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假记者斗智斗勇
9月8日,星期三。
上午,我和乡长(书记休假)正在陪县委组织部同志规划、踏勘村级两委活动室建设。午饭后,我们正欲休息一下,突然,乡长叫起我,说:“书记在外地来电话,说有几个记者到我们乡上采访‘树新风、除陋习’活动开展情况,我们过去接待一下,你认识报社的人吗?”并给我看了一个记者的电话(130******),在我到乡上下派前就听说有些假记者开着车、拿着摄像机、照像机到乡镇以曝光相要挟,让乡镇“出血”,乡镇又不敢查看证件,只好给钱息事宁人,少则4000元,多则10000元,当时我在机关时也在宣传部报送的内参上看到过类似问题反映,没想到,真的就出现了!
我首先给联通一营业厅打电话查了这个电话机主的大名,叫王**,然后又打电话给日报一位部主任查询此人,他明确告诉我,一没有此人,二最近一直没有派记者到基层,三最近控制负面报道。我又问晚报和电视台,他们都说没有此君。
我赶到乡上时,办公室主任正在接待那三位大记者,门口停着一辆车,桌子上摆着一台摄像机,摄像机上也无台标,我明白了排除了日报晚报的人,其中一君进了房间(光线较弱)还是戴着墨镜,老是不摘去,让人感到非常别扭,给人一种他不想让人认出、不想示以真面目的感觉。另一君翘着二郎腿,老是晃来晃去的,说是采访,连个本子、笔什么的都没有摆在桌子上。
首先客套地敬烟点火、寒喧,自我介绍:“王老师,你好,我姓*,是市委宣传部下派到这里作党委副书记,也在分管联系‘树新风、除陋习’活动,欢迎你们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为了摸清敌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又装着上厕所之机,打电话到市委宣传部问一科长(我老乡),叫他马上查电视台,一有没有王**,二今天有没有派出记者到乡镇。
见我如此谦恭,王记者就大谈特谈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积极性,他上午跑了哪些乡镇,发现了哪些问题,乡镇干部又是如何给他说好话,我问:“王老师,你在我们这里发现了什么问题?”此君说:“发现很多老百姓在街道两边晒谷子。”我反问:“晒谷子是陋习吗?把谷子沤烂是新风吗?”他就无语了。
我又问:“你就是电视台***主任他们那里的哈?”他说是的。我又问:“胡*(副主任,我刚刚与他通过电话)现在调到哪里去了?”他说还在那里。我再问:“罗*(我好朋友,电视台记者)现在辞职了吗?好久没有看到他了!”他说:“他现在调到**部门去了”,这个狗日的,他还真把这些人摸清楚了的。
然后,我就和他们一起探讨前段时间搞的新闻战线三项教育,他们三人无一人搭腔,我又谈起胡锦涛同志对新闻工作的指示和讲话,他们还是无人应对,我心里有底了。
此时,宣传部老乡回电,我出去接电话,老乡说查无此人,查无此事,我问他怎么处理,他说,一报告县委宣传部长(上午刚刚还和部长打电话汇报工作),二打110报警。
我刚刚翻出宣传部长的电话,办公室那里就传来告辞声:“好,走了哈”“要得,感谢指导”,我走过去一看,三个鸟人已经落荒而逃了,我赶紧上前去,握手说:“王老师,留个电话嘛,周末我回南充,约几个新闻战线的哥们儿聚一下”,他只好给我说了电话130******,我说:“请问王老师大名?”他说:“叫王*。”我装着没听清楚的样子,反问:“是不是叫王**?”他一楞:“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说完,脸色略变,躲过我的目光,头也不回钻进车里疾驰而去。
他们走后,乡上同志们欢呼雀跃,我叫人打了一张纸,上书“假记者败走麦城处”贴在政府办公室门口。
事后,我计算了一下这场斗智斗勇双方损耗:我损失1支烟,对方损失几升油。
哼哼,我他妈十几年的军记还怕你几个“暗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