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图中这个小石桥是1970年左右我们村子里的村民修的。石头就产自我们村后山上。石质硬且成材。是村民用所谓牛子从山上拉下来的。所谓牛子,是用一颗百年生的大树根部做成的,长约10多米,像船的形状,底部椭圆,中后段上部削一平台,桥墩或桥面等巨石就放在上面,用大绳系牢。牛子前中后部均有人左右掌舵。前方有数十人拉纤。上坡吃力,下坡危险,村里一大嫂就是下坡路上摔了一跤,牙齿掉了几颗。沿路中间挖一水槽,浇水以润滑之。修桥的能工巧匠们晚上在村里喝酒拉二胡唱川剧。就是那个时候知道了莲花落,晓得啥子叫文艺节目。我父亲让我拜石匠的大师傅为保爷。后来我们两家人频繁走动,非常融洽。后来念高中时,在路上碰到了保爷,已经老了的他见到我仍然非常高兴,非拉我去他家不可,原来他割了点肉回来,炖了给我吃。好心的干爹贤惠的干妈都过世了。一切都仿佛在昨天啊。此是后话。那桥取名为“飞跃桥堰”,名字就刻在在桥墩上部。从右边往左边读,就是“堰桥跃飞(要飞)”。村里人都说这个名字兆头不好。但,这个桥存在了超过40年,至今还很牢固结实的架在河上,石头一点风化的迹象都没有。老了以后,写部长篇,记录一下老家数十年的人与事,当是非常值得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