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桥九年未完工 村民冒险涉水
为解决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元潭乡、寺岭乡2万多村民的出行难题,巴州区枣林镇政府从2002年开始组织村民投资修建大坝漫水桥。
然而,这座桥断断续续地修了9年,至今没有竣工。一遇洪水 ,村民们不得不冒险过河,9年来已有村民不慎掉进水中,幸而未发生溺亡事故。
现场:
洪水淹没“烂尾桥” 村民想冒险过河
5月2日,一场大雨使得巴河水位上涨。下午5时,巴中通往南江县的公路边,黄色的河水卷着漩涡流向巴城。巴州区枣林镇清溪沟村的公路边,聚集着很多等着过河的村民,一座笔直的石桥淹没在洪水中 ,隐隐约约露出白色的桥面。
这座石桥开有20米长的口子,汹涌的河水从缺口流向下游。不远处,一座被碾烂的石桥在洪水中若隐若现。
有村民卷起裤腿想冒险过河,被村干部制止了。“过不了这座桥,我们要从巴中坐车到寺岭乡,再从寺岭乡坐摩托车回家,起码要多走两个多小时 。”寺岭乡8村4组的余光近老人称,这座桥太让人伤心了。
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巴州区枣林镇政府工作人员樊军称,每逢下大雨,这座迟迟难以竣工的石桥就成为干部们的一块心病。尽管村民们骂声不断,但他们仍然要坚守在此,阻止村民过桥,以免出现事故。
镇政府:
旧桥垮了新桥没竣工 村民过河难
巴州区枣林镇政府向巴州区人民政府打的紧急报告显示:这座大坝漫水桥位于距枣林场镇4公里的巴河上,西与巴(中)广(元)公路相接,东连枣林镇的清溪沟村、檬子树村、南台村, 寺岭乡的金石村、大寺村、店子村,南江县元潭乡凉水办事处的李子桠村和大寨子村,是这一区域内三个乡镇八个村共计两万多名群众生产、生活的“ 生命线”。
“原先有座旧桥,始建于1993年,由于每年夏秋季节洪水冲刷,该桥常年处于时通时阻状态。”枣林镇政府工作人员樊军称,2010年7月17日、18日,枣林镇连降特大暴雨,洪水横冲直撞,旧桥已被彻底冲毁,两万多群众无法通行。
“沿河有100多名中小学生在对岸枣林中小学读书。每次下雨,河水陡涨 ,孩子们没法过河回家,学校就不得不把这些孩子关在教室里。”原枣林中学教师任勇说。
一位村民回忆,河对岸一村民嫁女办了80多桌酒席,但女儿出嫁当天下起了暴雨,导致河水陡涨,村民无法过河,80多桌酒席没人来吃,伤心不已的主人只得将酒席倒掉喂猪。
修桥:
资金缺口大 党员干部带头集资
据了解,早在2002年,枣林镇为彻底解决该区域内的交通难题, 向市、区申请在旧桥上游10米处新建一座130米长、3.5米宽的公路桥,在 市、区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并在省以工代赈办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0万元,当地群众投工投劳折资(人均100元),当年就建成桥墩11个。
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加之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筹资投劳难以到位,这座公路桥修修停停,9年都没完工,成了“烂尾桥”。因为亏损,施工老板来一个走一个 。
“这座桥还有两个旱码头没有建好,桥上还需要铺设8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续修资金大约要60万元,但我们只筹集到19万元,还有40万元没有着落。”枣林镇政府工作人员樊军称,无奈之下,镇上组织了3名党员干部到巴城请求人们捐资。
“我们怀揣了40份荣誉证书挨个商铺去募捐,凡捐资500元以上的就给对方发一个荣誉证书。”村干部谌绪云无奈地说,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方法能募捐到多少修桥资金,更不知道这座桥何时能竣工。
刘先贵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