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117|评论: 72

有良知,有思想的她可能被和谐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4 12:33 | |阅读模式
这是柴静最后一个微薄,现在已经被和谐了。
@动车记者:我坚守不多,只为良知:昨晚半夜被“请”到了局子,大概的意思是叫我识相,后来用手机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无奈被屏蔽。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记者,跟你们玩不起。但是报道真相的脚步不会停止,因为这是媒体人的操守,我不祈求路上平安,但只是能少点阻碍。如果超过5小时没更新微博,说明遇害了


res03_attpic_brief.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2:37 |


说实话,柴静是我对央视中唯一敬佩的有良知,有思想的评论型记者。  


她因有良知,有思想的多次评论而被几上几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2:51 |

转:

http://lybbs.shangdu.com/simple/?t3241093.html


寻人启示:柴静,你真的消失了吗?人民在寻找你!《按语》柴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美丽的女记者,好几天没有在媒体上看到她了,博客也没有更新,昨天看到一则围脖,很是吃惊:“@中国秦火火:这是柴静在媒体上最后一次露面时说的话:“专制为什么必然倒台?那是因为专制制度不具有自我清洁能力,恶人不会自己退出,专制体制只能越来越肮脏,越来越臃肿;而民主,是具有自我清洁能力的政治制度,淘汰恶人的制度。所以能够持续发展”,背景是追问王锡锌九千亿三公消费,自此以后,柴静音信全无 ”。。。

另一个围脖这样写道:“]//@深圳全说:重要通知:柴静,稍微看点新闻的中国人都知道她,她已正式接手独立调查温州动车事故,承诺一定给所有中国人一个真相。她不仅言辞恳切,更可贵的是,她竟然为此付出一切:昵称改为了@动车记者,并且在微博里说:如果我因为调查此事而遇害,我的家人会把我查到的资料公布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2:53 |



现在资讯发达了,谣言也多了,希望能再见到这位有良心的记者!下面是她的一篇演讲稿:

我见过的人,我经历的事儿

柴静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着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多年前去援藏的。她说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离开西藏。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北京的一个旅店里头。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的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头里的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那是她三十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跟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嘛、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熊,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有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与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上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份饭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之后我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60多岁的男人说起了丰台区的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然后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睛。这个人十八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是想为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到,说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这个人说的就算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已经有很多挫折,你靠什么来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然后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他就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有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500块钱让他拿回家。他说我讲的这个故事给你听是要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2:57 |


柴静--[没底的杯子]--


有朋友约着写篇关于慈善的稿子,也不知道给哪儿用,让随便写。从感冒中挣扎着活下来的我写完作业,贴在这儿大家看看吧,呵呵。


山西孝义。
他开着几十万吨生产能力的焦化厂,没有环保设施。
村子就在离它不到50米的地方,裹在烟里什么也看不清。
空气里都是焦油的臭味,致癌物超标至少9倍。
他对着镜头满腹委屈:“光说我环保,怎么不说我慈善啊,这个村子里的老人,我每年白给他们六百块钱,过年还要送米送面。”
他冷笑:“当儿子都没有我这么孝顺。”


陕西西安。
他没有双臂,赤着上身,坐在大街上,用嘴叼着毛笔写:“漫道雄关真如铁…”
路过的人把一些硬币投进他脸前的纸箱里。
我跟他回住的地方,地方小的进不去人,里面都堆是他练字的书,纸和笔。他坚持穿上一件蓝色的衬衫才接受采访,他用牙穿上那件衣服花了十分钟,我在外面等着。
“我是农村人”他说:“农村的残疾人没有工作,也没有技术,只能干这个。”
“你多大了?”
“38”
“以后怎么生活呢?”
“不知道”
“你需要什么?”
他沉默了一下,说:“帮助我有尊严地活下去”


