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07|评论: 11

朱镕基:群众的声音反映不出来,还有什么民主?

[复制链接]
zgd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9-12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部长怕被问

  而去看《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开播以来,我不敢说是最热情的观众,至少也是很热情的观众,还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和义务的宣传员。我常在各种场合宣传《焦点访谈》。很多部长原来不看这个节目,但是他们来参加我召开的会议时,怕我问昨天看了《焦点访谈》没有,所以他们在开会的头天晚上一定会看。

  《焦点访谈》现在越办越好,越来越受广大群众欢迎。被曝光的人看了这个节目,总是不那么舒服。因此,你们在制作和播出这个节目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阻力和不愉快的事情,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广大群众都是很支持你们的。

  “哪一天找出我的毛病,

  来采访我”

  过去我们经常说,宣传工作要“以正面报道为主,以宣传成绩为主”,这是正确的方针,但这种观点也束缚了我们。什么叫以正面报道为主?是指99%都应该正面报道吗?98%、80%就不行吗?我看51%不也行吗?大部分节目以宣传成绩为主,有这么一两个节目来指出我们前进过程中的问题,动员全党的力量去解决它,这样做的效果比单纯宣传成绩好得多。没有这样的节目,群众的声音反映不出来,那还有什么民主?还有什么监督?现在,《焦点访谈》以它自己的工作成绩和实际效果,证明全国人民都接受了这个节目。并不是因为它开展了批评、报道了问题,大家就垂头丧气,而是从中接受批评,改进工作,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坚定了斗志。《焦点访谈》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现在,“《焦点访谈》现象”越来越普及了,不只是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焦点访谈》,许多电台、电视台也都有类似的节目。我看《经济半小时》报道四川某地砍伐原始森林,好像就是受了《焦点访谈》的影响,手法也和《焦点访谈》差不多,这个报道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北京电视台也有类似的节目。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把老百姓的疾苦反映出来,把政府的毛病揭露出来,马上就改。有错就改,这才是共产党人的姿态,对人民群众的鼓舞很大;否则,耳朵里听到的都是腐败现象,越听会越感到没有希望。现在把问题揭露出来,改正以后就给人民带来极大希望,真正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就有了信心。我为目前正在普及的“《焦点访谈》现象”感到高兴,它给了电视、广播记者以广阔的新闻天地来发挥他们的才能,在促进国家改革和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家要习惯这种批评。你们哪一天找出我的毛病,来采访我,我一定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

  视察听汇报

  “谁跟你说心里话呀”

  对于《焦点访谈》,我有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是对大家工作的评价。

  首先是舆论监督。《焦点访谈》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题材广泛,几乎包括了国务院政策的各个方面。我现在干的事情每一个方面都在你们的题材里,你们的报道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

  几个月前,在一次省市领导参加的会议上,我让他们看《焦点访谈》,一边开会一边看,比我们的讲话更生动、更有力、更能用事实说服人。

  总之,《焦点访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第二是群众喉舌。你们的节目中讲的话,就是老百姓讲的话,所以节目才受欢迎。现在农村老百姓和干部打交道有句口头语:你听不听?不听,我们《焦点访谈》见。这说明《焦点访谈》在农民中间有影响,农民觉得有说话的地方,有人帮他们说话,而且说了话干部不听不行,有权威。《焦点访谈》能办到这个样子,同志们应该欣慰。你们为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是政府镜鉴。我们确实从《焦点访谈》了解到我们不能了解的情况,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政策究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我们下去往往了解不到真实情况,他们事先都准备好了,叫你到哪儿去视察就去哪儿视察,坐下来就听汇报,谁跟你说心里话呀!我在《焦点访谈》就能看到许多真实情况。我相信各级政府要真正为人民服务,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会从这个节目里得到很多东西。希望编辑、记者越是艰难的地方越要去,只有在这种时候得到的材料才是最宝贵、最真实的。

  第四是改革尖兵。现在《焦点访谈》节目大多是反映党和政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推行政策遇到困难,有时落实不下去。你们走在前边,把政策执行中的种种问题指出来,促使各级政府把政策推行到底。现在,我们在推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今天国务院又通过了一个有关的文件,本来4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下达过文件,执行半年来有点成绩,各地报来的材料都是说国务院的政策非常正确,但实际情况是没有真正生效。我希望今后《焦点访谈》继续发挥改革尖兵的作用,当好党和政府的助手。

