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舟曲县正在上马67家无证小水电站,均未经审批。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泥石流多发,居民称因地质构造改变房屋墙体开裂。舟曲招商局表示,大举修建水电是为了招商引资,至于负面效应可谓“微乎其微”。(8月3日央视)
刚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一年的舟曲正在建设许多水电站,这些水电站既无环评审批,也没有做地质灾害的审核。看到这则消息,令人愕然!招商局大包大揽帮助无证水电站上马,财政局惦记的是2000多万水电税收。然而,这是一笔糊涂帐,更是一笔荒唐帐!距离舟曲巴藏村只有不到3米的大容水电站,令村长深感不安。现在基本上80%的房子整个地基是塌陷的,地表沉陷的面积最大的地方有27立方米。为了蝇头小利,当地决策层对百姓安危漠然置之,不仅浪费了国家重建和恢复生态的巨额资金,更是把数万舟曲百姓置于危险境地!
从八十年代的森林砍伐,到近几年的开矿、大规模修水电站,舟曲的生态环境已经脆弱不堪,越来越频繁的泥石流就是大自然给舟曲的警告。有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兰州晨报就专题报道了舟曲县因水土流失而造成泥石流灾害不断。当时的报道称,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南舟曲县向来以山青水秀闻名于世,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舟曲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恶性变化,由此诱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而白龙江河谷是滑坡灾害分布最集中的地带,舟曲城区则是全县滑坡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大量事实表明,大搞水电站、工程建设、建设公路铁路、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导致地表变形,并产生滑坡泥石流,也是一年前在极端天气的共同作用之下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
一年前1000多名同胞罹难,国家耗费50多亿重建。如今有不少地方河床依然干涸,农房依然裂缝,农田依然塌陷,植被依然被毁。大灾之后,无论是当地决策层,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民众,都该扪心自问,或许本来可以改变灾害的进程,改变它的规模,改变它的悲剧走向,却终究没能改变这一切,悲剧已经发生过了。然而,今天,我们不能再踏时同一条河流,犯同样的错误,以至于后人复哀后人。
无论是国土,环保,还是地震、水利等部门,都不能对先上车后买票的小水电装着没看见,或看见了装着很无奈。对于违反环评、林业占地手续审批、地质安全评价等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必须严格依法查处,越快越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可以这么说,对于在生态地质脆弱的地区非法新上水电站,没有任何一家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打酱油”。如果视而不见,叹息摊手,那么因非法新上小水电导致严重后果,监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没有什么可侥幸的,也没有地方买到后悔药。
大办小水电,究竟是要钱还是要命?当地政府必须正面回应。水利要办,政绩要创,当以民生安全幸福第一为考量。而舟曲的水电开发已进入怪圈,巨额重建资金究竟有多少真正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民生支出?有没有转为小水电投资的部分?小水电投入的冲动在于税收算地方的,而生态破坏一旦引发了灾害则会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全部买单。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发展方式是非常不经济的,也是粗放和掠夺式的,无异于饮鸩止渴。小水电的疯狂才揭开冰山一角,后续如何应对,值得当地决策层的反思。舟曲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千万别等到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自然植被不复存在,水土流失难以逆转,一场暴雨挟带着泥石流滚滚而来之时,再来痛定思痛为时已晚!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20_21420.html
本人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