河南登封。
我推开那扇门,跟带路的村支书说:“走错了吧,这地方荒了很久了”
寒冬腊月的,院子里都是碎瓦和杂草,房子里的梁塌了半边,一件家具都没有。
“应该就是这儿啊”他也疑惑不定的。
我们转身出来的时候,从门扇背后坐起一个人“谁呀?”
9岁的小男孩就睡在门背后。脚底下是一只破锅,底下垫着石头,锅里烧着一些柴草。
他父母已经去世两年了。
“怎么不读书呢?
村长说“学校怎么管他呀,咱农村又没有孤儿院”
“民政一个月给多少钱?”
“30”他笑了一下“买方便面他也不够吃”
“村里不管吗?”
“怎么管,谁还能天天管?”村长指着锅:“这都是偷来的。”
小男孩低着头,一句话不说,把手伸在那口锅上,靠那点火气取暖。
村长叹口气,说:“你们中央电视台厉害,我看那上头老有捐钱的,看能不能呼吁一下,给他捐点钱,啥问题都解决了”


慈善,当然做比不做好,有做的压力比没有强。
但是,只谈扶贫济困,不谈怎么给弱势群体说话的权力,争取权利的权力,监督强者的权力,与强者享受同等机会的权力……就象往一只空杯子里倒水。
社会公正是这个杯子的底。
--------如果这个杯子没有底,要倒多少水进去?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2:58 |

转:

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底线  [读柴静博文有感]


读了柴静的博文[没底的杯子],感慨颇多.
什么是底线?底线是指人们最低的承受力.如果破了这个低线,人的精神就会崩溃,社会正常运转的体系就会崩溃.
杯子没底,筐是破的,桶是漏的......,政府是底线的维护者,是漏洞的修补者
,如果政府对此视而不见,那么,社会的根基就会动摇
领导是政策的制定者,设计者,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设计,还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设计呢?
曾几何时,我们先烈们为多数人生活的幸福而牺牲,
也曾有过,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口号,
可是什么人先富了呢?   1;官员2;奸商;3;娱乐明星 4; 欺行霸市的黑道5;偷税的企业主6;钻政策空子的先知先觉者
20%的人控制社会80%的财富,社会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有人说;当今富人为富不仁,
当今官员的贪欲无边,为什么会是这样?
重读一下夏衍的文章----包身工

我们呼唤建立和谐社会,可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是什么?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根基,
纵观历史,当社会的财富都到了少数人的手里时
,也许变革的的时代要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3:00 |


《谁会被驯养》 - 柴静

陆地上有148种大型食草野生哺乳动物,最后只有十四种通过人类的试验,成为家畜,而且清一色都出现在欧亚大陆,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是这些人,而不是其他大陆的人拥有枪炮,病菌和钢铁的重要原因。

这是饭桌上一直最富争议的问题-------是非洲或者美洲的人更笨吗?

为什么欧亚大陆的马能够驯化,但斑马不能呢?为什么我们能驯养出绵羊,但美洲土著不能把他们的加拿大盘羊驯一驯呢?非洲人哪哪儿都是河马,怎么没见有人用它犁地呢?十七世纪马从欧洲人定居地逃出来,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印第安人就兴高采烈地骑着它打猎了,那他们之前干嘛去了?

贾雷德在这本书里的解释是,这是安娜·卡列尼娜原则-----驯养的动物都是一样的,没驯成的各有各的不同,全世界得到驯化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同时具备以下特点,少了哪个都不成。

这几个原则看了让人挺感慨:

1 不能吃太多

也不能非吃肉不可,你吃得比主人还多还好,养你干嘛?所以象树袋熊这样比较挑食娇贵的就不行。

2 得长得快

人天天得吃肉挤扔呢。这样就把大猩猩和大象排除了,虽然他俩都吃素,绝对不挑食,身上肉也多,但谁有耐心等个十五年等它长大?

