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营造江油的“李白故里”文化氛围 江油是中国甚至世界诗歌史上传奇人物大诗人李白的故里、是李白成长的摇篮、是李白诗歌的沃土,是当今世界最能集中表现李白文化神韵的地方。这些年来,江油市委、市政府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李白文化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更加系统、亮点纷呈。为进一步深化对李白文化这一宝贵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建议:
一、把江油主动融入“九寨门户,蜀道咽喉”的旅游发展大环境。城市文化品牌和符号应成为城市的特色文化,李白塑像和邓小平题字“李白故里”座落在不当道、不醒目的地方,起不到应有的对外宣传作用和特色标志作用,没有能够表现出李白文化作为江油地域文化的主体地位,建议将这一独特的城市符号题字和雕塑放在醒目的位置,成为李白故里的精神坐标,向中外崇慕李白、向往“九寨天堂”和其他过往江油的人们展示和宣传。
二、建设和发展李白故里特色的“广场文化”,从形式上体现“李白故里”。广场是是城市的“客厅”和“眼睛”,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灵魂,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我市城中心“太白广场”无“太白”,中坝剧场的城市雕塑也是求同的“艺术人体”。建议建设和规划部门要在今后的城市建设规划发展中,注重规划与文化相融合,特别是在“明月新城”建设中,大力规划和建设特色文化广场、李白文化长廊,使城市的文化含量不断增加。
三、加强李白故里公共艺术的引导和建设,营造“李白故里”文化宣传氛围。城市最重要的是要靠自身形象去展示、去“说话”,自身形象展示要借助现代公共艺术。公共艺术通过两种方式展现:户外景观、标志性建筑、纪念性建筑和星级酒店、上规模档次饭店的户内装饰。虽然我市一些酒店、饭店内饰很有文化意识和品位,但还缺乏科学规划、系统策划、整体包装和全面引导。无论是城区户外景观还是室内装修都可以聘请专家进行高端策划、设计,让李白文化越来越突出,力争让雅俗共赏的李白文化浸染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四、大力实施“李白故里公益文化广告工程”。 江油要体现 “李白故里,华夏诗城”的独特文化魅力,让世人从文化视角了解和熟悉江油,就要精心挑选和策划一批构思精巧、样式新颖、画龙点晴、引人遐思、反映“李白故里,华夏诗城”内容的公益广告,高标准、高质量的策划和推出一批公益广告,让这些都成为李白故里诗意生活空间的亮丽风景。
五、支持《太白文学》建设,努力营造“华夏诗城”氛围。“华夏诗城”中的“诗”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市有以当代优秀诗人蒋雪峰为代表的“三剑客”诗人群体,有江油作家协会及其创办的《太白文学》刊物和网站,建议:政府加强对江油作家协会及其《太白文学》杂志、网站建设的支持力度,纳入江油财政保障,让《太白文学》随李白走向全国、全世界,为“诗城”培植肥沃土壤,让“诗城”名副其实;建议借助我市作家协会,联系四川作协、中国作协等文学社团,建设“中国(四川)作协江油创作基地”,以此构建“李白故里、华夏诗城”的精神支撑体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精神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树立由此带来的城市文化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