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89|评论: 17

喜欢音乐的朋友,咱们来谈谈罗大佑、黄家驹、郑智化(摘自网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7 03:11 | |阅读模式
写这样一个帖子,免不了要挨砖头,每个歌者都有自己的听众,无论怎么归类都是众口难调。但话总还是要说的。
  
  港台歌手如过江之鲤,各领风骚三五天或三五年。在这个花名册上,最保险的分法是:男歌手和女歌手,或者七八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这种显而易见的说法,每个人心中也有各自比较喜欢的,但喜欢总归是隐约的,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我喜欢罗大佑、黄家驹、郑智化、王杰、齐秦、张雨生、周华健、王菲、姜育恒等等(排名不分先后哈)(大陆的朱哲琴、许巍也是我最喜欢的,但不准备放在这个帖子里说),但我还是要分出类来,郑重地说一说罗大佑、黄家驹、郑智化,我觉得他们值得挑出来说,进行新的解读。
  
  罗大佑是真正开启一个时代的人物。他的教父地位不是偶然,完全是他的才华和创作实绩所奠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大佑的成就是不可超越的。罗大佑不但自己演唱了一大批经典歌曲,而且他创作的歌曲被其他歌手演唱后一样成为经典,如陈淑桦、辛晓琪、张艾嘉等,都从中获益。罗大佑的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流行歌曲通俗流畅的概念,涉及面广、表达深刻,最重要的是注入了一种具有永恒意义的精神,这里面有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有对逝去光阴的惋惜,有对人世沧桑的感叹,有对社会不平的嘲讽,有对世俗爱情的赞美,这里不是个人小情调的哼哼,而是整个人类情感中最弥足珍贵的一部分,从这点来说,罗大佑的作品是跨越了年代和意识形态的,在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中永不失色。同时,罗大佑是诗人的罗大佑,它写的歌词大气、精美、雅俗共赏,其中的优秀作品散发出汉语独有的古典美,如《滚滚红尘》、《风儿你在轻轻地吹》等,即使放在最优秀的新诗里也毫无愧色!
  (想想今天歌词的俗气让人气闷啊,尤其是那种硬生生插两句英文进来的歌词,让人作呕!)
  
  黄家驹之所以成为香港摇滚音乐的奇迹,源于他最恰当地表达了年轻人的理想和激情。这种理想虽然艰辛,但始终是上进的,不会沦为空想;这种对生命的激情是热烈的,但不盲目和偏激,他们的背后是对生命最深的期盼,对青春毫无保留地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黄家驹作品中对战争与和平、世界角落里的弱者的关注,也是极其可贵的。像《大地》《长城》中所透露出的拳拳之心,不是其它肤浅歌曲所能比的。黄家驹的一生是为青春燃烧着的,它的火光必定为一代代年轻人所怀念。
  
  郑智化比起罗大佑和黄家驹来,影响力要局限一些,因此在“形象”上略显单薄,但我仍把他们相提并论,他们是同样最优秀的。在所有歌手中,郑智化的意义指向最明晰,看起来甚至是情绪化的,但这正是郑智化最值得尊敬的。我们这个社会太多浑浑噩噩的人,太多的行尸走肉,甚至堕落到连坏人也可以伪善的面目大行其道,当我们听了太多的歌舞升平以后,郑智化的嘲讽和鞭笞倍显珍贵!同时,郑智化绝不是一位简单的愤世嫉俗者,《水手》,《星星点灯》传达的都是向上的力量,而《你的生日》《让我拥抱你入梦》《麻花辫子》《淡水河边的烟火》《单身逃亡》完全可以看作它温柔、辛酸、悲悯的一面,郑智化作品中所透出的泪水和孤独,是永远可以引起共鸣的。或许我们不会在大街上听他的歌,但一定会在一个人的房间里静静地听。
  
  我将这三人及其音乐一一加以概述,并非是要把其他人比下去,高下自会分明,只是想说明一下我特别喜爱他们的理由,并在其中总结出评价一首歌曲价值的关键因素,也就是一首歌曲为什么经典,而某些歌曲何以曾经传唱一时,却很快又被人遗忘。这之间不是简单的个人喜好问题,而是有迹可循的。
  
  作为一首音乐作品何以成功?从技术层次来说有:
  
  1、 旋律必须优美,这是传播必不可少的因素,就像小说或者诗歌一样,再深刻的思想,首先要你的文字“好看”。这里的优美是泛指的,主要指结构上合理、生动、流畅,能引起共振,我本人绝对排斥那种甜腻的、造作的歌曲,还有特意为某些高音上不去的人“量身定做”的一平到底的歌曲,以及才华不济后简单复制的歌曲——某些一炮而红的歌手尤其如此。
  