  节目主持人不要当裁判

  另外,我觉得《焦点访谈》在新闻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好的地方值得总结,主要是用事实说话,由当事人说话,非常生动。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与人为善。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绳之以法。对那些不讲理、干了错事还不认错的情况,要讲道理。记者事先要准备好,一两句话就顶住他,然后动之以情,合情合理,让他想想他的做法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给农民增加多少负担、给自然环境带来多大破坏。最后绳之以法,做错了事必须纠正,一定要依法办事,穷追猛打。我建议你们要加强反馈,凡是报道过的事情,都得有着落,要看他改了没有,这样才能树立威信。

  《焦点访谈》节目有没有什么缺点呢?确实还没有看到很大的缺点,只有一次报道,反映天津联通和邮电部门打官司。这个报道没有错,但是这些事情非常复杂,我们不要轻信一家之言,也不要过早地下结论。那期节目的主持人就好像是个裁判员,事先就判定,邮电部门是不对的,联通是对的,这就未必。很多事物错综复杂,作结论的时候要小心,要对它的渊源、历史纠葛和目前状况等作全面了解,最好是请熟悉情况,又比较负责的同志出来作结论、当裁判。节目主持人不要当裁判,因为那样很难服人。

  ———和《焦点访谈》节目组座谈时的讲话(1998年10月7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9-1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的好总理,历史会记住你!!尽管在茫茫历史的长河中,您的声音非常微弱!!

发表于 2011-9-1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猪不是好鸟,他是工人的敌人!人民看不起病,卖不起房,子女上不起学都是他搞的!是他把全民的财产转移到少数人手中,让广大群众做牛做马!这种禽兽不可能不贪!
发表于 2011-9-1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应该准许人民群众自己办报嘛。

发表于 2011-9-12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

发表于 2011-9-13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中央政府能听到老百姓的声音吗?他们听到的只是地方官员精心整理的工作报告
jld

发表于 2011-9-1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镕基的儿子朱云来年薪一亿多

摩根士丹利的中金迷局 朱镕基的儿子去年赚了一亿


中国经济网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汉妮•桑德尔(Henny Sender)

  今年1月,当中金公司(CICC)在豪华的曼谷素可泰酒店(Sukhothai Hotel)召开季度董事会时,会上的气氛远远谈不上融洽。

  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持有中金34%股权,它决意将股权出售。目前,该投行正遭受与美国次贷危机相关的逾90亿美元减记。而且只有当摩根士丹利出售中金股权 后,中国监管机构才会允许它在华进一步开拓新的业务;另外,摩根士丹利也需要一切可能得到的现金。与此同时,以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 (Levin Zhu)为首的中金公司中方管理层,则决定在与摩根士丹利分手前达成最有利的交易。

  中金前雇员、现任里昂证券亚洲分部(CLSA)的分析师侯伟(Fraser Howie)表示,自1995年中金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宣布成立以来, “中金公司一直是中国自身的一个缩影。”“它是观察中国的一个镜头”。在中国,将商业和政治区分开,通常是不太可能的。

  在中国逐渐告别GCD控制一切的时代之际,围绕中金的争执反映出中国传统价值的韧力——如政府关系至关重要,尽管它也表现出资本主义的一面,但它巧妙 地运用复杂融资,有时还是用来针对其外国合作伙伴。朱云来和其他人的关系网,帮助中金强大起来,而这些关系现在正成为摩根士丹利面临的阻碍。

  在中金成立之初,摩根士丹利的高管十分高兴。在帮助中国企业在当地上市方面,中金当时几乎享有垄断地位,这使摩根士丹利获得了相对于其它外国竞争对手 的优势。中方,即当时王岐山领导下的中国建设银行(王岐山如今担任主管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副总理)也同样高兴,因为建行也获得了相对于其银行业竞争对手的类 似优势。中金其它合作伙伴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和香港地产大亨查懋声(Payson Cha)。

