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城,在我们的西南方向,单边距约35公里,属眉山市东坡区正山口乡太平村,是个鸡鸣三县的地方。即眉山市的东坡区、丹棱县和成都市的蒲江县。 2011年7月6日,我们一行8人早晨8点准时向寨子城进发了,为了享受农村那清新的空气,我们选择了一条几乎全是硬化了的机耕道。出得城来,迎面而来的是那洁净而又清新的空气,整个骑那就是一次免费的洗肺啊,值啊! 随着我们的骑行,映入我们眼脸的是点头的稻穗,变黄的大豆叶,还有开始干的玉米须。这一切都告诉我们,秋天的脚步近了,收获的季节快来了…… 行至正山口乡,看见路牌显示“寨子城3㎞”,当时我心里就想,今天的骑行难度也太小了嘛,如果以五星评定,大方的说,一棵星。再看时间尚早,于是下车喝水、休息、拍照。 可这余下的3公里,我们居然用了将近40分钟才到,后来一问,才知道路牌上标明的是前山,而前山目前自行车还不能到达,只能从后山去,一查码表才知有11公里,而且全是上坡。四哥在坡道上下了车,据他说很长一段都推着自行车上来的,当然我也感觉到此坡有点凶,也把在正山口评定的难度系数由一颗星调整为三颗半星。 “寨子城”一词总会让我联想起绿林好汉或匪来,其实现在的寨子城内当年的痕迹已经很少了,留下的更多是一种传说,且有规模的建筑也只有太平观这一个建筑群了,所以现在的太平观和寨子城在地域上几乎是同一概念。进入太平观后,我和知足常乐一起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整个寺院,既感受到寺院的古老,也看到一些粘贴在古老上现代的元素,颇有些疑惑。 带着对寨子城传说的好奇和种种疑惑,我以极其尊敬的心境向寺院主持讨教。 据主持讲,寨子城是清咸丰年间眉州的官员和眉山、丹棱、蒲江的富绅为躲避当年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总共花费三根金条建成的。寨子城构筑在长楸山脉中段的寨子山,其山独立云表,东、南、西三面为深涧,北面是悬崖,山之前后各有一条小道通往山顶,道路崎岖难行,山顶较为平坦,整个寨子山走势由低向高,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建设者以为讨吉利,取名太平寨,唯一对外的城门也取名太平门,估计这寨子山一名的由来和寨子城有关。曾有“太平寨,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三”这样的话语讲述寨子城的规模。但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一些残留的城墙和败落的“太平门”了。故有人称之为失落的眉山古城寨。 而目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太平观原在现眉山市东坡区城内,因红星机械厂的建设占用而搬迁过来的,时间是1991年,建成时间是1994年。据主持讲,搬迁时寺院所有材料全部搬运上山,现在的寺庙大都是原寺院材料所建。这时我心中的疑惑才解开,为啥从房屋结构到造型都显出古朴来,而且所有青砖肯定是民国以前的东西,但上面的水泥却让人有些不解,因为那青砖时代还没有水泥这玩意。 我和主持谈话间,不凡、愉快、知足常乐、深度去看了寨子城的遗迹,虽然整得大汗淋漓,却也难挡探古寻幽之乐,而阅览、曹哥、四哥因早已来过,好奇心已经得到满足,再加上如火的骄阳,35度以上的高温只好待在三清殿外休息了。 寨子城的远去,好像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没有百姓作为基础的事物那注定是短命的,即使是固若金汤也只是一场自我安慰。 游玩提示:目前寨子城不能提供食宿,食品需自备,但寺院内可以提供加工制作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