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随着市委书记的一声春雷,刚刚从村小建立才7年之久的巴州区第八小学,一夜之间华丽转身,成为巴中市实验小学。春雷唤醒了实验小学的师生,全校师生群策群力,终于成了一所众望所归的巴中市实验小学。今年八月,又是市委的一声春雷,市权划分,拉大城市框架,三中、五中、实验小学、中坝小学下划到巴州区。巴中中学、龙泉、师范校上划到巴中市管理。划分就划分嘛,谁叫俺是老百姓!教育的决策权是掌握在领导者手中,可是,昨天三中、五中又是市委的一声响雷把他们收回去了,这可是晴天劈雳,曾是当年一同上划的学校,如今只有实验小学、中坝小学下划了。苍天啊,你评评这理公不公平嘛,凭什么他们又收回去,我们就下划了呢?不是同时下划吗?为何又单单抛下实验小学?成都有成都实验小学,南充有南充实验小学,为什么巴中要将建立的实验小学抛弃,这不是市政府在丢教育包袱吗?这样划分不合理、不公平:
1、 市政府同时上划的几所学校,为什么有的又要上划,而有的又要下划。难道实验小学就不是市政府的子民吗?
2、 原来就由村校上升为实验小学,在2003年又上划了三所村校(北龛寺、插旗山、杨家坝),去年一场洪水把北龛寺村校冲成危房,北龛寺村小的学生只能一周来回跑几十里到中心校上学,与国家颁布的就近上学相违背,苦了北龛寺的师生啊!今年,插旗山又成了D级危房,学校四处筹措资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有点眉目,可市权划分,这两所村校的孩子又将在何处读书,没有了校舍,两所村校的老师怎么办?下划到巴州区,这是市政府在丢包袱吧?
3、 市委市府的文件是不是可以朝令夕改,政府的政策可否有延续性?是不是每一届领导就得出台与上一届不同的政策?
4、
1999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修广场,端掉八小。一夜之间,推土机满操场都是,八小面临灭顶之灾,老师们为了捍卫自已的家园,发扬董存瑞精神,站在爆破工具前,立在推土机上,请求市委市府给老师一个理由,为什么大修广场要牺牲学校?八小被蹂躏了,市委市府请省上专家反复论证,八小地处江北中心地段,这是江北孩子就近入学的理想之地,于是八小得以留下来成为今天近三千名师生的实验小学。可如今,从来都听党的话,跟党走,又红又专的实验小学,又再次被抛弃?再次受到伤害?
5、 无论到市里到区里,我们觉得只要合理,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我们也坚信,区委、区教育局一样有能力把下划的学校办得更好,可是,这三中、五中又收回去了,这种决策本身就伤害了为实验小学,伤害了付出心血的所有老师!被人抛弃、被人欺负、被人蹂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