要还是“患不公”,这甚于“患就业难”,主要是指少部分学生通过家庭关系获得就业上的潜在优势,先于比自己条件好的学生走上好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公务员岗位),这才是大学生就业容易出问题的关键。
极少数精英学生的创业成功,也很可能是有家庭背景的,这些并不能作为“典范”推广。冒然鼓励大学生创业是极不智的行为,最终将害到学生。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社会经验极其溃乏,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微小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很可能一毕业踏入社会,就将面临人生的一大挫折,如果留下阴影的话,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也未必是好事。
总之,当前大学生就业是很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乱开药方,也不意味着可以盲目鼓励大学生们自主创业,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还是慎谈大学生创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