  2、 歌词必须雅俗共赏。这个道理不需要我多加解释。同时,好的歌词和旋律本身也是“亲密无间”的,是一种互相诠释的关系。真正的经典歌曲,没有一首歌词是粗制滥造的。如果说旋律还因各人直觉难以定论外,那么当代歌词的低水平则是不争的事实,媚俗呆板、生拼硬凑、不知所言、了无新意,汉语的美感几乎丧失贻尽。这是搞创作的人应该反思的。
  
  顺便发点牢骚,像《老鼠爱大米》这种带着奶油气、糟蹋汉语的歌曲竟能风行一时且搬上春节联观晚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3、 风格独特。这是一首作品能脱颖而出的关键,也是一个歌手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风格于歌手而言,是那种想用某个词来概括的印象,比如王杰的沧桑感、王菲的空灵冷寂、齐秦的清澈深情——虽说不一定准确。真正能说各成一家的歌手是极少的。当然,平庸的歌曲有平庸的听众,这是相辅相成,但总归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
  
  应该说技术上过关的歌曲还是比较多的。从整体而言,罗大佑、黄家驹、郑智化,三位风格各异的音乐人,我凭什么将他们从众人中列出来?他们有别于其他歌手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精神上的,他们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用旋律为精神命名。
  
  作为一个歌手,同时也是普通的人,如何让他们的酸甜苦辣与更广泛的听众产生共鸣?我觉得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感,不然你自唱自的,何必在舞台上?狂欢是仅仅刺激感官的,必不长久。很多人会说我在说教,我也讨厌说教,但“责任”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这里的责任不是狭隘的,人立于世上,对生命、家庭、社会都有责任,甚至可以说对“时光”也是有责任的,你不能辜负光阴。从这点来说,人要克服自私,既珍惜自己,也关爱他人,不能活在一已的小空间里,无关痛痒地唱。顶尖的歌者,一定是立于人的品格之上的。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对于那些小情调歌曲,无论多么走红,歌手多么风光,但你很难从心底产生尊敬之感。但是,罗大佑,黄家驹、郑智化,我尊敬他们。 
   
  罗大佑是包容的,深沉的,是真正的大家风范,那种对人生的领悟无处不在,在他的歌中,光阴是反复歌咏的,这种光阴是逝去的,有一种水漂过以后凉凉的感觉,但背后透出的心灵却是温存的,是人心最柔软的地方。《闪亮的日子》中:
  
  是否你还记得过去的梦想
  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
  你我为了理想历经了艰苦
  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
  但愿你会记得永远的记着
  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我每次听,都能感觉到光阴划过后,在心中留下刻骨的痕。同时,罗大佑有着浓郁的文人创作倾向,比如《亚细亚的孤儿》,以前我一直不太懂,等读了台湾文学史,才恍然大悟,这也是其它音乐人所不及之处。
  
  黄家驹的歌曲中有一种极其难得的“真诚”,一种直面的力量。如《海阔天空》中,当那个高昂而克制的声音唱出“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会感到一种强烈地激荡!这就是青春啊!这就是理想情怀!我们的所见的大部分流行歌曲,要么太过苍白,要么太过掩饰,总像隔了一层,挠痒都不够。
  
   郑智化看起来像个另类,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太多虚伪面具,太多矫情造作,太多冷漠势利,郑智化唱出了一个时代的人生百态,多么真实!他既唱《大国民》,也唱《蜗牛的家》,但他不颓废,偶尔自嘲,然后把头抬起来,坚强地往前面走。
  
  寻寻觅觅寻不到活着的证据
  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
  骄傲无知的现代人不知道珍惜
  那一片被文明糟踏过的海洋和天地
  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
  在带着咸味的空气中自由的呼吸
  耳畔又传来汽笛声和水手的笑语
  永远在内心的最深处听见水手说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这是何等的锐利,又是何等的胸怀!他的“水手”几乎成了一种象征,比小说千言万语刻画的形象更加生动感人,试想,整个港台流行音乐中,能找出几首这样的歌? 
  
  在这些真正感人的作品后面,是什么?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源于爱,一种“大爱”,对生命的爱,浓烈而深沉,持久有撞击力,化有声为无声,直入心底。这是区别于那些小情调歌曲的本质所在!
  
