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861|评论: 5

青白江真的变化大了,我对比了,反正我信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蓝了、水清了、发展快了、生活好了……  说到这些年的变化,青白江区40万群众有着切身的感受。从一个听了就皱眉的地方,到一个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这是一座城市生态建设的“化蝶”之变。
  青白江是一座因工业而生的城市,区域内集中了成都市主要的钢铁、化工、建材规模以上企业120余家,在生态环境上可谓“先天不足”,但从2005年以来,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将“生态立区”作为发展总体战略,先后投入数亿元,启动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30万棵大树进城、生态屏障建设等一系列大工程,2008年空气优良天数已达到347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06%;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0.04%;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为93.1%;人均18.21平方米的公园绿地面积更是位居全成都市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无数投资者,仅房地产企业就有50余家,一座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鱼游清流,柳遮堤岸的生态宜居之城已呈现在市民眼前。
  做靓城市让生态惠泽市民
  关键词:生态湿地公园、30万棵树木进城、主城区生态环境整治
  从2006年起,一场“对青白江老百姓子孙后代和历史负责、对成都市实现‘三新’目标负责”的生态环保大战役全面启动。青白江区主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成立,担任指挥长的孙建成当即立下“军令状”:如果搞不好,我就辞职!
  一望无际的湖面碧波荡漾,湖中白鹭纷飞,湖边亭台楼阁,鸟语花香。每天傍晚,家住大同镇的王大爷和老伴总要到这里来逛逛。“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想过还有这么好的环境,听说年底就要正式开放了,咱们以后可以在湖边散步、在树下打太极拳,还可以看水幕电影呢!”王大爷眼中满是憧憬。
  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是青白江区大力打造“生态城市”的又一力作。一期工程1750亩的核心区域已经建成开放,工程完全建成后将在城区形成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功能的“绿肾”。为了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环境,湿地区域内还建设了桥梁20余座、各种观景亭23个、亲水平台廊桥7座,栽种乔木1.2万株、灌木9万平方米、地面植被12万平方米、水生植物1.6万平方米、湿地植物2.8万平方米,成为一个以林、溪、湖为主,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开放式湿地城市公园。
  “生态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群众有一个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从2005年底以来,青白江区一直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三年多来,在城区新栽植了
  30万株乔木,截至2008年底,青白江城区各类树木已达40万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00公顷,主城区绿化覆盖率由五年前的30.8%提高到45.0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从2005年的6.16平方米增加到18.21平方米,初步呈现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处处有绿、处处有景”的生态面貌。
  2007年,青白江区又开展了包括主城区工业污染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扬尘和噪声整治、河道整治等在内的主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城区绿化节点打造,对12家主要企业内外环境绿化美化,通过拆旧建园及城市道路节点建绿,先后新建和改建了6个市民休闲广场、80余个小游园,让市民走出家门三五百米就有一个休闲的绿色空间。此外,还积极在社区推行“见地插绿”,大力倡导全民参与的庭院绿化、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城区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为了全面杜绝空气污染,该区还在主城区范围内实施了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所有餐饮娱乐服务业、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其他工商经营户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不得使用燃煤,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同时,区上还投资8000万元实施了减污减排、渠系和河流景观建设等工程,并对5公里长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2008年,投入1.1亿元完成了主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基本实现了城区雨污管网全覆盖,2010年将实现每个乡镇都有污水处理厂(站)的目标。
