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会笑,古蔺是一个川南的小县,有礼堂就不错了,还是大礼堂?我会无言以对,是呀,砖木结构,低矮的舞台,三百来个座,再怎样也算不上大礼堂,可是我们家乡人就是这样的叫,几十年都这样的叫呀:大礼堂。
家乡古蔺大礼堂,是解放初期古蔺的标志性建筑,在我晃动的记忆里,大礼堂前那绿草茵茵的宽阔的广场,是我儿时玩耍的乐园,更是无数次决定古蔺人民命运的重大事件的见证:镇压反革命、反右、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大礼堂见证了古蔺人民太多的辉煌和愚昧,更见证了太多的无奈和遗憾,还有欢笑和眼泪。
而我吻别我儿时天堂般的大礼堂,是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誓师大会上,当我背着一床棉被,拎着一盏马灯,在红旗招展和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爬上破旧的解放牌货车离去,家乡的大礼堂,就是我飘迫一生的起点,成了我永远的回忆。
人生尤如是一只小舟,漂流在生活的海洋里,时而狂风暴雨,遏浪推舟;时而风和日丽,孤杆垂钓……。随着光阴的流逝,逐年淡望的是故乡景,逐年浓郁的是思乡愁:那大礼堂安在?礼堂那低矮的舞台早也不堪一目?打遍古蔺无敌手的石屏磺厂篮球队,是否还在那儿龙腾虎越?还有那大礼堂边,城隍庙前苍劲的老黄桷树,是否真的曾挂满了土匪的头颅?
多年后,建在火星山脚下的体育中心取代了大礼堂,没有了大礼堂的古蔺人照样勤勤恳恳的生活着。听说古蔺正在修建更漂亮的体育馆,火星山下的体育中心也将被替代,没了的大礼堂也是我儿时记忆的永恒,而快没了的体育中心却没留下一丝印迹。
也就是想想,家乡的大礼堂。
2011-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