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还是那个药,量也是那个量,可钱却不是那时的钱了。”
在武穴市,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药品价格就这样降下来了。
在武穴市,今年出现了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现象,人们争先恐后往医院里排队买药,一改过去手拿医生开的处方单到街头药店寻药买药的习惯。
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发生了。
这种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武穴市今年年初启动实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个试点县市之一的武穴市,今年1月31日,正式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从2月1日零时起,武穴市所有镇(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住院用药,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全部配备使用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利润直接让利于患者。这就出现了医院药品价格低于街头药店价格的现象。
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是医改的初衷,也是武穴市委、市政府的决心。
武穴市卫生局长刘堂先说,推进医改初期,武穴市委、市政府就作出指示,一定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一开始,武穴市就结合实际,从解决“看病贵”这个问题入手,始终将降低药价这条主线作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永恒主题。
“重”字当前
政府主导,发改牵头,部门配合,卫生担当主力军。
一开始,武穴市就制定了科学的工作机制,使医改试点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进。毕竟武穴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到全市12个镇、处卫生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达75万。
4月23日,正是一个久雨放晴的日子,记者专程来到武穴市卫生局,就武穴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进行采访。
刘堂先局长告诉记者,目前武穴市试点工作推进顺利。武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医改工作,不仅给予政策倾斜,而且给予了极大的资金扶持力度,专门拿出600多万元,全力推进医改工作。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工作,相互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领导重视,及时决策。根据省政府、黄冈市政府部署安排,武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全力推进医改工作。
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全国、全省和黄冈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安排全市医改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
市委书记张社教、市长吴美景分别就医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市长吴美景多次听取全市医改工作汇报,亲自参与并解决医改工作中的问题。
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补偿资金,并安排财政、卫生等部门对试点单位药品零差率销售带来的收入减少等情况进行全面测算,市财政列入补偿资金600多万元。目前,此方案经武穴市人代会批准,已列入2010年预算;对各单位的补偿方案不日即出台实施。
为了顺利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摸清底数,武穴市组织市医改办、卫生局、发改局、财政局等单位对镇处卫生院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镇处卫生院的人员数量及构成、业务开展情况、药品收入及成本情况、设备配置情况、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省有关精神要求,制定了《武穴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方案》,该方案已经省、黄冈市政府批复。同时,市编办、人事局等单位开展组织了基层卫生机构人员定编定岗、绩效工资的前期准备工作。
专班推进,把握环节。武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石明为组长,副市长王宝超为副组长,市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1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发改局,成立了各工作小组,并从市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督局抽调6名同志组成工作专班。安排医改工作经费5万元,保证医改工作顺利进行。
市委、市政府分别下发了《武穴市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年武穴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工作任务》。市医改各相关部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及时召开专门会议,深入学习医改精神,明确各自工作任务。
部门配合,履行职责。市政府以武政办[2009]54号文件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部门分解,并制定了《武穴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对各部门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如财政部门负责审查试点单位收支和药品差率情况,制定和落实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补偿政策,保证资金到位。卫生部门负责基本药物的采购、配备和使用,督促卫生院实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将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障用药目录,并提高报销比例等。电视台、电台等媒体都设立了专题、专栏、专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记者还了解到,在推行试点工作之前,武穴市出台的配套政策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武穴市政府为医改预留资金1000余万元,专门用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资金600余万元,配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273万元,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新农合信息化建设资金65万元等。