  做优环境 让森林造福子孙
  关键词:北部生态屏障、10公里城市生态走廊
  青白江作为成都北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的建设成效事关成都市建设和发展全局。四川省省委常委、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曾表示:“作为成都的北大门和上风口,青白江必须承担起构筑成都生态屏障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今年4月,青白江区清泉镇元宝山上一片忙碌——成都市龙泉山脉植被恢复工程率先在这里启动,计划用5年时间总投入至少8000万元,在龙泉山脉青白江段生态脆弱区域实施绿化造林2万亩,形成山顶四季常绿、山腰花果绿色并存的生态格局。“届时,成都东部山区犹如有了一个‘绿肺’,不仅空气质量将大大净化,还有利于山区水土保持,惠及整个成都平原”,林业专家们表示。
  青白江区位于龙泉山脉中段,不仅是连接金堂、龙泉等区域的重要环节,还是成都市重要的氧源基地。按照“生态”和“富民”的双重目标,该区大力推进青白江区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各项工程,在广大山区扶持发展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林木,仅2008年便栽植巨桉213万株、伏季水果带1.8万亩,新建伏季水果科技示范基地1200亩。如今的青白江区龙泉山脉地段再不像以前一样光秃秃的了,漫山的凯特杏、黄金梨、晚熟桃、核桃、干果,不仅扮靓了山丘,净化了空气,保护了水土,还造福了一方群众。
  在山区绿化的同时,另一个“大手笔”——城市生态走廊同样让业内惊讶。据悉,这条生态走廊长10公里、宽30-60米,位于青白江城市主干道
  ——华金大道一段与同华大道交会处,沿同华大道、华金大道四段以北从主城区一直拉到城厢镇古胜桥,几乎把青白江区北部全线贯通,也为成都市东北部“上风口”构筑了一条天然的“生态防火墙”。在近40万平方米的“绿带”中,将栽种净化作用和景观效果兼具的银杏、天竺桂、意杨、桢楠、桉树等10万株乔木,配以垂柳、竹林、含笑、红叶李等四季景观植物和供市民
  休闲观景的亭台楼阁,整个公园内绿化达到85%以上,水体达到2%以上,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绿色景观。
  在青白江区的环保行动中,生态屏障的范畴还包括了构建交通路网“绿色支架”。近年来,该区先后新建、改建了青白江大道、同华大道、华金大道等6条主干道,在银杏、桢楠、南天竹等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和各类景观的装饰下,条条大道犹如绿色的骨架,覆盖到青白江区每一个角落。
  做足隔离 让工业透出绿色
  关键词:工业区森林公园、生态隔离带
  “牺牲环境谋求经济发展是本末倒置,即使经济上去了,也是一座死城”,2005年,刚刚上任的青白江区委书记孙建成在该区“成都工业高地”的定位上加了两个字:生态。短短4年过去,青白江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世人:工业与生态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条条道路两旁都有高低错落的“绿带”;条条河流边都有自然的滨水景观;铁路交会的三角形地带的工业区森林公园形成了“绿肺”;岸边桃红柳绿,鸭鹅戏游……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竟然不是城市里的普通公园,而是青白江工业区森林公园!据悉,为了实现工业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同步,工业产业聚集与生态环境优化并举,区委、区政府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实施了“森林工程”及工业区道路、水系、节点绿化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企业被绿树掩映,森林和厂房交融,实现人与企业、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浑然一体的生态意象。在区委、区政府的打造下,如今1700亩工业区森林公园已植被密布、绿树成荫,在为工业区构筑生态屏障的同时,还给了市民一个生态的休闲场所,成为成都市十大市级森林公园中唯一的工业森林公园。
  不仅是森林公园,青白江区还着力打造工业区生态隔离带。过去工业区和生活区相互交织的场景不见了,一道绿色植物构成的生态屏障已经把生活区和厂区有效分隔开来,这道有效阻隔污染的绿带面积还在不断地扩大。根据区上的规划,工业园区生态工程还覆盖了园区生态网络包括生态隔离带,路网、水网生态走廊和生态节点,其中川化、攀成钢等企业厂区周围将建设林带宽度30-50米的500-800亩生态隔离带,根据企业生产性质和排放污染物类型配套不同的树种,达到滞尘、降噪、吸毒(废气)的作用;道路、水系两旁也将设计10-30米的生态公益林带,树种以乔木为主,花灌铺盖地表,形成乔灌草紧密结合的立体绿化效果,到2010年,整个工业园区的生态隔离带建设不少于120公顷。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这张图 真的不错·我们应该学会欣赏··http://img.mala.cn/album/201109/07/104232lk11fsryykfmvrsp.jpg

发表于 2012-9-23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