3 能被安排繁殖

有的动物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下性交,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对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兴趣强烈,想驯化它,印度有个皇帝养过1000头,全是从野外捉来的,想让它在圈养中繁殖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个猎豹兄弟在野外对一头雌性的追逐要花好几天,他们需要这种粗鲁的,长距离的求爱,不是在笼子里被策划的程式。

南美小羊驼是安第斯山脉的一种野骆驼,它的毛是兽毛中最细最轻的,虽然有金钱和名声的刺激,但所有想圈养繁殖它的尝试都失败了,就是因为它需要长时间的复杂的求偶程式,这在圈养中做不到,而且它们需要分开的睡眠区。

印加人只能把它赶进围栏后,剪完毛再放它走。

4 乖

不乖的,如非洲野牛,很快就长到一吨,臀大肉沉,爱过群居生活,它跟河马一样,其实挺合适当农家的大牲口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每年杀的人比狮子还多的话。

倒霉的非洲人费劲让斑马学着拉马车,但只要它长大一点,可比一般马凶多了,它咬了人是不松口的,被它们咬伤的动物园饲养员比老虎咬伤的还多,想要给它装上马鞍或者骑上去比登天还难,它还没法用套索去套,就算过套马冠军的牛仔也不行-------它有个万无一失的本事,绳套飞过来,它头一低就躲过去了。

5 麻木

有一类动物会对被捕猎作出强烈的反应,神经紧张,动作敏捷,立即逃走。

绵羊不到必要是不会逃跑的,但是你试着驯驯瞪羚看?-----几千年来,人们最常抓到的就是它,但从来没人成功驯化过--------它要么为了逃生一头撞上围栏上撞死,想放牧它?它一跳就差不多30英尺,跑起来每小时50英里。

6 乐于接受驱使

几乎所有已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他们的祖先都生活在群体里,有一种等级结构,比如一个野马群,里头一匹公马,六七匹母马,一些小马驹,公马走最前头,然后是母马A,后边跟自己的马驹娃娃,再后面是母马B,后边是它的娃娃……一个支配一个,依此类推。

每个马都知道自己在马群中的地位,在幼兽长大时,看到身旁的人,就把人牢牢记住。

它们会本能跟着一个起支配作用的领袖,乐于接受驱使。

群居动物在拥挤不堪的条件下也能长得不错,因为它们从来就习惯生长在密集的群体中了。

相比之下,独居的动物不能集中起来放牧,它们没有把人牢牢记在心上,也不会本能地顺从,非洲羚羊是地盘性的,见面就争斗,犀牛也一样。北美的加拿大盘羊也一样,跟咱们绵羊很多地方都象,只有一个方面,它们缺少一个特点“某些个体对另一些它们承认其优势的个体表现顺从”




发表于 2011-8-4 13:02 |
很喜欢柴静~~~~~

发表于 2011-8-4 13:04 |
柴进,我们需要你。如果你真的遭遇了不测,那么就让我们以。。。来报答你的离去。我帮不了你,亿万网民不答应让你离开。

发表于 2011-8-4 13:06 |
一个社会总有有良知的媒体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3:08 |
却把青梅嗅 发表于 2011-8-4 1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柴进,我们需要你。如果你真的遭遇了不测,那么就让我们以。。。来报答你的离去。我帮不了你,亿万网民不答 ...





我想遇害不大可能,但被失踪是可能的。。。。



在一个国家,讲真话也会产生“奇迹”









发表于 2011-8-4 14:07 |
为什么国人维权意识不强 一是因为思维还没能转变过来
二是因为维权成本太高  经常是赢了官司输了钱 得不偿失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呢?不改变某些关键性的东西 维权仅仅只是一句笑话而已
成功的极少数 大部分都只能认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想维权 努力把自己变成官老爷吧 或者做官老爷的老子
发表于 2011-8-4 14:09 |
有良知且能造成一定影响的人 压力总是很大的
祈祷  她能平安  

发表于 2011-8-4 14:39 |
如果是真的,暴动会开始了!
如此没有人性的民族,没有资格在地球上生存!不适应这个世界了~适者才能生存!