领导重视、及时决策,为武穴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领导保证。
“降”字为先
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价格优不优将成为老百姓心中衡量医改好坏的天平。
“一定要将药品价格降下来。”基本药物价格,是决定医改成败的关键。
武穴市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始终扣住药品价格不放松。
勾选基本药物的配送企业是关键。在勾选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工作中,武穴市以价格作为遴选配送企业的先决条件。
武穴市采取先摸清各卫生院各个品规药品的最低进价,再通知各申请参加勾选的配送企业报价,按照《武穴市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勾选办法》的要求,公开勾选,择最优价中选。
在配送企业选择上,武穴市采取确定价格调查方法;价格调查,价格基数;发布通知、当面询价;优化评分,公开勾选等四个步骤,顺利勾选出配送企业。具体就是,以药品价格低廉、适度为先决条件,来遴选配送企业。原则上每两年一次,有配送企业中途退出,随时遴选。
遴选程序比较繁琐,发布公告:遴选半月前向省招标入围配送企业发布遴选公告,同时以电子表格形式告知武穴市采购药品品规目录,鼓励参选;企业报价:企业根据武穴市采购药品品规目录报价,封存待评议;综合评议:公告后半月内随机从评议专家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评议组进行比价评议,按报价高低排序、从低到高,勾选配送企业;遴选监督:由市卫生局领导、医改办、医政科、纪检监察室和局聘请的行风监督员参与现场监督。
以此为老百姓选出能提供质优价廉药品的企业。武穴市国家基本药物协定价既是武穴市基本药物的采购价格,也是最终销售价格。武穴市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统一价格,即统一执行武穴市国家基本药物协定价。
在勾选基本药物配送企业过程中,制定了《武穴市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勾选办法》,明确规定,将排序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企业报价平均价称为协定价格,作为武穴市的供货和销售价格。
武穴市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基本药物定价原则,以省招标办挂网价为指导,以基层医疗机构2009年采购价格为基础,以询价和配送企业报价为参考,综合确定全市最终协定价格。具体就是:规定基本药物定价必须低于武穴市零售药店药价;不得高于挂网价;少数不明价格的品规,按报价最低的2家报价取平均数定价。
在多次的调查中,武穴基本药物价格比省挂网价还低56.6%,比原各卫生院最低进价平均低5.2%,比原销售价平均低40%以上。
刘堂先局长说,武穴市在今年1月24日之前,就已全面完成勾选,1月31日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现库存非基本药物,沿用到3月31日。
“惠”字为本
不知不觉,3个月的时间悄悄地过去了。
武穴市各卫生院零差率销售政策的执行情况怎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有什么变化?群众是否真正享受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实惠?
今年4月14日,刘堂先局长带领武穴市卫生局医改办、医政科的相关人员对部分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他们一行共走访了武穴市石佛寺、大金、梅川、余川、花桥等5个卫生院。
调查数据显示,这几家卫生院无论是门诊、住院还是做超声检查、X光拍片,就医人数相比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有了很大的增加。
大家看到,“门诊处方平均每张10元左右”,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你绝没有看走眼。
今天,在武穴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价格明显下降,平均降低63%,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
这当然不是处方开小了,而是药品价格真的降了。
在武穴市组织的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多次调查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群众是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往药店里跑,因为那时药店的药便宜。而现在是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在医院排队买药,因为医院的药比街头药店的药更便宜。
“病人该吃什么药,医生就开什么药”,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和药品将完全“脱钩”,从根本上解决了“以药养医”的痼疾。
做到这一切,武穴市真是想尽千方百计。特别是针对药品市场的波动,导致药价起伏的现状,武穴市制定的基本药物定价原则从根本上遏制了药品价格的过度起伏。
今天,当你行走在武穴市的街头,随便碰上一位王大爷或者是张大妈,手里拿着一盒白加黑感冒药,他们会很高兴地告诉你:“现在这个价格,比任何药店都要便宜,我们再也不用为看不起病、买不起药发愁了。”
白加黑感冒药原来的售价是11元,现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零差价销售价格为5元。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像“白加黑”这样的基本药物有307种,想一想,咱们老百姓能得到多大的实惠呀!
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从真正意义上破解人民群众“看病贵”这一难题,武穴市在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过程中,真正把“药价降低”这一关键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http://www.iqiii.com/uploads/allimg/110930/1-11093023415T17.jpg农民现在很乐意到乡镇卫生院看病了。