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警察”--记民警严德平
--------------------------------------------------------------------------------
2008-01-10 四川警察网
一个身患肝硬化的普通社区民警,以忠诚、忘我和真情,赢得群众“我们的保护神”的称赞。妻子说:“他的眼里只有社区。”居民说:“有事找严德平准没错。”而严德平对称赞、感谢他的人说——“我的名字叫警察”
贾登荣 郑润斌 张枥 本报记者 夏新
2007年12月22日,星期六。傍晚6时,记者有意挑选了一个双休日的晚餐时间,没有事先联系,便来到了南部县东城派出所三元街警务室。
门敞开着,严德平正在桌前写笔记。见记者进屋,他起身客气地问:“你有什么事吗?”记者说:“你们还没有下班?”“只要有居民找,就不下班,我们24小时都有人值班。”严德平笑着说。当记者说明来意,他伸出双手,有力地一握:“我仅仅是一名普通的警察。”
一个多小时采访时间里,周围的街坊邻居闻讯陆陆续续赶来,简直是争先恐后地向记者讲述严警官的感人故事……
妙招“灭火”,房产商3万元赔偿送到41户群众家中
“今天事情不解决,你们别想安宁!”今年4月,南部县三元街社区居委会里,90多个居民把居委会的大门封了个严严实实,“战火”一触即发。
原来,该县东风路一新建商品房影响附近41户居民的采光。居民代表在找开发商谈判无果的情况下,90多人聚集到三元街社区居委会,要求当场解决,并扬言事情没有结果的话,他们将跟开发商拼个“鱼死网破”。
接到居委会电话的社区民警严德平,心急火燎地赶到现场。可情绪激动的居民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他们不愿意听任何人的解释。
怎样才能平息事态呢?严德平想,居民是在索赔无望的情况下才走到这一步的,因此最关键的就是帮他们“理赔”。于是,他拨开人群,走到居委会门口,大声说:“同志们,你们来的目的不是闹事,是想把问题及时解决了。你们看这样好不好?你们选出6个代表,开发商派出6个代表,我们一起协商解决。”
居民没有点头答应,也没有摇头否定。局面稍稍控制住了,严德平见状补充说:“你们想想,就算跟开发商拼个鱼死网破,你们的气看似顺了,但后果谁来承担呢?你们的损失还是得不到解决。走,跟我到警务室去谈!”话音刚落,深知严德平为人的居民代表李茂杰、张成志等人,当即表示同意严警官的处理方式。
第二天上午,6个居民代表与房地产商派出的6个代表一起坐在了社区警务室。严德平找出有关政策和法律依据,复印之后送给他们,让他们比对自己的情况。调解从上午10点40分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第三天一早,严德平便带上开发商赔偿的3万元钱,一一分发到41户居民家中。
从警23年来,严德平每半个月就要处理一次纠纷,一次又一次化干戈为玉帛。
微笑敲开每户人的家门,经济账、安全账算得大家心服口服
2007年春节期间,严德平在查找安全隐患时,发现县城幸福巷的电线像蜘蛛网一样胡乱纠缠在一起,一些老化的电线已经裸露出了铜芯。如果刮风或者人们不小心触碰的话,火灾与人员伤害将不可避免。严德平与社区居委会、电力公司等协商后,准备说服46户居民,让他们出钱整改。
听说要出钱整改老线路,46户居民说什么也不配合,其中两户居民觉得这是居委会与电力公司联合起来想在群众身上弄钱。情绪激动的居民集体反对,甚至说:“看哪个敢估倒整?来了就赶出门!”
许多人都劝老严放弃算了:“你是为他们好,但是人家不领情还怨你,何必呢?”但严德平觉得对社区安全、群众安危负责是对的,他决定换一种工作方法。
他微笑着扣开每户人家的家门,给他们巴心巴肝地算经济账:“安全隐患不排除,电线老化引起的火灾,引发的人员伤害至少要损失几十万元,整改辖区老旧的线路最多几万元,摊到每家每户也不过几百元,少打几次麻将,少买两件时髦衣服,少抽几条烟,钱就出来了。用小投入买来大家平安,比什么都划算啊。”他的经济账算到哪一户,哪一户就心悦诚服。就连意见最大的两户居民在听完他的话后,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严警官,你说得很对,我们的思想有时就是绕不过弯啊。”
走遍县城寻找失忆婆婆的亲人。面对感谢,他说:“我的名字叫警察。”
“要不是严警官帮忙,我母亲可能要露宿街头了。”南隆镇石子岭村村民袁平回忆起前不久的紧张一幕,心里充满了感激。
去年11月24日,天快黑了的时候,严德平正在社区警务室整理当天的记录,两位老大爷领着一个80多岁的老太婆 摇摇摆摆地来到警务室。老大爷说,他们在柳林文化广场游玩时,看到这个失忆的老婆婆哭得厉害,便把她送到这里,想让严警官帮忙找一下她的家人。