发表于 2011-8-4 15:00 |
a 啊:@:@:@:@

发表于 2011-8-4 15:02 |
我宁愿不相信这是真的

发表于 2011-8-4 15:08 |
可能最近失声了~~~·
大家都懂

发表于 2011-8-4 15:20 |
人民内部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了

发表于 2011-8-4 15:22 |
     《纽约时报》7月31日就高铁相撞事故发表文章。文章中说,连日来公众对政府就动车相撞事故的反应越来越愤怒。中国当局已进行了事实上的新闻封锁,要求只报道救灾中的正面消息以及官方正式发布的信息。
      周五晚间,突然从中宣部发出命令,强制要求所有报纸撤下准备周六出版的有关事故调查文章与评论的版面,替换成卡通或者其它不相关的内容。主流的互联网站点也删除了与此次高铁相撞事故相关的新闻报道与视频的链接。发生在浙江省温州附近的此次高铁相撞事故共造成40人丧生,192人受伤。
      政府钳制媒体的决定随即引发了网上源源不断的激烈批评。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高铁相撞事故更加使人看清了政府是以牺牲国人生命与安全为代价来追求惊人的发展,以封锁消息和严控宣传来掩盖失败的事实。
     正如政府在最近发生的有关健康安全丑闻中的一贯做法一样,如在应对2008年四川地震倒塌的“豆腐渣”校舍时,政府强硬的压制公众舆论,担心一旦任其发展,很可能会加剧社会动荡而失去控制。
      数以千万的中国人在类似Twitter(推特)的网络媒体上发贴质问两辆高速列车相撞的原因,是否贻误了救援,为什么事故现场的照片显示失事的火车在调查人员开始工作前就被挖坑掩埋。最初官方媒体尽管在弱化事故报道,但后来也不禁开始质疑,为何事故会发生以及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虽然政府审查无法轻而易举的控制人们在微博上的讨论,但他们却越发严厉的限制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上对事故的相关报道。
       数十名记者被报道禁令所激怒,坚持不懈的在网上表示,鉴于还有许多疑点尚未澄清,他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命令。政府已经把建设高铁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启动了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共工程项目。
     《南方都市报》的编辑周五写道,“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他的这条发在新浪微博上的消息随后就被删除。
另一名记者写道,“我的故事今天不会去付印了,看来我不得不写点别的东西,其实我宁愿用一个词来留白整个版面——‘无语’。”
      这次事件罕见的显示出中国记者的团结。所有记者都在中宣部的控制之下,但不管是官方媒体还是民间媒体都有一些记者敢做敢言。
      总部设在北京的著名的周刊《经济观察报》没有理会中宣部的禁令,在星期六刊出了9版事故报道。报道把铁道部描述成一个不负责任的机构;从数十名幸存者的角度重现了事故过程,审视了政府和官方媒体在事故发生后的失责。该报的一名记者表示,接到禁令的时候,当天的报纸已经付印了。
     但许多人还是服从了命令:有编辑表示,《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中国经营报》撤了8版;《京华时报》撤了4版。有一篇被撤下的文章,是基于一名遇难者者妻子的描述成文,题目是“没有奇迹为他们发生”。文章讲的是当局和官方媒体大肆渲染的一个救援案例——所有救援人员都已经放弃了希望并接到撤离的命令后,一名幼童在事故发生21个小时后获救。
        北京的一位编辑说,“我们一共接到了三通电话。第一个电话大约是在晚上9点,命令我们尽可能对温州事件做‘冷处理’。一小时后,报社被通知‘只可以发表新华社的通稿,不允许发布任何我们自己获得的消息。不能有评论和分析。’”第三通电话是在午夜,命令头版不可以出现对该事故的报道。
一位担心被报复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编辑说,当局甚至推迟发表了新华社的一篇文章,该文章主要涉及铁道部无法回应有关事故的一系列问题。
      香港记者协会在其网站上声明,直到星期四,温家宝总理在温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才表示,“对事故的调查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
     起先,官方媒体一直在对事故报道进行冷处理,但近日来也表现得越来越勇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受到了网民的感染,中国网民整个一星期来都在用类似推特的网络工具以每次不超过140字符的长度来传递主流媒体以外的声音。
     但是有一些人或许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的制片人,据说因为在事发两天后的一期节目中有抨击有关当局的内容而受到斥责。他的一位同事表示,该制片人被解雇的谣言并不属实,但他拒绝对事件的影响发表看法。
     在该节目的中,主持人问到:“如果没有人的安全,这样的速度我们要不要?能不能让我们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让我们住一套屹立不倒的楼房?”“中国,请你放慢速度的脚步!走得太快,不要把人们的灵魂落在后面。”



