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92|评论: 32

[草根·播报] 消水镇张国华:我是农家的孩子,读完大学我要回乡创业

  [复制链接]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1-8-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尽管家里很贫困,但生活的磨砺不曾让他失去笑容。8月1日中午,记者在营山县消水镇见到已被四川农业大学录取的张国华时,他一脸笑容,显得非常沉稳和自信。张国华的理想是,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要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家贫志坚
  农家娃考上大学
  记者到达营山县城后,乘坐一个半小时的汽车,才抵达消水镇。给张国华打完电话,得知还需乘坐摩托车行驶20多分钟,再走10多分钟的山路,才能够看见他家的四间土墙瓦房。尽管是一大早就出发,记者到达黑马山和太蓬山之间的张国华家时,已是中午时分。张家位于半山腰,听说有记者到来,张国华的妈妈刘桂英早早就等在村头。
  张国华今年20岁,是家中的老大,还有个弟弟在读高二。今年高考,张国华以文科536分的成绩被四川农业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录取,但拿到通知书的那天,全家人就一直在为学费发愁。张国华的爷爷、奶奶都已八十高龄,常年疾病缠身,母亲刘桂英有严重的贫血病,父亲张申权一直在外打工,常因有断指残疾屡次被工厂拒之门外。
  因为地处大山腹地,贫穷一直是这个家庭挥不去的阴影。所幸的是,全家人并没为此而丧失信念,虽然时常为钱发愁,却没有因为钱的事情吵闹过。张国华说:“每次我去上学,爷爷、奶奶都会哭着送我出门,他们总是叮嘱我,好好念书,大学毕业后回来带领乡亲们致富。只要是我说学习需要,家里再困难,也会为我节省出买书的钱。”
  乡情难舍
  想回农村干事业
  记者到达张家时,张国华还在给家里的稻田抽水。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国华懂事较早,父母不清楚他进县城后的学习情况,言谈中更多的是他在家里的表现。刘桂英说,每年放暑假,张国华兄弟俩都要去夹黄鳝,但家里人舍不得吃,卖黄鳝的钱全部成了哥俩的学费。此外,张国华还要帮着家里插秧、打谷、割麦子、背红苕等。张国华越是懂事,刘桂英越是揪心:“农村的生活太苦,我们都盼着他考上大学后去城里生活,可他说以后还要回来做事。”
  对于母亲刘桂英的担心,张国华有自己的想法。“我是农民的儿子,常年在农村生活,看到很多果树结的果子明明可以变成钱,却因为交通不便卖不出去而烂在地里,我感到特别心痛。很多城里卖得很贵的蔬菜,我们老家的人却拿来喂猪,这都是信息不畅造成的,我的理想是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改变这种局面。”张国华说,有人在黑马山开办矿泉水厂,生意很红火,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在农村也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他之所以报考农业大学,为的就是以后能够回报家乡。
  在张家的菜园里,记者见到了苦瓜、番茄和茄子等常见蔬菜,与周围邻居种的蔬菜相比,张家的菜长得好一些。“民以食为天,当农民就不能离开土地。”张国华的爷爷告诉记者,张国华对农业特别感兴趣,村里一些人觉得这孩子长大了没出息,可他不这样认为,他一直支持孙儿回乡创业。
  全家焦心
  大学学费没着落
  张国华特别爱笑,他在营山中学读书时担任班长,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他还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是学校的“活跃分子”。不熟悉的人认为他生活得很舒适,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张家唯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黑白电视机,这是爷爷7年前半价买的“二手货”。他的衣服大都是亲戚给的,如果父亲打工挣了钱,或许过年能穿件新衣服。读高中之前,他一直没出过消水镇,不知道营山县城是个啥模样。
  “家里现在还欠贷款4万元,我真不忍心再向父母要钱。”张国华说,6月29日,表哥邀他去福州打工,可刚出门两天,得知母亲病重,又回了家。如今,6000多元的学费,已成为全家人最大的心病。
 
  贫困生档案
  张国华,营山县消水镇人。
  家庭情况: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有八十高龄的爷爷和奶奶(常年疾病缠身,每年的医药费超万元),弟弟还在读高中。家里尚欠贷款4万元。6000多元的大学学费,是全家人最大的心病。
  毕业学校:营山中学
  高考成绩:文科536分,已被四川农业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录取。
  人生宣言:在农村也可以干一番大事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8-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我的老乡给力,您可以早点争取助学贷款,还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申请社会救助。最主要的是您要人贫志坚,多多争取勤工俭学的机会,一定会有更多的办法、、、

发表于 2011-8-4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个别现象,这种情况现在很普遍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也不管管。。。哎。。。


记者很給力   。。。哪里的记者啊?

发表于 2011-8-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此帖,不由想起在90年代,儿女都上大学的情景,特别是儿子2001年,收到西南石油学院录取通知书时的高兴样子,我当时的心情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的是几千元的学费患愁,在家东并西凑找齐了第一年的学费,最后三年都是欠起的,到学校招聘时我们才借齐后三年的学费交了,如今儿子以在重庆中石油工作以有六年了,现在想起很值得让我难忘。

发表于 2011-8-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家的孩子有出息,支持!

发表于 2011-8-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哈!希望能渡过难关!!!

发表于 2011-8-4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

发表于 2011-8-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营山老乡,又是川农校友,我得顶呀。
尽量准备好生活费,学费到学校再想办法吧。像这种情况,应该可以走川农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先到村、镇、县三级贫困证明开好,到学校后交到学院,以后生活费可以在学校勤工俭学,学费就助学贷款。

发表于 2011-8-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四年后,不知这贴能活四年不?

发表于 2011-8-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哎,这世界咋了?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8-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可以去申请“宏远助学基金”。具体情况到县教育局咨询。
好好学习,家乡人民期盼你早日学成归来。

发表于 2011-8-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8-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人的骄傲!:)

发表于 2011-8-6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主义好啊,过去穷读不起书,现在说国家富了,怎么还是读不起啊,不知道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啊,

发表于 2011-8-6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1.黑马山和太蓬山之间这个好像?
2.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川农大出来的毕业生出路不是很好的,农村孩子读书很不容易,如果4年花费出来没很好的出路还是自己掂量下,家庭赚钱也不容易,哪怕社会捐助,个人认为毕业后义务来偿还这个债务,而不是无偿援助,才能让这种支助走的更远,让这种援助能够长期下去,如果毕业家庭条件不好,又要偿还债务,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再面临搞对象,结婚生子,三思而行的吧
如果真的是有个勤奋的孩子,肯定更懂得会家庭着想,在社会也是好学上进的人,一面工作一边学习你也可以成才,
个人意见,不要拍砖

发表于 2011-8-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艰辛的成长路程!

发表于 2011-8-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柯帆 的帖子

支持

发表于 2011-8-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8-7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产业化的结果:穷人的孩子想靠升学来改变命运的路,被毒死了。

怎么办?
难道不读大学就不活人了吗?
珠三角的小老板70%没上过大学。但他们不仅自己的小日子有滋有味,每个老板还解决了百来号人的就业。
我们营山就很多只有高中文凭,早几年,他们在东莞和深圳福永沙井观澜一带做塑胶模具的技工师傅,现在,许多自己开了间模具加工房,三五个人,开始了创业之路。

发表于 2011-8-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男儿志在四方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