  在王岐山的引荐下,朱云来于1998年加盟中金,多年来一直保持低调。尽管在早期,摩根士丹利方面为中金引进高管,但后来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管理层, 它越过了摩根士丹利,直接由朱云来控制。在今年1月份的董事会召开前,中金管理层几乎完全由中方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方管理层逐渐积累了大约20%的 股权。

  他们都得到了不错的报偿:在前面提到的20%股权中,朱云来持有多少尚属未知。但据悉,去年他赚了1700万美元,高于前年的1000万美元。相比之 下,中国高层政府官员每年薪酬只有区区1万美元。中国知名本土券商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董事长王东明的收入,也远低于100万美元。

  在素可泰酒店召开的董事会上,中金管理层利用摩根士丹利希望退出中金之机,要求获得更多股份,以提高持股比例。几位与会者表示,朱云来在会上保持沉默,但董事李弘(Susan Li)提出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她警告,如果该计划得不到董事会的批准,可能导致大批高管离职。

  在她发言后,中金投资银行部门主管丁玮激动地指出,中金是建立在管理层的血汗之上的。与会者表示,丁玮尖锐地问道,至于公司所有者,“他们为中金做了什么?”此言激怒了香港股东查懋声。

  就摩根士丹利出售中金股权的努力而言,中金管理层的要求不是个好兆头。摩根士丹利一直在与一些希望收购其所持中金股权的美国私人股本公司进行谈判,其 中包括贝恩资本(Bain Capital)、凯雷(Carlyle)、CV Starr、JC Flowers和TPG。一位考虑收购中金这部分股权的私人股本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些潜在买家在担心“中金是个好公司,但里面存在着一些泡沫”。中国内地 股市曾大幅飙升,但已经开始下跌,这些收购集团都不希望支付最高水平的价格。如今他们还担心,任何买家都将面对股权立即被稀释的危险。

  朱云来和中金管理团队也向潜在买家表达自己的要求,不过方式更为委婉。在与其中一个买家谈判时,朱云来阐明了他的看法:在大多数经纪公司,半数股权由 管理层持有,同时50%的收入作为薪酬。这个第二位潜在买家回忆道:“他表示,这是该行业通常的运作方式,有鉴于此,让我们谈一谈合理的方案,因为20% 的比例过低。”

  这位买家补充道,作为尽职调查程序的一部分,当他所供职的集团与中金管理层会面时,在原计划的四小时时间内,(中金)管理层花费了一个多小时,来陈述他们提高股权比例的要求。

  除了要求得到更多股权以外,中金的高管还表示,他们希望与至少一家本土券商合并,同时称,马上上市可能是个难题。第二位潜在买家表示:“他们希望达成另一笔交易,这样一来薪酬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会降低。”

  在得知管理层不愿上市后,一家初期参与竞购的公司退出了竞争。私人股本公司很少在没有明确退出方案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而最明显的退出方案就是将中金上市。

  摩根士丹利通过这些股权筹资10亿美元的希望似乎落空了。以朱云来为首的管理层拥有相当大的议价能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只有出售了这些股权,摩根士丹利才能在中国采取新的行动。此外,正是朱云来的关系,使得中金公司如此值钱。

  代表第二家私人股本公司了解中金的合伙人表示:“中金是一招鲜。”这一招就是将国有企业上市。要想赢得这些企业的承销及保荐委托,最重要的是与关键的政府及党内官员建立关系——而朱云来拥有大量的此类关系。一位中金前员工表示:“他去见省领导人时,见的是曾为他父亲工作过的官员。他是靠着父荫赚钱的。”

  无可否认,朱云来建立了一项业务,并为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股东赚到了钱。摩根士丹利的初始投资为3500万美元,现在至少增长两倍,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朱云来不仅能赢得授权,还知道如何行使这些权力。对如何从国有企业僵死的躯壳中缔造出赢利的公司,朱云来已是一个专家。

  “他在这个体系中玩得转,”朱云来一位前下属表示。“如果说这种情况不公平,那是因为这个体系不公平。”

发表于 2011-9-1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废话!当年他要把妖孽斩杀干净哪还有今日妖孽乱朝?

发表于 2011-9-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台上都是恶棍,下了台都装好人!

发表于 2011-9-1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人偷书不能算偷,金融界人士吃钱不能算吃.:lol: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