老严给老婆婆倒了一杯开水,一边安慰一边询问她家中的情况。问了好一阵,什么都问不出来。原准备参加朋友生日聚会的严德平赶紧打电话向朋友告假请罪,并发动警务室的保安与社区居民为老人找亲人。可是没有谁认识老人,也没有谁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严德平想,老人走失后,他的家人一定在四处寻找。于是,他安排好值班保安后,带着老人沿着县城几条主街道寻找。为了不让老人受饿,严德平特意为她买来小吃。他领着老人走遍了县城后,终于在县城益民广场找到了正在四处寻找她的亲人。原来老人家住在石子岭村,当天下午,她是和孙子游玩时走失的。找到老人的亲人,严德平叫来出租车,花钱将老人送到家里才赶回家吃晚饭。当对方要他留下姓名以便日后来感谢时,严德平笑着说:“我的名字叫警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自2005年进驻三元街社区以来,严德平究竟帮助过多少迷路老人和孩子找家,谁也没有统计过,居民们爱说这样一句话:“有事找严德平准没错。”
社区来了保护神,居民不再提心吊胆了
1月2日,在三元街社区警务室,个体户孙祥瑞对记者说:“社区来了保护神,我们不再提心吊胆,感到安全多了。”老严进驻社区后,他的店铺没有再发生过被盗事件。
三元街社区处于城郊接合部,又靠近汽车站,常年流动人口在10万人以上,这里商铺多,发案多,治安环境十分复杂,曾经发生过多起敲闷棍伤害他人的刑事案件。2005年10月,严德平进驻社区之初,一天晚上社区发生的刑事案件居然高达18件(次)。面对这一突出问题,严德平进行走访调查与摸排。就在他准备与社区居委会商议如何整治社区治安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晚上,家住县城金凤巷的居民杨先生应酬回家时,发现一个小伙子从小区内的阳光网吧走了出来,然后旁若无人地在小区内大便。杨先生大怒,当场指责对方说:“小伙子,这里是居民区,你怎么能这样呢?”对方没有理会,解决完“内部矛盾”后,居然抽出一把砍刀追上杨先生:“你管老子的闲事,老子把你杀了!”受到惊吓的杨先生当晚打电话给县公安局、东城派出所反映社区的治安问题,要求尽快给予答复意见。此事还没有解决,第二天晚上,三元街的几家铺面被人盗窃。
严德平思虑再三认为,阳光网吧是社区的一大隐患,必须将其从隐蔽地点搬迁到阳光地带。随后,严德平给网吧老板做通了工作,并组织金凤巷居民在小区设置防盗门,封住原阳光网吧的后门。
网吧搬走了,防盗门安上了,金凤巷的治安得到了改善,居民们结束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严德平分析认为,三元街社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高发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把有效的资源整合起来。于是,他到社区居民家中广泛征集意见,并与社区居委会一起组织居民召开座谈会。严德平根据掌握的情况,成立了联防组,并将社区内的200多个居民代表编排进联防组,让他们每晚派出3人与自己一起巡逻。同时,他根据街道转角多、巷子多的特点,组织居民在重要街道、重要地段安装了路灯。
多管齐下,社区治安有了根本好转。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社区治安案件下降了90% ,刑事案件下降了95%,社区居民对治安的满意度达到92%以上。
“他是一个工作狂,眼里只有社区”
严德平的妻子王益琼说:“他是个工作狂,眼里只有社区。”社区芝麻大的事情,严德平都要亲自过问,家里的事,他很少会去管,更没有把自己的健康与安危放在心上。
1997年春节期间,当时在大坪派出所值班的严德平接到了警情:惯偷邓某某潜逃回店垭乡荷花村过节。得到线索后,严德平与一名民警连夜赶到那里,就在他们准备实施抓捕行动时,邓某某沿着山路疯狂地逃了。严德平与同事兵分两路包抄过去,眼看着就要追上邓某某时,严德平的右脚被一块石头重重地撞击了一下,小腿撞在了一块岩石之上,疼得他眼冒金花,几乎站立不起。严德平咬紧牙关,强忍着剧痛追了上去,终于将邓某某抓获。他被摔断的右腿因此落下残疾,一碰上天气变化就要疼痛,从那以后,严德平不能走“正步”了。
2004年,南部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健康检查,严德平被查出患有肝硬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医生建议他注意休息,为了工作,严德平把医生的叮嘱当作了耳边风。2005年10月,他被调入南部县公安局东城派出所后,妻子王益琼担心他每天晚上夜巡时出事,坚持要陪同他一起巡逻。巡逻完毕后,夫妻二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半个多小时的路回家。
第二天中午,记者来到严德平的家。一台旧彩电已经“带病”工作了多年,一台电冰箱和一个微波炉是他家最为昂贵的电器。妻子王益琼指着这两样家用电器给记者解释说,严德平常常饿着肚子给别人办事,她特意准备了一些食物在冰箱里,让他回家后不再挨饿。微波炉是用来给他热饭的,因为他几乎每天下班回家都很迟,再热的饭菜等他回到家里都要变凉。王益琼说,虽然自己没有工作,严德平的工资仅够家里的日常开销,虽然生活清苦,但是看到居民们那样需要老严,我们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
(来源: 南充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