  我试着分析其他一线歌手,我觉得他们许多条件都不错,歌也好听,人气也很足,但从整体而言,似乎总缺了点什么——缺的就是这种大爱吧,无私地爱,超越个人情调的。同样的主题,无论爱情或者人生,唱的是大是小,是轻是重,一望而知。创作型歌手如齐秦、张雨生,怎么说也是人才了,但感觉总是强度不够,升华不上去(几首代表作还是精品了啦);王杰、王菲、周华健、张学友等,都是风云人物,可终究是留连于个人光景的,少了一种普世情怀;还有时下热门的周杰伦,无论是才华横溢或者独树一帜,如果不能注入更多新的元素,我只能说唱的仍然是情调歌曲——确切来说是小资情调。 
  
  当然,我还是要强调,这是从一个歌手(音乐人)整体而言的,事实上有很多单曲是可以作为一个精神载体而永存的,比如像《故乡的云》《橄榄树》《酒干倘卖无》,这些作品都是流行音乐中最有价值的。
  
  我也无意刻意拔高他们三人。喜欢一个歌手但不会神化他,比如,我认为郑智化的影响力不足,一方面是意识形态作祟,另一方面也是他表现手法单一造成的。Beyond 乐队的成功也反衬着中国摇滚乐的欠收。
  
  回忆经典歌手以及他们作品,并非仅仅是怀旧,而是在体会一种人生的滋味,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当代流行歌曲的滥俗,实是一种“大爱”精神的缺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8-17 08:47 |
70-90年代港台歌手的歌曲为什么能让人心灵震撼?为什么能流行大陆?因为他们的歌曲更多来自生活,而不像当时大陆歌手写的歌,全部是在创作室臆想,或者就是歌颂独裁者。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0:50 |

发表于 2011-8-17 11:26 |
有同感        
发表于 2011-8-17 11:43 |
写得好!

发表于 2011-8-17 11:56 |
回复 何小小 的帖子

是你自己唱的吧

发表于 2011-8-18 13:30 |
家驹是我唯一崇拜的,只可惜天妒英才,他略带嘶哑的声音震撼而有穿透力。最喜欢他的《海阔天空》、《灰色轨迹》、《无尽空虚》、《遥望》、《为了你,为了我》、《情人》、《谁伴我闯荡》、《光辉岁月》、《旧日的足迹》、《农民》、《大地》、《长城》、《真的爱你》、《amani》等等。

发表于 2011-8-18 15:18 |
楼主太有才了,简直是经典。欣赏音乐,感悟人生。

发表于 2011-8-18 17:52 |
:lol楼主自已唱的

发表于 2011-8-18 17:54 |
怀念家驹

发表于 2011-8-18 18:25 |
罗大佑其实就是个投机主义者,还好意思号称“音乐教父”。鄙视这种人!当侯德健在唱《龙的传人》的时候,罗大佑在唱什么?当侯德健坚持自己的人生观点而不畏强权的时候,罗大佑又说过什么(请参考罗大佑在报纸上发表的决裂声明)?

发表于 2011-8-20 15:31 |
现在的歌手根本不会唱歌,现在的歌也不叫歌,包括周杰伦的,什么玩意嘛。我还是喜欢老一代的通俗歌手,其中佼佼者甚多,诸如上面说的罗大佑、黄家驹、齐秦、郑智化、王杰、蔡国权、周启生、姜育恒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觉得比较突出的,还是齐秦和黄家驹两人,齐秦作曲的才能,家驹作词的意境,确实是很多创作歌手赶不上的,那么其他的演唱歌手更不能望其项背。当然,这只是个人喜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09:54 |
:):)

发表于 2011-10-8 10:04 |
何小小 发表于 2011-8-17 0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这样一个帖子,免不了要挨砖头,每个歌者都有自己的听众,无论怎么归类都是众口难调。但话总还是要说的。 ...

不能忘了李宗盛的存在,才女张艾嘉。
在此,我给大家推荐听听黄家驹女友何嘉莉在王杰演唱会上追忆时唱的那首《海阔天空》。

发表于 2011-10-8 10:07 |
还是喜欢听老歌。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1-10-8 11:59 |
都喜欢。还有那个时代的齐豫、崔健、蔡琴、艾敬、魔岩三杰、王菲......

发表于 2011-10-8 12:15 |
看来同时代的还不少嘛:lol

发表于 2011-10-8 13:33 |
在这个礼仪廉耻没有钞票重要的年代,我无语,有时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听听郑智华的歌,那真是一种享受。1990,我远离故乡独自一人在上海漂泊,在慢长的四年中就靠听他的歌来认清方向和激励自己,真的很感谢华哥。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