发表于 2011-8-4 15:25 |
自中国两列动车在温州附近发生追撞事件后,许多中国大陆媒体及记者不顾中共禁令,大量报导这一事件及当局令人心寒及愤怒的处理方式,部份大陆媒体真正扮演了应有的角色。曾在中国担任逾30年记者的香港大学「中国媒体项目」主任钱钢近日在香港电台(RTHK)发表的他对这一形势的看法,8月2日《华尔街日报》也刊登了他的看法。
   7月23日晚浙江温州两列动车发生追尾事件后,大陆媒体记者迅速报导了该事件。但仅过几个小时,记者们就接到中央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和其它有关部门的该如何报导和报导什么的指令。许多记者被从事故现场召回,报纸和电视台记者被要求只报导正面的故事,避免对铁道部进行质疑。
     然而仍有部份大陆媒体采用强烈的措辞批评当局,最终导致中央电视台制片人王青雷被解雇。但是在7月29日,大陆对该事件的采访报导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媒体,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温州进行了广泛报导和评论。许多大陆报纸在头版中报导了普通中国人对此事件的悲伤和愤怒。
      钱钢表示,大陆报业29日的报导水平和对中共当局的批评程度可以与香港媒体相提并论,甚至在报导深度上超过了香港媒体。例如,上海和广州的报纸爆料,中国高铁在信号系统存在缺陷。
     大陆媒体在报导7.23事件上能够有所突破,钱钢分析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要归功于微博(Microblog)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在动车上亲历事件的乘客们能够随后就通过微博发表动车坠毁的消息,比官方新华社的第一次相关报导至少快了40分钟。从这一点上,微博是推动真相、提出质疑、凝聚和动员公众最有效的媒体。尽管当局一直想控制微博平台上,但是这个独特的媒介要比电视等传统媒体难控制的多。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大陆媒体工作者的持续专业化。在今天的大陆国,金钱和权力互相结合,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裙带资本主义。除了政治控制外,当局通常使用财政奖励和惩罚来控制媒体。不过,也有越来越多有理想的媒体专业人士勇于为公众利益发声。在强大的当局控制之下,他们捍卫着自己「不说假话」的底线,并抓住一切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发声。
     第三个因素也很重要:在中共党内存在着一种求变的力量。7.23坠毁发生后,中宣部明确指示,境内媒体只能使用新华社发布的官方信息,但事实证明即使在新华社内部也有一些有理想的记者。在7月26日新华社发布的题为「7.  23事件是怎么发生的?」的新闻中,记者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
      新华社的这篇报导在鼓励其它媒体在头版上大胆质疑事故发生原因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再加上,经常出演支持政治改革的温总理29日访问事故现场并直接回答受害家属的问题和疑虑,即刻抵消了中宣部先前的命令,进一步鼓励媒体对此事的报导,从而最终造成了7月29日成为大陆媒体前所未有开放的一天。
      但是显然,这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上周五晚,中宣部命令所有新闻媒体,减少对7.23事件的报导,并威胁说,舆论在中国境内和国外开始变得复杂。于是,各媒体被迫在周五晚停止原来的印刷版面,周六的头版呈现出与以往一样的委婉。
       但那时公民和媒体之间的联盟已经建立。7.23撞车后的第二天,一位大陆记者在他的微博中写道:「中国,请您减慢你与卫星同速的步伐,等待一下你的人民,等待一下你的灵魂,等待一下你的道德,等待一下你的良心!我们不再需要火车的出轨,桥梁的崩溃,道路的陷阱,及房屋的倒塌。请放慢你的步伐,让每一个生命拥有自由和尊严。不要让任何人遭到时代的唾弃。让每个人能够平和地实现其目标。」
       钱钢说,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大陆: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深刻的危机,但是其人民也逐渐地觉醒。在每个事件之后,媒体和人民通过抵制和斗争,一寸一寸地努力扩大其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权利。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